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薄钰的震撼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十二章:薄钰的震撼

 

扬州码头,晨曦初绽,橘红色的光辉轻柔地洒在粼粼江面上,仿佛给这繁忙的水运枢纽蒙上了一层梦幻的薄纱。江水悠悠流淌,发出潺潺声响,与码头工人搬运货物时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一曲独特的晨歌。远处,江雾尚未完全消散,模糊了天际线,让那江与天的交界显得如梦似幻。一艘艘船只如黑色的甲虫,在江面上来来往往,忙碌而有序。

李默伫立在码头,神色凝重,眼神中透着几分急切与期待。此次南京兵械局的人员物资至关重要,它关乎着后续军事行动的成败,更关系到整个局势的走向。

微风拂过,撩动着他的衣袂。他时而踱步,时而驻足远眺,目光紧紧锁定着江面,期待着装载兵械局人员物资的船只尽快出现。

李默忽然想到了什么,他向薄钰问道:“先生既然擅长枪炮制作,那先生可有炼制钢铁方面的人才推荐?”

薄钰略作思索,缓缓开口向李默说道:“大都督,要论炼制钢铁的人才,我倒是知晓几位。其中有一位名叫苏锐的匠人,他在钢铁炼制方面造诣颇深。苏锐早年曾游历西方,遍访各地名匠,习得多种独特的冶炼技巧。他对火候的把控堪称一绝,能精准地掌握钢铁在不同阶段所需的温度,所炼出的钢铁质地均匀,韧性与硬度俱佳。”

“还有一位名叫林丰的师傅,他擅长改进冶炼设备。在以往的工坊中,他通过对熔炉结构的巧妙改造,大幅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不仅节省了成本,还能让钢铁的产量有所提升。而且,林丰对各种矿石的特性了如指掌,懂得如何根据不同矿石的品质调整冶炼工艺。”

李默惊讶,他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薄钰那里还真有这样的人才,“这俩人现在何处?等安顿好南京兵械局的人员物资,先生可否带我去见一见?”

薄钰欣然应允:“当然可以,为大都督举荐人才,是我份内之事。”

李默又试探的问道:“先生可懂钢铁工坊选址?”

薄钰说道:“据我观察,这钢铁工坊的选址,应该在湾头镇位于京杭大运河边,水运极为便利,钢铁厂所需的大量矿石等原材料可通过运河首接运输到厂,成品运输也同样便捷,能够将钢铁快速运往各地,有利于产品的销售和流通。周边人口相对密集,能为钢铁厂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无论是冶炼工人还是辅助人员,都比较容易招募。”

“当然,我只是建议,具体的还要等苏锐和林丰来了,让他们选址。”薄钰补充道。

这时,李若链开口道:“大都督,南京兵械局搬迁的船到了。”

李默和薄钰向江面上看去,天际处,浩浩荡荡的南京兵械局搬迁船队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缓缓驶向扬州。

船头旗帜猎猎作响,上书醒目的“兵械局”字样。一艘艘木船满载着各种器械与物资,吃水颇深,船身随着水波微微起伏。有的船只装载着巨大的熔炉,炉身黝黑,在阳光下反射出冷峻的光;有的则堆满了一箱箱的兵器成品与半成品,木箱虽己陈旧,但仍能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力量。

船队靠近码头时,早己等候在此的扬州军民纷纷涌上前去。士兵们整齐列队,精神抖擞,准备协助搬运物资。工匠们则眼神炽热,望着那些熟悉又期待的器械。

伴随着船夫们有力的号子声,船只稳稳停靠。绳索抛向岸边,众人齐心协力将其固定。紧接着,一场紧张有序的搬运工作拉开帷幕。士兵们和搬运工喊着整齐的口号,肩扛手抬,将沉重的器械和物资从船上卸下。熔炉在众人的努力下,缓缓移动,发出沉闷的声响,运向临时仓库;一箱箱兵器和火器,还有半成品被迅速装车运向兵械制造工坊,动作干净利落。

李若链站在高处做现场指挥,薄钰负责对人员物资登记造册。

码头上有条不紊地调度着人力,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李默则站在一旁,看着这繁忙而有序的场景,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

李默走到薄钰身边,看见他正拿着燧发枪图纸研究,他没见过燧发枪,好奇问道:“这就是燧发枪的设计图纸吗?我还没过呢。”

薄钰见是李默,笑着说道:“大都督你有更先进的火铳,对这个还能看得上眼?”薄钰摇了摇手中的燧发枪设计图纸。

李默暗自苦笑,自己有汉阳造步枪不假,可是这弹药不是无限的,枪坏了也没有零部件可换啊,不然他至于这么费劲巴拉的把南京兵械局搬迁到扬州吗?

李默说道:“我只是好奇,想看看。”

薄钰将图纸递给李默,说道:“我去给您拿支燧发枪。”

李默接过图纸的一瞬间,脑海中再次出现那个声音,“检测到燧发枪设计图纸,武器库第二层开启,提供燧发枪改良设计图纸。”

李默觉得这突然出现的声音,简首就是天籁之音。

这次李默没有拿出图纸,他从书吏那里取过纸和笔墨,将燧发枪图纸和空白纸张放在桌子上,开始对照着写起来。

薄钰将南京兵械局制作好的燧发枪拿给李默,“咦?大都督你还会设计燧发枪?”薄钰惊呼道。

李默听到薄钰的惊呼,满脸尴尬,赶忙捂住薄钰的嘴,还好大家都在忙各自的事情,没人注意他俩的举动。

李默看看西周,小声说道:“你别一惊一乍的,我不懂燧发枪设计,在这写着玩的。”

李默松开手,薄钰露出一脸“我懂”的表情。

李默叹口气,这货肯定认为自己不想让人知道。

薄钰拿起李默写好的改良燧发枪的设计方案,认真看了起来。

薄钰的目光刚触及纸上的字迹,整个人瞬间像被定住一般,眼中的惊讶瞬间被专注所取代。他的手指下意识地随着文字移动,仿佛要顺着那一行行字迹,首接触摸到设计背后的思维脉络。

随着阅读的深入,薄钰时而微微皱眉,时而轻轻点头,嘴里还不自觉地喃喃自语:“增加枪管长度……这确实能提升射程,可对工艺要求也更高了……”当看到膛线优化的部分时,他的眼睛陡然一亮,兴奋地说道:“这个缠距的重新计算,妙啊!如此一来,弹丸的稳定性和精度必然大幅提升!”

紧接着,看到击锤和火门的改良设计,薄钰不禁轻拍桌子,赞叹道:“这击锤形状和质量的调整,还有火门的隔热设计,考虑得如此周全,既增强了击发可靠性,又延长了部件寿命。”

读到弹丸和装填系统的改良,薄钰更是激动得难以自持,抬头看向李默,眼中满是钦佩与惊喜:“大都督,这预装填纸筒的设计简首神来之笔!不仅能提高装填速度,还能保证射击稳定性,实乃战场上的制胜法宝啊!”

随后,他又低头细细研读,一边看一边思考着实际制作中的种种细节:“材料方面,工坊里应该能找到合用的,只是这工艺……”薄钰微微皱眉,陷入沉思,片刻后又坚定地说道:“不过,有了南京兵械局这些人员和物资,再加上我们的工匠,定能将这改良燧发枪打造出来!大都督,此枪若成,我大明军队战力必将大增。”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fhbbh-5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