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风云际会山海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一章:风云际会山海关

 

成功夺回山海关后,吴三桂深知,仅凭自己的力量,犹如螳臂当车,难以与大顺军抗衡。必须尽快寻求外援,才能在这乱世中谋得一线生机。于是,他决定以“复君父之仇”为名,发布《讨贼檄文》。

在山海关的城楼上,吴三桂身披战袍,身姿挺拔地站在高台之上,神情庄重而严肃。台下,士绅、百姓们人头攒动,议论纷纷,都对吴三桂接下来的举动充满了好奇与猜测。

“父老乡亲们!”吴三桂高声说道,声音洪亮而坚定,在城楼上空久久回荡,“如今,李自成这逆贼攻破北京,逼死我君父,此乃不共戴天之仇!其手下更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致使百姓生灵涂炭,山河破碎。我吴三桂身为大明臣子,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怎能坐视不管!”

台下众人听了,纷纷义愤填膺,有人挥舞着拳头喊道:“吴将军,我们该怎么办?您就下令吧,我们跟这帮贼子拼了!”

吴三桂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继续说道:“我己发布《讨贼檄文》,以‘复君父之仇’为名,号召天下有志之士,共同抗顺。君父之仇,不共戴天,我们不能让李自成这等逆贼逍遥法外,要为君父报仇雪恨,为天下百姓讨回公道!”

“好!我们愿听吴将军指挥!”台下响起一片激昂的响应之声,士气高涨。

然而,人群中也有人面露疑虑,一位年长的士绅忧心忡忡地说道:“吴将军,虽说要抗顺,但我们力量微薄,如何能与大顺军抗衡?这不是以卵击石吗?”

吴三桂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谋略:“诸位放心,我吴三桂自有打算。此次抗顺,不仅是为了君父,更是为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为了天下苍生。李自成倒行逆施,早己失了民心。我相信,只要我们高举‘复君父之仇’的大旗,天下仁人志士定会纷纷响应。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定能击败李自成,恢复我大明山河!”

就这样,吴三桂以《讨贼檄文》为号,表面上以“复君父之仇”号召士民抗顺,实则暗中寻求外援。

唐通狼狈逃回北京,将吴三桂降而复叛的经过向李自成奏报。李自成怒不可遏,他深知,若不能将吴三桂牢牢掌控,山海关便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时刻威胁着大顺政权的咽喉。于是,他亲率十万精锐之师,气势汹汹地朝着山海关进发。

大军所经之处,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宛如一条张牙舞爪的巨龙,向着山海关滚滚而来。与此同时,关外的多尔衮也敏锐地嗅到了中原大地弥漫的血腥与机遇,率领清军屯兵于山海关外。他们如同蛰伏在黑暗中的狼群,静静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伺机而动,眼中闪烁着贪婪而凶狠的光芒。

吴三桂站在山海关的城头上,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划过他的脸庞,却丝毫无法驱散他心头那如铅般沉重的阴霾。他望着城外李自成大军如潮水般涌来,那连绵不绝的营帐、密密麻麻的旌旗,仿佛一片黑色的海洋,随时都可能将山海关淹没。

而背后,关外清军的营帐隐隐可见,宛如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吴三桂深知,自己己然陷入了腹背受敌的绝境,恰似一只被困在铁笼中的猛兽,前有李自成的大顺军咄咄逼人,后有多尔衮的清军伺机待发。

城头上,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士兵们神情紧张,紧握着手中的武器,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恐惧与迷茫。将领们围在吴三桂身边,个个面色凝重,眉头紧锁,等待着主帅的决策。

“将军,李自成来势汹汹,看这架势,怕是要将我们一举歼灭啊!我们该如何是好?”一名副将打破了沉默,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焦急。

吴三桂缓缓转过身,眼神扫过每一位将领,他的目光中既有坚定,又有无奈,还有一丝深深的忧虑。他微微叹了口气,开口说道:“如今我军腹背受敌,兵力悬殊,若只凭我们自己的力量,与李自成正面抗衡,无疑是以卵击石,绝无胜算。但李自成此贼,欺我太甚,霸占我爱妾,拷打我父亲,此仇不报,我吴三桂有何颜面立于天地之间!”

“那将军的意思是……”另一名将领微微皱眉,试探着问道。

吴三桂深吸一口气,仿佛是在鼓足全身的勇气,缓缓说道:“为今之计,唯有向清军求援。虽说清军亦是虎狼之师,与他们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日后恐有诸多麻烦。但此刻,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我们以‘复明’的名义联合清军,或许能争取到一些主动权。只要能击败李自成,为君父报仇雪恨,其他的事,日后再做计较。”

“可是将军,‘复明’谈何容易?清军野心勃勃,一旦他们入关,恐怕局势将更加难以掌控。与他们合作,风险实在太大了!”一位年长的将领忧心忡忡地说道,他的脸上写满了担忧。

吴三桂长叹一声,眼神中闪过一丝痛苦与挣扎:“我又何尝不知其中的风险。但如今,我们己没有别的选择。若不借助清军之力,我们必定会被李自成所灭。至于日后的局势,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我吴三桂愿以这身血肉之躯,为天下谋一线生机,即便背负千古骂名,也在所不惜!”

经过一番痛苦的深思熟虑,吴三桂决定修书一封,向清军求援。他坐在书房中,烛火摇曳,映照出他憔悴而坚毅的面容。他提起笔,蘸满墨汁,沉思片刻后,开始奋笔疾书。信中,他言辞恳切地表达了自己“复明”的坚定决心,希望多尔衮能以大局为重,出兵相助,共同击溃李自成。同时,他巧妙地回避了明确降清的问题,试图在合作中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为自己和关宁铁骑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fhbbh-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