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那个温馨的傍晚,王超辉的生活翻开了新的篇章。
转眼间,王超辉己经在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了三个月。他的踏实和细致逐渐被李姐看在眼里,也开始有意给他安排更多核心任务。一次关于青少年心理辅导的调研项目,原本由小张牵头,后来却因为进度缓慢,李姐临时决定让王超辉接手。他没有推辞,连夜整理资料、分析数据,最终交出一份条理清晰、内容详实的报告。会议当天,中心领导对这份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还特别点名表扬了王超辉。
从那以后,王超辉开始频繁参与重点项目。他不再是那个只负责场地布置和打印资料的人,而是成了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赵敏的态度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虽然依旧冷淡,但至少不再刻意为难他。
一天下班前,李姐把王超辉叫到办公室,“下周有个市级青年活动交流会,你要不要代表我们去发言?”
王超辉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可以。”
李姐笑了,“那就准备一下吧,材料我让小张给你整理。”
走出办公室时,王超辉心里有些激动。他第一时间拨通了沈嘉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她轻快的声音:“怎么啦,这么高兴?”
“我可能要代表单位去市里参加交流会。”他说。
沈嘉笑了一声,“太好了,晚上回来请你吃顿好的。”
挂掉电话后,王超辉站在走廊尽头,望着窗外的天色。城市的夜晚灯火通明,他忽然觉得,这座城市似乎也没那么冰冷。
几天后,交流会如期举行。王超辉站在台上,面对台下几十双眼睛,声音平稳地讲述着他们在社区开展的青少年活动经验。讲完后,现场响起了掌声。有位女工作人员走过来递给他一张名片,“你讲得很有见地,有机会可以多交流。”
王超辉接过名片,礼貌地道谢。那位女士名叫林晓雯,是市里一家公益机构的负责人。她主动加了王超辉的微信,并邀请他参加一场行业内部的小型分享会。
那天之后,林晓雯时不时会给王超辉发些行业资讯,偶尔也会聊几句工作上的事。王超辉起初没在意,首到有一次她约他吃饭,说想请教一些具体问题。王超辉婉拒了,说自己己经有女朋友。对方笑了笑,没再坚持。王超辉心里清楚,自己己经有了沈嘉,不想再与其他女性有过多的接触。
但没过多久,单位里又来了个新实习生,是个活泼开朗的姑娘,姓周,叫周倩。她总爱找王超辉请教问题,有时候还会顺手给他带杯咖啡。一次午休,她在茶水间碰见王超辉,笑着说:“王哥,你平时都忙什么呀?我看你总是加班。”
王超辉一边搅拌着手里的咖啡,一边答道:“就是整理资料、写方案这些。”
周倩眨眨眼,“下次我可以帮你一起做。”
王超辉愣了一下,笑着摇头,“不用了,我自己来就行。”
可第二天,她的桌上真的放了一份整理好的活动资料,还附了一张便利贴:“王哥,我昨晚抽空做的,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王超辉看着那张纸,心里有些复杂。他把资料收好,下班后找到沈嘉,把事情说了出来。
沈嘉听完,轻轻一笑,“看来你现在有点受欢迎啊。”
王超辉皱眉,“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知道。”沈嘉拉住他的手,“我只是想告诉你,你现在的状态很好,别让这些小事影响了你。”
王超辉点点头,“我心里只有你。”
沈嘉靠在他肩上,“我相信你。”
从那以后,王超辉在工作中更加谨慎。他依旧认真对待每一个任务,但对同事的示好保持距离。王超辉心里明白,周倩可能只是出于热情,但他还是决定保持距离。周倩渐渐也不再来打扰他,林晓雯那边也没有再联系。
时间一晃到了年底,社区服务中心要评选年度优秀员工。李姐推荐了王超辉,理由是他这半年来的表现有目共睹,不仅完成了多个重点项目,还在市里获得了认可。评选结果公布那天,王超辉的名字出现在名单上,同事们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赵敏也难得地对他点了点头,“做得不错。”
王超辉只是笑笑,“谢谢。”
那天晚上,王超辉和沈嘉一起去吃了顿火锅。热气腾腾的锅里翻滚着红油,沈嘉夹起一片牛肉放进锅里,问他:“现在感觉怎么样?”
王超辉喝了口汤,慢慢说道:“比以前踏实多了。”
沈嘉看着他,“那你还想回乡下吗?”
王超辉摇摇头,“不想了。”
沈嘉笑了,“那就好。”
吃完饭,两人沿着街边散步。夜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王超辉忽然停下脚步,看着前方一个正在施工的工地。
“你知道吗?”他开口,“我以前总觉得城市和乡村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但现在我觉得,不管在哪,只要努力,都能活出自己的样子。”
沈嘉点点头,“你变了。”
王超辉看向她,“是变得更好了吗?”
沈嘉没有回答,而是轻轻握住了他的手。
远处的灯光忽明忽暗,像是某种信号,又像是一种预示。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eadib-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