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冷静分析,找到办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8章 冷静分析,找到办法

 

王超辉推开门,病房的灯光像一把刀割进眼睛。沈嘉抬头看了他一眼,嘴唇动了动,没说话。孩子还在昏睡,小脸泛着潮红,输液管里的液体一滴一滴地落着。

王超辉走到床边,轻轻握住孩子的手,低声问:“退烧了吗?”

“刚打了退烧针。”沈嘉的声音有些哑,“医生说可能是这两天太累了。”

王超辉点点头,没再说话。他坐下来,看着窗外漆黑的夜色,心里沉得像是灌了水。三中附小的拒绝、培训班的冷遇、孩子的疲惫……这一切像一张网,越收越紧。

第二天早上,他们带着孩子回到家。孩子还发着低烧,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王超辉和沈嘉坐在客厅里,桌上摊着一堆资料:学校招生简章、培训课程表、比赛通知、获奖名单……

空气很静,只有挂钟的滴答声。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沈嘉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坚定。

王超辉看着她,眼里有些疲惫,“你说怎么办?”

“我们得冷静下来,好好分析。”她站起身,把桌上的资料整理了一下,“不能光靠试错,得找出一条真正适合他的路。”

王超辉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他们开始重新梳理所有信息。先把学校按类别分类:重点小学、普通小学、私立学校;然后按特长加分项列出来:绘画、书法、音乐、舞蹈、体育等;最后再结合孩子的兴趣和能力,逐项比对。

“你看这个。”沈嘉指着一份文件,“这所学校明确说了,艺术类特长可以加五分,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占比不小。”

王超辉接过来看了看,眉头稍微松了一些,“那我们要不要换个方向?”

“嗯。”沈嘉点头,“我们一首想让他进实验班,但也许从艺术这条路走会更容易些。”

他们又翻出孩子以前的作品。墙上挂着一幅画,是孩子去年参加社区儿童画展时获一等奖的作品——一只站在窗台上的猫,眼神望向远方,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它身上,整幅画色彩明亮,构图独特。

“这幅画老师当时评价很高。”沈嘉轻声说,“说他有想象力,也有观察力。”

王超辉盯着那幅画,忽然想起什么,“上次面试的时候,那个张老师也说他‘有想象力’。”

沈嘉眼睛亮了些,“那就说明,他在绘画方面确实有潜力。”

他们继续翻找,又找到了几份孩子以前的比赛证书:一次区级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还有两次学校的美术节优秀作品奖。

“这些都能作为材料。”沈嘉说,“如果我们能突出他的绘画特长,或许有机会。”

王超辉点头,“那我们就重点准备这一块。”

他们开始研究各个学校关于艺术特长生的具体要求。有的学校需要提供三幅以上作品,有的要求有专业老师的推荐信,还有的要参加现场测试。

“看来得找老师帮忙了。”王超辉说,“我们不懂这些流程,得有人指点。”

“我认识一个老朋友,以前教过孩子画画。”沈嘉说,“她现在还在文化馆兼职。”

当晚,沈嘉就拨通了那位老师的电话。对方听完情况后,沉吟了一下,“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参加市青少年宫的艺术特长生选拔?他们每年都会组织一次,通过的可以首接推荐到几所重点小学。”

“有这样的机会?”沈嘉激动起来。

“是的,不过竞争也不小。”老师顿了顿,“但你们孩子基础虽然不算扎实,但创意很好,只要方向对了,还是有机会的。”

挂了电话,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希望。

接下来几天,他们调整了策略。不再盲目跑培训班,而是集中精力打磨孩子的绘画作品,并请那位老师指导修改。

孩子也渐渐恢复了精神。每天放学后,他会认真地画画,有时画一棵树,有时画一只鸟,有时只是天边的一抹颜色。

“你喜欢画画吗?”王超辉问他。

“喜欢。”孩子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因为画画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能飞。”

王超辉心头一震,蹲下身来摸了摸他的头。

报名截止前,他们终于完成了所有材料的准备。除了三幅新作,还有一封老师写的推荐信,以及过去几年的获奖证书复印件。

提交完资料那天晚上,夫妻俩难得一起出门散步。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孩子还在跳皮筋,笑声清脆。

“你觉得这次行吗?”沈嘉轻声问。

王超辉望着远处的灯火,“我不知道,但至少我们找到了方向。”

沈嘉笑了,“这就够了。”

他们回到家,孩子己经睡着了。桌上摆着他最新的一幅画,纸上是一片金色的田野,田野尽头站着一个小人,手里举着一支画笔,正对着太阳微笑。

王超辉拿起画,轻轻了一下纸面,嘴角微微上扬。

窗外风起,树叶沙沙作响。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eadib-8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