### 第十二章·地宫迷踪
冰湖塌陷的轰鸣声惊飞了十里寒鸦。我抓着青铜舱门上的环首,指尖传来的寒意首刺骨髓。关玥的银簪在门缝间游走,突然"咔嗒"一响,齿轮转动的声响从地底深处传来,像是沉睡千年的机关兽被惊醒。张飞抡起半截马车辕当撬棍,青铜门开合的瞬间,涌出的气流带着陈年硝石的味道,呛得刘备连打三个喷嚏。
地宫甬道的壁画在火把照耀下忽明忽暗。我摸着墙上的赭石颜料,指腹传来细微的颗粒感——这分明是现代化学合成的矿物染料。关玥的裙裾扫过地面,露出镶嵌在砖缝间的铜线网络,每隔十步就有个带螺纹的青铜节点。张飞的大嗓门在甬道里激起回音:"首娘贼!这地界比爷爷的猪肉铺还讲究!"他踢飞的碎石砸在墙上,反弹的火花照亮了壁画角落的题记——"光和五年丙辰日,陆氏绘"。
第一重石门前的机关盘让我们吃了苦头。十二生肖铜首排列成浑天仪的形状,每个兽首都带着可以旋转的刻度环。我数着卯兔位置的环齿数,突然发现与圆周率前五位吻合。关玥的银针同时刺入三个锁眼,石门轰然开启的刹那,刘备的佩剑突然被磁力吸向左侧——那里立着块两人高的天然磁石,表面用金丝嵌出幽州水系图,黄河河道的位置刻着行小字:"49号观测点,误差±3里"。
地宫正厅的陈设让所有人屏住呼吸。九架青铜浑仪按九宫格排列,中央的天球仪上,二十八宿的位置镶着夜明珠。我转动天球的手柄,室内的铜镜突然同时聚焦光线,在墙上投出清晰的星图投影。关玥的指尖划过投影中的北斗七星,星光竟随之移动,在墙角打开暗格。张飞抢出的木匣里,整整齐齐码着十二卷《九章算术》批注本,每页边角都标着罗马数字页码。
"这是..."刘备的山羊须抖得厉害,他展开的竹简上,墨迹勾勒出完整的黄河改道预测图,落款处盖着"陆氏推演"的阴文印。我凑近细看,预测用的计算公式分明是简化版流体力学方程,但全部用汉代算术术语重新表述。
地宫二层的发现更令人毛骨悚然。三百具陶俑组成的编队正在演练八阵图,每个陶俑手中都持着标准化制式的环首刀。关玥的银针挑开陶俑胸甲,里面不是常见的空心结构,而是精密咬合的青铜齿轮组。张飞不小心碰倒领队陶俑,整个方阵突然变换队形,刀锋组成的绞杀阵差点让刘备变成刺猬。
水银池畔的青铜树上挂满玉牌。我摘下的第七块玉牌上,阴刻着幽州各郡的铁矿分布图,但比例尺标注方式完全是现代测绘标准。关玥用银针试探水银,池底突然升起个青铜匣子,里面装着半块烧焦的智能手表——表面玻璃己经碎裂,但液晶屏还顽强地显示着残缺的外卖订单信息。
最深处石室的壁画让我们集体失语。墙上用矿物颜料画着完整的工业革命场景:蒸汽机驱动的纺织机、高炉炼钢的流程图、甚至还有原始版内燃机的设计草图。但所有人物都穿着汉代服饰,背景建筑分明是洛阳城的样式。刘备的指尖划过壁画角落的题跋,声音发颤:"建安三年冬至,陆氏梦授天机图"。
张飞在石室角落发现口青铜井。打捞上来的木箱里,装着十二套带膛线的弩机组件,每件都刻着"丙辰监制"的铭文。更可怕的是箱底的绢布——上面用血写着:"不要相信光和五年的自己"。
我们撤离时地宫开始自毁。关玥抢出的最后一件文物是个青铜罗盘,指针永远指向洛阳方向。刘备在混乱中摸走了半卷《军械改良录》,后来他告诉我,那书页的材质根本不是汉代常见的麻纸。
五更时分,我们瘫在涿县城隍庙里清点收获。张飞醉醺醺地摆弄着青铜齿轮,突然发现齿距完全一致——这需要工业车床才能达到的精度。关玥的银针在智能手表残骸上划出火花,液晶屏突然闪现最后的信息:"订单超时,客户己差评"。
晨光中,我翻开那卷《九章算术》批注。最后一页的空白处,有人用铅笔写着道微积分题解——那字迹与我高中作业本上的如出一辙。庙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郡守的传令兵高喊着:"黄巾贼首张角,昨夜在钜鹿起事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gccbg-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