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站的暖气坏了。萧祥呼出的白雾在显示屏前凝结成霜,被他随手擦去时,霜花竟在玻璃上留下发光的飞鸟痕迹。距离"红裙子女孩事件"己经过去七天,仪器仍在持续记录着异常数据——贝加尔湖的冰层下传来规律震动,每0.7秒一次,强度恰好等于人类心跳。
"萧博士!"实习生抱着一堆纸质资料冲进来,呼哧带喘,"您让我查的资料,太诡异了......"
泛黄的档案照片上,1954年的贝加尔湖考察队围着某种晶体结构合影。萧祥一眼认出那就是"方舟",但更让他震惊的是照片角落——年轻的爷爷穿着军装,怀里抱着个穿红裙的小女孩。
"这不可能。"萧祥的指尖擦过照片日期,"我爷爷1990年才第一次参与......"
"还有更怪的。"实习生调出电子档案,"全球七个气象站都在同一天拍到了类似照片,而且......"他放大图片细节,"每个女孩的红裙子款式都一样。"
萧祥的电子琴突然自动弹奏。不是预设曲目,而是实习生七天前在异常状态下哼唱的旋律。琴键上方浮现出全息投影:七百个红裙子女孩站在不同时代的背景中,从石器时代洞穴壁画到未来都市的全息广告,她们都在弹奏相同的简单音符。
"这不是时间旅行。"实习生突然说,瞳孔又开始泛出银蓝光泽,"是频率共振造成的量子记忆回溯。"他的声音带上机械质感,"某些情感强烈到能穿透时空壁垒。"
冰层传来闷响。萧祥冲到窗前,看到冰面上的孩子们又围成圆圈,中央的冰洞正在扩大。某种晶体结构缓缓升起,不是上次的"方舟",而是形如巨型钢琴共鸣箱的透明构造,内部悬浮着七百个微型光舟。
"要通知军方吗?"实习生摸向卫星电话。
"不用。"萧祥按下电子琴的录音键,"这次不是科技。"
他戴上防寒面罩走向冰洞。随着接近,口袋里的冰晶模型开始发烫,融化出的液体渗入防寒服,在胸口形成飞鸟形状的温暖区域。当萧祥站在冰洞边缘时,看到水下三十米处有红光脉动——正是那个消失的红裙子女孩的颜色。
"我知道你在。"萧祥的声音在面罩里产生奇特回声,"需要我做什么?"
冰洞水面突然结出霜花,图案是父亲实验室的平面图,但某个角落被红圈标记——那里本该是储物柜,图上却画着架小钢琴。萧祥的生物计算机瞬间计算出坐标:不是西伯利亚,而是龙岭基地旧址的地下七层。
潜水服通讯器突然响起杂音。林雪的声音混着强烈干扰传来:"萧祥......基地......钢琴......"每个词都伴随着《月光奏鸣曲》的和弦,"七千年......循环......"
冰洞开始发光。萧祥后退时踩到薄冰,坠入水中的瞬间,某种温暖的能量场托住了他。水下不是湖底景象,而是龙岭基地的走廊——他正漂浮在记忆中的场景里,每个房门都传出不同版本的摇篮曲。
实习生的尖叫从水面传来。萧祥抬头,看到冰洞边缘伸出无数晶体触须,正将整个观测站拖向水下。更可怕的是,那些触须的构成物质与父亲实验室里α血清的分子结构完全一致。
"别反抗!"萧祥对通讯器大喊,"这是频率同化!"
水压突然消失。萧祥站在干燥的金属走廊里,墙上"龙岭基地第七层"的标牌锈迹斑斑。走廊尽头的门缝下渗出红光,门牌上写着【钢琴室 萧远专用】。
推开门的一瞬,萧祥的呼吸停滞了。房间里不是钢琴,而是七百个培养舱组成的环形阵列,每个舱体里都漂浮着穿红裙的小女孩克隆体。中央控制台上,老式磁带录音机正在循环播放:"祥子,当最后一个频率......"
"......被接收时。"身后传来父亲的声音。
萧祥转身。年轻的父亲站在门口,白大褂下摆沾着芝麻饼碎屑,怀里抱着熟睡的三岁萧祥。这个幻影没有靠近,只是指向控制台下的暗格:"我们从未离开,只是换了种频率存在。"
暗格里是架玩具钢琴,琴键上刻着星际坐标。当萧祥按下G#7键时,整个房间的克隆舱同时开启,七百个"希望"飘浮在空中,齐声说出不同语言组成的句子:
"桥梁需要两端。"
幻象突然消散。萧祥浑身湿透地趴在冰洞边缘,手里攥着不知何时出现的玩具钢琴。实习生正用安全绳拖他上来,而观测站己经半沉入水中,窗户里射出银蓝色光柱。
"军方还有三分钟到达!"实习生指着天际的黑点,"他们带了钻地弹!"
萧祥看向玩具钢琴。它正在融化,露出的不是电路板,而是某种生物组织——与三岁那年父亲植入他耳后的芯片材质完全相同。冰洞深处传来《月光奏鸣曲》的旋律,这次是母亲演奏的版本,带着走调的温暖。
第一架武装首升机开始盘旋。萧祥做了个疯狂的决定:他抱起玩具钢琴,再次跳入冰洞。
水下世界变了。晶体"方舟"敞开入口,内部是缩小版的地球文明史展厅:石器时代的篝火旁有孩子在哼唱;古希腊剧场里合唱团在排练;唐代宫廷乐师在调试箜篌;甚至未来都市的虚拟歌手全息像也在其中......所有场景都在演奏同一段旋律的核心频率。
"方舟"中央悬浮着最后的红裙子女孩。她接过玩具钢琴,轻轻放在由星光编织的琴凳上。当军方导弹击中冰面的冲击波传来时,她按下G#7键。
没有爆炸,没有巨响。贝加尔湖的水在瞬间量子化,又重组为完美的镜面。军方的首升机群发现自己倒悬在"水下",而真正的世界在上方继续运转。这种状态维持了恰好七秒,足够萧祥听完母亲完整的摇篮曲录音。
当现实恢复时,冰洞己经冻结。玩具钢琴留在冰层深处,透过晶莹的冰面能看到它仍在发光,亮度与KY-α7星系的脉冲完全同步。军方搜查一无所获,最终归因为"极地光学现象"。
三个月后,萧祥在清华园的讲座上展示贝加尔湖数据。当有学生问及"情感频率"的物理证明时,他按下遥控器,礼堂突然响起七百个孩子的笑声——来自不同种族、不同时代,却完美融合成《月光奏鸣曲》的和弦。
"最坚固的桥梁,"萧祥指向耳后,"是用记忆和芝麻饼建的。"
讲座结束,他收到个国际包裹。里面是父亲实验室的老式录音机,磁带标签写着:【给七千年后的你】。按下播放键,除了静电杂音,只有三岁自己含糊不清的嘟囔:
"爸爸,星星......在唱歌......"
窗外,暮色中的清华园亮起灯火。某个穿红裙的小女孩身影在图书馆顶楼一闪而过,手里似乎拿着片发光的银杏叶。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eihdc-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