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秋去冬来。大家都或多或少有些紧张,减少了玩耍时间,开始天天泡教室里和图书馆,准备迎接大学里第一次期末考试。李玄吉也不例外。
这一天,上午没有课,李玄吉早早起来,赶到图书馆,寻了一个暖气充足的位置,专心致志地学习起来。
忽然,一个女孩的声音在旁边温柔响起,“李玄吉同学。”
甚是陌生的声音,李玄吉抬头一看。一个典型的北方美女,此刻正双手抱着一本硬壳精装书籍,落落大方地站在那里。明眸皓齿,长发披肩,整个人散发出一种略显成熟的知性美。用网络上的话说,带着一点御姐范儿。
刘晓薇,历史学院的学姐,比李玄吉高一级,学校社团活动的积极分子,经常出现在学校的一些学生活动中。据说,有很多追求者。
李玄吉脑海里飞快地确认了对方的身份,礼貌地笑了一笑,随即露出一丝疑惑的表情,嘴里吐出了两个字,“你好?”
刘晓薇迎着李玄吉的审视,微微一笑,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轻声说明了来意。
原来,学校学生会新近成立了一个游学社团。在刘晓薇的寥寥数语中,李玄吉知道。这个社团宗旨是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月便会组织活动,到附近甚至外地的一些名胜古迹,很适合也很需要李玄吉这样对历史和国学感兴趣的新人加入。
国学?还是玄学?李玄吉此刻无意与之分辩,只淡淡说道,“临近期末,我还有许多科目需要温习。”
这个委婉拒辞,刘晓薇似乎早有预料,当即又说道,“加入游学社团和期末考试,这并不冲突啊。社团活动,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你们学院有几位品学兼优的学长学姐都加入我们这个游学社团。”
李玄吉沉吟片刻,李玄吉问道,“马上要考试了,难道你们还有什么活动?”
刘晓薇站在李玄吉身旁,笑吟吟地解释道,“是有一个活动,不过并不需要耗费时间去排练什么节目,纯粹是游学性质,就在下个周末,去附近的青云山。”
青云山,就在本市郊外,风景不错,还有几处古迹。平心而论,可以去一次。可自己己经去过了,李玄吉正要开口。旁边的刘晓薇,见状遂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你们辅导员特意向我们推荐了你。你真的不考虑考虑?”
啊?辅导员特意推荐的?李玄吉张了张嘴,感觉刘晓薇不像是说谎的样子,终于点头答应了下来。
到了那日清晨,李玄吉准时起床,换了双崭新的运动鞋,早早出了寝室,在校门口随便吃了点东西,然后用学生卡上了公交。倒了一次车,历时一个多小时,恰好准时来到了青云山脚下那间茶馆。青云茶馆,这次活动约定的集合地点。
“来了来了!”刘晓薇,对着站在茶馆门口的李玄吉挥了挥手,同时喊道,“人到齐了,可出发。”
原来自己是最晚到的。李玄吉朝里面不好意思地赔了个笑脸,同时默默数了数。这次参加活动的人,加上自己也就是十二个。而且女生居多,多达九位。另外三个男生,其中一个高大帅气的男生,似乎和某位女生还是情侣关系。李玄吉心中一沉,顿觉不妙,莫非是被拉了壮丁?
果然,不出半个小时,便有几名女生,每走两步就要停下来歇息片刻,一副我见犹怜的样子。走在最前面的刘晓薇,折返回来,颦眉张望了一番,最后把目光落在了李玄吉和另外一名叫谢强的男生身上。李玄吉和谢强对视一眼,默默地将那几名女生的双肩包、挎包,拿了过来,放在了自己的肩上。
至于那个叫罗英豪的男生,肩上己经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双肩包,估计里面许多东西是和他一首形影不离的女生的。不过,这个罗英豪还是挺英豪,在一些陡峭之处总是主动伸手,拉一把随行的柔弱女生。所以,明面上,倒是让人无话可说。
一路走走歇歇,终于在中午之前,爬到了山顶。众人皆是气喘吁吁,李玄吉和谢强更是如释重负一般。好在站在山顶,环顾西周,眼界开阔,风景秀丽,让人心旷神怡。
休息了一会儿,便开始拍照。先是各自找角度摆pose自拍,然后集体合影,以祖国大好河山为背景。
爬上山顶,拍了风景,便进入本次游学活动的正式环节,参观东南角的青云观。
这青云观不大,从正门走进去之后,穿过一个十几米的小庭院,便到了正殿。正殿中,供奉着道家三清祖师,一个五十多岁的道长,有些懒散地坐在一个张红色木桌旁。
一群大学生,这道长略微看了几眼,便不再理睬。李玄吉等人也不理会这道长,一边安静地走着,一边欣赏着那三清祖师塑像,还有墙上有些斑驳的壁画。
待要从正殿后门走出去的时候,走在最后面的李玄吉,“悄悄”走到三清祖师前,双手合掌,行了个礼,然后迅速归队。不过,这一幕,还是被人看在眼里。
出了正殿,后面便是后院,主要是一些大门紧锁的厢房,还有一片不大不小的花圃和树林。刘晓薇带着大家,或就着石凳,或就着花坛边,围着花圃中的一方石桌,坐了下来,一边吃着东西,同时一边开始了“学术交流”。
青云观的历史,有什么名人曾经来过青云山或者青云观,相关的一些诗词,进而讲到道教的一些历史,何为一气化三清,乃至道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听得出来,有几名同学还是认真做了一些功课的。
气氛很轻松,也很有些学习的感觉。还算不虚此行,虽然有被拉壮丁之嫌,好歹有这么多人带着自己爬山观风景,然后做一些分享交流。李玄吉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
忽然,刘晓薇叫了李玄吉的名字,“李玄吉同学,你要不要讲两句?听说你对这方面也很有研究。”
众人目光随即全都投了过来,李玄吉一时有些窘迫,微红着脸,小声说道,“我哪里有什么研究。”
但架不住众人的吹和劝,李玄吉想了想,只得说道,“那我就随便讲一下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刚才,我听大家说到道教,大多都是从思想或者文化的方面来讲的。但我个人觉得,道教的思想,从其思想源头的老子道德经开始,其实一首包含着养生这方面的内容。譬如清静无为,不光是一种治国理念,也是个人的修身养性。这个世界这个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每个成员,不断地自我提升。”
“这倒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刘晓薇,笑着说了一句,算是一种暖场。其他一些人,也有些若有所思。
“清静无为,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那个高大健壮的罗英豪,见状,随即发问,问得还很刁钻。
李玄吉回答道,“古人的思想,自然有其历史背景和局限性。我们后人,要取其精华。”
罗英豪,微微扭了扭头,挺了挺厚实的胸脯,笑了笑,“修身养性?养性,我不敢说,但健身的话,我个人还是觉得科学的膳食和锻炼,比较靠谱。”
李玄吉点点头,“到了现代,科学的膳食和锻炼,确实非常好。不过,我们中华先贤,讲求的是修身养性的统一。不光是要身体好,而且思想性情也要好。再扩大点,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罗英豪脸色一变,显然是觉得李玄吉有讥讽他只是身体好,当即继续发难,“德智体美。德,美,都是主观的东西。至于智和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健康强壮的体魄,才能有高度的注意力和专注力,高强度的学习和思考,离不开强大体力和脑力的支撑。”
他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也有明显不对的地方。但李玄吉不想再与之辩论下去,因为对方显然有些怒气了。
这时候,那个原本在正殿的道长,走了过来, “诸位大学生,时候不早了,还是请下山去吧。”
这时候,不过下午一点多。下山去,顶多也就两个小时。你要说下山,也算是时候。但怎么看,这道长明显是在逐客。
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刘晓薇有些尴尬,急忙笑道,“师傅莫怪,我们是xx大学的学生,这次来游学活动,只是做些学术讨论而己。”
道长没有说话,只似笑非笑站在那里。
出了青云观,大家都不怎么说话,毕竟让人赶出来,难有好心情。到了山脚下,各自散去。坐公交的坐公交,坐私家车的坐私家车。
李玄吉闷着头,一个人回到学校。在食堂吃过晚饭之后,回到宿舍。宿舍里面,空无一人。腿脚有些酸麻胀痛,李玄吉早早洗了脚,上了床铺,看了一会儿道德经之后,便开始静坐。
刚刚把左腿压在右腿上,李玄吉忽然笑了笑,自己这是生的哪门子的气?
修身养性,修身养性。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dhcef-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