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仙家佃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章 仙家佃农

 

(道友,请留步)

(脑子祭天,法力无边)

(男修打卡处)

(小仙女打卡处)

沧源宗外围。

修仙者集市,田家集。

环绕整个田家集的金色麦田如波浪般随风起伏,延绵不绝,首抵雁回岭山脚。

远处的雁回山峰峦叠翠,高耸入云,云遮雾绕间仙气缭绕。

如梦似幻,给人一种虚无缥缈之感。

此刻烈日当空,骄阳似火。

一望无垠的金色麦田中,像蚂蚁般星落其间的仙家佃农们身着葛衣,正挥汗如雨的收割着灵稻。

每棵灵稻约莫半人来高,杆粗如食指。

仙家佃农们用劣质法器铁精镰割在稻杆上,发出咯咯吱吱磨牙声,令人牙酸不止。

一个普通的仙家佃农,收割一捆灵稻需要三炷香时间。

假若放在凡俗界,一个仙家佃农,收割凡间一亩稻田的话。

即便用上凡间最普通的劣质镰刀,也不过两炷香时间。

可见灵稻收割之难。

灵稻属于一阶灵植,成熟后杆硬如铁,韧若钢丝,十分难以割断。

一亩地的灵稻,一个仙家佃农需要三天时间,才能收割完毕。

呲!

好半天割下一把灵稻,苏牧抬起头,擦擦额头汗水,稚嫩的脸庞上透露着一丝愁绪。

难道就这么一辈子活下去,然后泯然于世?

苏牧心中不甘!

自从他胎穿越到这个修仙世界,己经过去十西年。

今年的他,正好十西岁。

没有系统爸爸,没有金手指。

没有一个深厚的家庭背景。

妥妥的一个三无人员。

他的父亲只是一名炼气期散修,母亲更是一介凡人,毫无背景可言。

在他十岁的时候,沧源宗开过一次山门,广招门徒。

在测试灵根的时候,他的灵根资质极差,乃是五行劣灵根,甚至连品都没有入。

按沧源宗前辈的说法,苏牧的资质如此之差,此生必然筑基无望。

除非宗门不计成本的投入,可令他成为筑基修士。

宗门不是慈善堂。

自然也不会对修仙界底层的蝼蚁多看一眼,更不会给他投入资源。

甚至连一个杂役弟子的名额,都没有苏牧的份。

宗门不养闲人!

进入宗门无望,父子两人商量一番后,打算在田家集当佃农,看看有没有进入仙宗的机会。

沧源宗乃燕国三大仙门之一,有两位元婴老祖坐镇,算得上整个大衍王朝的一流势力。

掌门和宗门长老,都是金丹修士,乃宗门的核心战力。

而沧源宗的弟子则分为杂役弟子、外门弟子、内门弟子、亲传弟子西个等级。

其中亲传和内门弟子,尽皆由筑基修士组成,乃宗门的主要战力和宗门重点培养的目标群体。

外门弟子则是五十岁以下,炼气期六层以上修为的修士组成,尽皆有筑基的机会,也是宗门培养的对象。

炼气期六层之下,或没有筑基潜质的弟子,只能是杂役弟子。

杂役弟子在宗门内地位非常低,干着各种最苦最累的杂活,几乎没有多少时间来修炼,修为进展缓慢。

杂役弟子身份差,不过好歹有俸禄可领,每月五块灵石。

当然,杂役弟子每个月承担的任务也不少。

俗称宗门打工人。

即便这样,每年还有数不尽的散修想挤进宗门,当一个杂役弟子。

盖因宗门内灵气浓郁,即便修炼不努力,境界也不会掉落。

而在世俗界,灵气稀薄,修士在凡俗界,如果没有聚灵阵或者灵石支撑。

修士体内灵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少,最后导致境界掉落。

严重者,有的修士甚至会蜕变为凡人。

但凡有灵根者,如果不能进入宗门,大多喜欢赖在宗门附近,吸收少许宗门内灵脉泄出的灵气。

成为杂役弟子还有个好处,便能学习宗门的低阶功法,而且还有各种修仙辅助技艺。

俗称修仙百艺。

如果是散修,功法也好,修仙技艺也罢,获得的渠道非常艰难。

即便功法或者技艺,在外面也是十分昂贵,甚至假货层出不穷。

绝对是一买一个上当,当当不一样。

对于散修来说,靠近宗门附近,总是有机会获得功法和修仙技艺的。

苏牧的父亲苏远山,今年六十有二,乃炼气期五层修士。

修士引灵气入体,淬炼肉身,衰老缓慢,寿元自然也比凡人长久一些。

即便苏远山六十有二,容貌看起来也不过三十七八的样子,放在仙凡两界,都是壮年时期。

苏远山见儿子停下收割灵稻,也停下手中活计,关切道:“牧儿,累了吗?累的话,你便到旁边歇息一会儿。”

“爹,我不累,我就站站。”

苏牧伸个懒腰,舒展一下筋骨,面对着只收割了一小块的灵田,心中颇愁。

灵稻成熟后,必须在半个月内收割完毕,不然稻谷中的灵米会流失大量灵气。

灵米的品质分为劣等、下等、中等、上等、极品五个等级。

一般来说,在宗门边缘地带,灵气稀薄,种出来的灵米品质也不会太高,通常只能达到中等品质。

如果收割不及时,灵稻中的灵气便会流失,从而令产出的灵米降等。

中等灵稻收购价为一灵石一百斤灵稻,可出八十斤灵米。

每亩灵田可产中品灵稻一千三百斤。

如果收割不及时,灵稻灵气流失,质变为劣等或者下等,那么收购价格就会变少。

下等灵稻,一灵石两百斤。

劣等灵稻,一灵石三百斤。

所以父子俩人必须在这半个月内,将所有灵稻收割完毕。

从而确保灵稻品质,以求卖上好价格,不然父子俩连田地租金都付不起。

苏家父子租种的灵田共计五亩,收获的五成要上交给宗门,三成上缴给田家集的掌控着田家。

剩余的灵稻便是父子二人的收入。

父子二人一年下来,也只有十多个灵石的收入。

这么点灵石,对于宗门的人来说,自然少的可怜。

不过一灵石可以兑换世俗界百两黄金,足够他们世俗界的那个家过上豪绅生活。

对于散修而言,则是很好的收入。

当然,苏父的目地不在于此。

他带着儿子当佃农,一方面是挣点灵石,二是期待苏牧引气入体。

是的,苏牧虽然有灵根,不过学习最基础的《引气诀》到现在,并没有灵气入体。

可见五行杂灵根的品质实在低下,除了身体强壮一些,和凡人无甚区别。

如果苏牧能引气入体,便是炼气期一层修士。

则有可能成为沧源宗帮闲的机会。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f0hhf-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