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积极筹备,合作有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0章 积极筹备,合作有望

 

从村里回来后,王超辉满脑子都是村子发展的事。他回到公司,把手机放回口袋,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办公桌上。他盯着屏幕最后一条消息:“老战友,有件事想找你商量。”张建国很快回复了两个字:“说吧。”

他没有立刻继续敲字,而是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心里却早己回到那片金黄的田野。那天晚上,在村支书家吃完饭后,他独自沿着田埂走了很久。风吹过稻穗的声音,和小时候父亲带他下地干活时听到的一模一样。

第二天一早,他就开始整理资料。赵春生送来的材料虽然详尽,但格式杂乱,数据也有些陈旧。他花了整整一个上午,重新分类、标注重点,并附上了自己的分析建议。他还从公司档案室调出了一份关于农村电商发展的报告,准备作为参考。

中午吃过饭,他拨通了几个熟悉的电话。首先是李志强,对方如今在一家大型农产品贸易公司任职。电话接通后,李志强语气热情:“听说你要搞农业合作?我这边正好有个项目,可以聊聊。”

“不是我个人搞,是帮老家村子找出路。”王超辉纠正道,“你们有没有兴趣做产地首供?”

李志强沉默了几秒,随即笑起来:“你这人还是老样子,干啥都认真。行,回头我安排人去考察一下。”

挂断电话后,他又联系了周美兰。她现在经营一家连锁超市,对地方特色产品很感兴趣。听说村里有红薯干、手工豆制品和土蜂蜜,她当场就表示愿意试销。

“不过得包装得好一点,不然城里人接受不了。”她说。

王超辉点头:“这个我们己经在考虑,下一步就是品牌设计。”

接下来几天,他一边处理日常工作,一边见了几位潜在合作伙伴。有位做文旅的朋友对乡村古村落开发很感兴趣,翻看资料时眼睛亮了起来:“这片老宅子要是能修缮成民宿,绝对是个亮点。”

王超辉顺势补充:“村里还有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如果能把他们组织起来,搞个合作社,说不定能带动整个产业链。我还想看看能不能争取到农业技术扶持,让村里的农产品更有竞争力。”

朋友沉吟片刻:“我可以帮你牵线,找几家投资机构谈谈。”

消息传回村里后,赵春生当天就打来电话:“太好了!书记说想请你再回来一趟,开个小会,把事情定下来。”

王超辉答应了,但提出要带上几位企业代表一起过去。赵春生听后连连应声:“没问题,我们马上准备接待。”

周末,王超辉带着两位投资人和一位设计师驱车返回村里。这次他特意绕了远路,让几位客人沿途看看村容村貌。路过新修的灌溉渠时,设计师指着远处整齐的田垄感慨:“这种自然景观,比很多网红打卡点真实多了。”

赵春生在村委会门口迎接他们,身后还站着几个村民代表。大家简单寒暄后,会议正式开始。

王超辉先介绍了来访的企业代表,然后拿出一份精简版的方案,逐项讲解。他从资源分布讲到市场定位,从交通优势谈到政策支持,条理清晰,数据详实。

一位投资人听得频频点头:“你们这个思路很务实,不是那种拍脑袋的规划。”

赵春生趁机补充:“我们己经做了两期试点,红薯干和土鸡蛋的订单量都在稳步增长。”

设计师翻看着样品册,忽然抬头问:“这些包装设计是谁做的?”

“是我们自己摸索着弄的。”赵春生不好意思地说,“没经验,可能不太专业。”

设计师笑了笑:“基础不错,只要稍作调整就能提升档次。比如这个红薯干的标签,加个手绘插画,会更有吸引力。”

王超辉点头:“这个我们可以请专业团队来做。”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终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几位投资人决定下周再来实地考察,设计师则答应帮忙设计一套全新的包装方案。

散会后,王超辉和赵春生走在村道上,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没想到进展这么顺利。”赵春生感叹,“以前总觉得外面的人不会真在乎我们这儿。”

王超辉看了他一眼:“关键是要让人看到价值。你们的东西本身就好,只是需要更好的方式走出去。”

两人一路走着,经过村小学时,听见教室里传来朗朗读书声。王超辉停下脚步,望向窗外。几个孩子正在读课文,声音清脆有力。

“如果能在这儿建个实训基地,”他突然说,“让返乡青年既能种地,又能学技术,会不会更好?”

赵春生愣了一下,随即兴奋地点头:“对啊,还能吸引大学生来实习,搞产学研结合!”

王超辉笑了笑:“这个我也可以试试联系。”

回程前,他望向天空,晚霞正浓,像极了那天傍晚他在田埂上看到的景色。

他掏出烟盒,却发现里面空了。笑了笑,转身朝车走去。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eadib-8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