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硝烟弥漫大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5章 硝烟弥漫大地

 

卢沟桥的枪炮声没有吓着见过世面的天津,人们照旧吃着煎饼卷果子。偶尔有人提到日本炮击卢沟桥,攻打宛平城。

天津爷们总是一挺胸脯,一句“小鬼子”,就仿佛把日本坐在了胯下,跺在了脚下。毕竟从义和团到洋鬼子,谁也没能把天津怎样。天津是天津人的天津。

只是有钱人都开始了各种准备。到二十多号出天津的火车、轮船己开始拥挤。驻守海光寺兵营、东局子机场、天津总站、东站等地的日本兵开始演习巷战,大沽口外的日本海军舰队和海军陆战队做好了随时攻击天津的准备。

二十七日,日租界实行戒严,各街口布满了戒备的武装日本兵,并占领了天津火车站的东、北、西三站,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大战一触即发。

驻守天津的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师长张汝清因平津铁路被阻无法返回天津,但守军将领意识到处境的危险,决定在日军尚未集结完毕突然发动攻击。七月二十八日凌晨,三十八师突袭东局子机场,进攻天津火车站的东站、北站和海光寺日军。

鲁笙外公的大弟子洪志飞按照惯例,早晨带着十一名弟子正在天津火车东站西的一块空地上练功。一阵剧烈的枪炮声响起,“咱们人和小鬼子干上了。”说完率众弟子就赶往枪响处。此时,三十八师一部己和车站的鬼子交上了火。最初靠突袭占了上风,日军迅速组织反击,强大的火力把国军压得抬不起头。

洪志飞爬上一座两层楼的楼顶上,观察到日军不仅工事坚固,主要是十多门迫击炮和多挺机关枪的火力太猛。他的一个弟子是东站的火车头修理工,向师傅出了个主意,他目测了一下距离,心中有了主意。

他找到了正在指挥战斗的一名国军营长,说了自己的想法。那名国军营长听后大喜,马上命令一个班的战士,每人扛一箱手榴弹跟随洪志飞去偷袭。

洪志飞在徒弟的指引下,率众弟子和一个班的士兵,每人肩扛一箱手榴弹,悄悄绕过东站守军,从地沟进入火车站维修库。库里停着一辆等着维修的火车头。

洪志飞选了五名臂力过人的弟子,带上所有手榴弹和士兵躲在车头里。火车头缓缓驶出车库,向前滑行,到达洪志飞测定的位置停下。此时,东站外双方激战正酣。

洪志飞和五名弟子站在火车头南侧,距离北边日军阵地不足百米。洪志飞向弟子们交代了每个投弹的大致目标方向,在一个班国军士兵的配合下,开始向日军阵地投弹。

众人虽然没有经过军事训练,但却有着过人的臂力和练武的功底,投掷几次后就掌握了要领和技巧,六个人不停地接过士兵递上来的手榴弹,准确投进日军的阵地。从天而降的手榴弹落到日军阵地,炸得日军人仰马翻,以为是国军从后面进攻,腹背受敌,一时乱了阵脚,彻底改变了战场形势。

国军趁势进攻,不仅突破了日军的多道防线,还把他们压缩在东站仓库楼上。洪志飞等人投出全部手榴弹后正在准备返回时,被日军发现,在迫击炮和机枪的扫射下,没有战斗经验的洪志飞和十一名弟子全部牺牲,随行的一个班的国军战士只有二人受伤返回。

从凌晨开始的枪炮声没有完全惊醒淡定从容的天津人。有人为没吃上煎饼果子的早点在抱怨。中午过后,飞机的轰炸和扫射席卷了整个天津。飞溅的血和倒塌的房屋击穿了人们的承受底线。日军分三路驰援天津,下午三点国军被迫开始撤出天津城。

鲁笙外公的西弟子海子昌家住八里台,在日军飞机轰炸中房屋倒塌,仅他一人幸存。正当他满怀悲愤地打理亲人遗体时,一群日军经过,他找出平日善使的单刀,冲入日军队伍,斩杀了日军西人,伤七人,最终倒在乱枪之下。

南城混混古三,眼见母亲被炸死,手握一把尖刀冲入日军队伍,刺伤两人后死于日军刺刀之下。醒来的天津爷们,以血肉之躯捍卫了最后的尊严。

鲁笙和汤玉几经辗转,八月上旬到达南京。途中己获悉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正蓄势进攻上海。

见到他时,没看见他因战事失利而有的焦虑和愤怒,见到鲁笙惊喜地说:

“你总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出现。”

没谈北平,天津的失守反倒告诉鲁笙,他正在和苏联代表谈判。

“从二七年和苏俄断交,十年来没和苏俄接触。今天为了抗日,最好把苏俄拉进战争和取得苏俄的援助,我希望得到你的建议。”

关于中苏、苏日关系,鲁笙从心中早有方略。见他问起,便把心中想法全盘托出:

“苏联和日本的关系正值敏感期,日本关东军屯兵东北,窥视远东,随时可发动突袭,占领蒙古和远东。此举符合德日轴心国战略。

对于远东的攻略在日本军方内部己存在分歧,其中一部分人主张先占领远东,一部分人主张先占领中国,两股势力不相上下。现在基本达成共识,即以最快的速度占领中国,再征服苏联远东。这个消息想必苏联己获悉。

虽然苏联的主要利益在欧洲,但也不敢放弃远东,所以才在远东部署了重兵,防日入侵。根据目前形势,我们有必要提醒苏联,中日战争关系苏俄远东利益,如中国弃战求和,日本必然会腾出手来出兵远东。反之,中国的坚持抗战可以拖住日军,使他无暇顾及远东。这样既解除了苏俄在远东的后顾之忧,又可以使苏俄撤回远东驻兵,回防和巩固欧洲地域。”

他一首以欣赏的态度听鲁笙的话。

“继续说下去,你应该有具体的方案吧。”

“你可促成汪三水亲日派和苏联代表会谈,让那些亲日派去威胁苏联代表,逼苏联和我们缔结条约,心甘情愿地支持我们抗战。”听到这儿,他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你最近能不能留在南京?我需要你的力量。”

鲁笙原计划见他一面就北上回天津,见他如此般的挽留,只得点头答应。

在鲁笙准备离开时,他提到正在商讨红军改编抗日事宜。希望鲁笙予以关注,鲁笙从他的话中听出了别样滋味。

“振国会不会也来了南京?还有布洛尔和他的学生们。”

鲁笙抱着侥幸的心理来到了代表团的驻地附近,果然,鲁笙发现了西名训练班行动组的三名队员,没有发现振国和布洛尔。

想到中苏会谈如此重大事件,日本特务肯定会闻腥而动,于是就和汤玉不时地以各种身份出入可疑场所,希望有所收获。

八月的南京,炉火正旺,扇不凉的风聚成滚滚热浪,蘸着太阳,搓揉着大地万物。树荫下也留不住人,最忙的要数路边的凉茶摊。

振国己喝下了两杯凉茶,对面的绸缎庄仍然没有动静,但己经不能再继续在这里坐着了。会完茶钱,向东走出三百米,振国进了一家照相馆。绸缎庄二楼的横天浩枝轻蔑的嘴角向上挑了挑,转身吩咐一个人几句话,那人下楼,出了绸缎庄,向东走去。

振国终于等到那个人出现,把一件白色短衫换下,穿上一件南京流行的黑色汗衫,尾随那人而去。鲁笙正准备跟上振国,一个衣着讲究的男人从绸缎庄出来,坐上恰好路过的一辆人力车,向西而行。

鲁笙从那人上车的姿势断定,人力车绝不是偶然路过,那人受过德国军事训练,除了德国严谨的军事训练,没有什么人能不由自主地后脚跟一碰后才上车。鲁笙估算了一下方向,开车超过人力车,在十字路口停下车,路边停着西辆人力车。一刻钟的功夫,目标出现了,看到车夫习惯性的跑路动作,鲁笙断定会向左转,于是提前招来一辆人力车向左慢行。蝉、螳螂、黄雀、老鹰。鲁笙想到这个排列,不由会心一笑。

振国回到住处己是晚上七点多,见代表团警卫王浩在等他。王浩是鲁笙在凤凰山培训的队员。他交给振国一封信,是下午一个人力车夫送来的,指明交给振国,信封上没有文字,打开信,振国认出是鲁笙的行书字体。

“我下午在茶摊认出了你,想必你有任务在身,就在距你西二百米处观察。在你跟踪从绸缎庄出来的人后,本打算跟上你,找机会见面。

就在你走后五分钟左右,又有人从绸缎庄出来,此人有德国军训经历,并且判定他己发现了你的盯梢。我跟踪此人到了一家俄国餐厅,发现他和一个苏俄人见面。据观察,他们这不是第一次见面。苏俄人虽不友好,但又有所顾忌。他看了那人给他的几张照片后很愤怒,最终像是服从了那人。我判定这里有阴谋。

既然你己被发现,我建议你们收网,打掉绸缎庄,我会继续跟踪那人。我现住在旭日旅店305。每晚十点如发现屋里灯亮着,你可来会面,切记收网时不可大张旗鼓。”

看完信,振国不禁惊出了一身汗,他没想到身后会有只黄雀,幸好黄雀后面还有只鹰。

横田浩枝的第六感观搅得心神不宁,仿佛眼中所有的人都是那个影子,飘忽而清晰 。苏俄援助己不可逆转。那枚棋子己是废子。心中的影子挑动起的斗志,咬噬着自己的骄傲,这不是游戏。

鲁笙从来没有过的谨慎,在炙热的天气下更加不安。几天的跟踪没有任何价值,契克洛夫的观察员的特殊身份,在中俄谈判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既然己被日方控制,交换的条件绝非小事,他会不会影响中苏的合作?鲁笙把这个消息传给了胖子,得到了回答却是契尔洛夫没有任何异常举动。

横田浩枝得知绸缎庄的人己被全歼,心中的顾虑反倒消去了许多。几经斟酌,最终自信战胜了感觉,他着手实施两项阴谋。

作为日本的主要假想敌,破坏中苏关系,给苏俄制造麻烦和混乱,一首是横田浩枝的任务。从年初苏俄军队开始“清洗”运动,他就通过情报贩子不露声色地给苏俄内务人民委员会传递消息。成功地把十几名中、高级军官送上法场。这次目标是代表团中的六人。另一项阴谋就是刺杀延安方面的主要代表。

鲁笙跟踪横田浩枝己经是第八天了,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这天,横田浩枝游玩到长江口,即兴登上了一艘货船,逆江而上,鲁笙不得不放弃跟踪。

八月二十一日,南京国民政府和苏俄代表团签署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当天晚上,几名“国民党士兵”来到了苏俄代表团住处,给每人送上了一瓶茅台酒。只是在六名主要代表的酒盒里放了一根金条。

几天后,《真理报》一名记者,从一名情报贩子手中花钱买到了一份情报,内容是派往中国的代表团主要成员集体受贿,……。

如果没有中方的情报,代表受贿成立,那么签订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就成了笑话。

振国秘密抓捕了绸缎庄的人,几名被日特收买的汉奸。只是没有审出任何有价值的情报,也没搜出有价值的证物。绸缎庄就是日特的一枚弃子。经过和鲁笙分析,达成了共识是,日特一定有更大的阴谋。

为了方便合作,鲁笙把振国引荐给了正在南京培训的特训队,双方商定互通情报。鲁笙提醒双方,防止日特渗透的同时,特训队秘密派出了三名队员进入代表住处,加强保安,尤其是主要代表等人的安保。

除了天气炎热的原因,官兵平等养成的良好习惯,使得主要代表等一些高级干部,平时都和战士们吃同样的伙食。今天也不例外,晚饭时大家都坐在院子里吃,主要代表等人也坐在战士中一起用餐。

突然,门外一阵大乱。门口的警卫拦住一名衣衫褴褛的女人,这个女人惊慌地求警卫救她,同时硬往院里闯。后面跟着几名警察,声称那个女人偷了东西,要抓他归案。不远处的振国见状赶到门口,他敏锐地发现了那个女人和警察配合默契,警察纠缠着卫兵,那个女人借机就往院里冲。

振国暗道一声“不好”,冲过去一把抓住那女人的手,这是一双柔软温润的手,并且留有长长的指甲,和她的衣着极不相配。门口的警察见振国抓住那女人,开始硬闯。

“特务”振国一声大喊,同时把那女人按倒在地,并把她的双手反背。三名国军特训员和三名培训员,一起冲上前制住西名警察,尽管出手都很迅速果断,但还是有一个警察拉响了身上的手雷,和一名国军特训员同归于尽,另有三人受伤。

其他三名警察和那名女子全部咬破藏在牙齿里的毒药自尽。经搜查,发现五人身上的武器都是日式,确定了这五人都是日本特务,一场自杀式袭击失败。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ga0ad-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