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林家拒绝了亲事,江夫人先是松了口气,然后又生出些许不满。
京城里想和他们沈家结亲的数不胜数。
林家的架子倒是挺大的。
她见沈宴情绪低落、一言不发,心疼地安慰道,“宴儿别难过,娘会给你找一门更好的亲事。”
“多谢母亲费心。”沈宴淡淡地施了一礼。
不像是对待至亲生母,而像是面对不熟的长辈。
江夫人紧咬牙关,露出一个笑脸,“这些天家里媒人不断,他们有人带了画像,我都收着了,你先看一眼……”
“母亲。”沈宴打断她,“儿子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先失陪了。”
“苍天啊,我是做了什么孽?”江夫人望着沈宴的背影,泪如雨下。
她还记得沈宴很小的时候,一见她就伸手要抱。
随着他渐渐长大,母子间的情分越来越淡薄了。
江夫人哭得浑身颤抖。
她好苦啊。
心腹嬷嬷上前来,抱着她的肩膀,柔声安抚,“太太,大爷刚中了状元,每天都要和同年们吃酒聚会,还得准备着去翰林院当差,正是忙碌的时候呢。”
“我不是怨他没空陪我。”江夫人哽咽着摇头,“我是难过,他不把我的话放在心上。”
“太太多心了,大爷晨昏定省从不落下,怎么会不孝顺?”嬷嬷绞尽脑汁劝道。
江夫人还是一味地哭。
沈宴回到外书房,终于觉得耳边清净了。
他叹口气,肩膀缓缓放松,靠坐在椅子上,从书桌上厚厚的一摞书里抽出一本,翻开,取出一张小像。
那是用寥寥几笔勾勒出的少女肖像。
画中人轮廓清淡,唯有两弯远山含黛的秀眉,和一双秋水澄净的眸子格外清晰。
沈宴闭上眼睛,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那日的情形。
他身披红袍、鬓边插花,骑着骏马游街。
喧闹声充斥耳边,而从西面八方飞来的手绢香囊如雪花一般,他起初只顾着凝神闪避,免得被砸中面颊,不小心破了相,那可就丢大人了。
后来有许多人叫着他的名字,他本能地抬眼扫视了一瞬。
怎么就那么巧?他一眼就看到了倚在窗边的林家表妹,如娇花照水般娴静清雅。
之所以能认出来,是因为临近的窗户边上站着林暄,正冲他挥手。
还被林家表妹嗔怪地看了一眼。
回来后祖父问他,可愿与林家结亲。
他几乎没有犹豫,当即点了头。
心里罕见地冒出一股紧张的情绪。
林家表妹才华斐然、知书达理、天人之姿,如果愿做他的妻子,他此生都会珍重呵护她。
沈宴寝食难安地等了几日,林家没有同意。
他难过极了,他母亲却如释重负一般。
他有种预感,如果就此放弃,那他这辈子都无法得偿所愿了,因为他母亲不想让他娶林表妹为妻。
珍而重之地收起小像,沈宴心中有了决断。
这天,承郡王夫妇为嫡长子办了满月宴,林家母女前去吃酒。
小皇孙是在宫里出生的,洗三礼也是在宫里办的,当时太妃己经生病,皇帝下令不许大办,并未请外臣诰命参加。
如今眼看太妃不大好了,皇帝既想给她冲冲喜,也是不愿再委屈孙子了。
所以今儿是众人头一回见小皇孙。
他长得虎头虎脑的,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西处看人,不时挥舞着小胳膊小腿,煞是可爱。
黛玉和楚乐仪拿着两个拨浪鼓逗他玩,他左看看,右瞧瞧,忙得不可开交。
“乐仪,玉儿,你们替我照顾一会儿。”
承郡王妃刚出月子,身体还有些虚弱。
但她是王府的女主人,虽然有皇后派来的女官帮忙,她也得露个面才是。
两个姑娘齐声答应着,目送丫鬟们扶着她出去了。
“小锐儿,我是你姑姑呀。”楚乐仪把手指塞到小皇孙的小手里,假装被他拉住了手,轻轻晃着。
小皇孙单名一个锐字,是皇帝亲自取的。
这可是他的皇长孙,稀罕的不得了。
“他的眼睛好大好亮啊。呀,他的小手还挺有劲呢!”
楚乐仪看小皇孙,处处都透着惊奇。
小皇孙也很给面子,咯咯地笑了起来。
楚乐仪高兴坏了,黛玉惊叹道:“他真聪明,好像听懂了姐姐在夸他!”
姐妹俩不知怎的,都有些激动。
一旁的嬷嬷笑道:“姑娘,你们可以抱一抱皇孙殿下。”
黛玉想上手又不太敢。她和弟弟年岁相差不大,从来没抱过小时候的林暄,生怕把小皇孙摔着了。
楚乐仪比她胆子大些,伸出双手让嬷嬷把小皇孙放到她怀里。
或许是因为整天被许多人抱来抱去,小皇孙一点儿也不怕人,小手还主动拽住了楚乐仪的一缕头发。
黛玉凑过去,小心翼翼地戳了戳小皇孙的脸颊。
软软的,跟糯米团子似的。
突然,楚乐仪浑身僵硬了一会儿,脸上的表情很是一言难尽。
“嬷嬷,他尿了……”
黛玉不禁哈哈大笑,“姐姐你运气真好。”
嬷嬷强忍着笑,命丫鬟领着楚乐仪去换衣裳,然后将小皇孙抱到内室,换尿布。
“妹妹,你在这里等我一下。”
楚乐仪苦着脸去了。
此时承郡王府大门外迎来了一溜高头大马和华盖马车。
最前面那匹白马上端坐着的少年身姿劲瘦,穿着月白银丝云纹锦袍,鬓若刀裁、剑眉星目。
王府的管事看到他,连忙小跑上前,态度恭敬到近乎谄媚,“奴才见过五殿下。”
司徒珩神色清冷,微一点头,“免礼。”
跟在他身后的三皇子暗中撇嘴腹诽,老五在宫里整天冷着个脸,一出宫就打扮得跟孔雀开屏似的,不知什么毛病。
司徒珩己经翻身下马,迈步往府里去了,背影瘦削挺拔,脚步沉稳又轻快。
西皇子也是一头雾水,“五弟之前也这么喜欢锐儿么?”
其实承郡王妃带着小皇孙从宫里回家才不足十天。
“没注意。”三皇子摇头,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
中宫嫡出就是了不起啊,连兄友弟恭的表面功夫都不用做。
司徒珩还没到承郡王的外书房,就撞见了孟清淮。
“殿下今日心情不错啊。”孟清淮将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
司徒珩颔首,轻笑道:“父皇破例给我们放假,不用读书,我当然高兴。”
好吧,孟清淮确认了,他的确心情极好,竟然耐心地解释了三句话。
“二殿下与我伯父在谈论事情,咱们先去看小皇孙吧。”孟清淮说。
司徒珩无可无不可地颔首,随意叫了个小厮,“皇孙现在何处?”
“回殿下的话,在后院,王妃娘娘说,宴席开始再把他抱出来见客。”
这是承郡王妃一早就吩咐下去的。
孟清淮有些失望,“难道去园子里喝茶下棋?”
他的一双剑眉皱成了死结,他讨厌一切文雅的玩意儿。
“走吧,去听涛院。三哥西哥都在,可以打一场马球。”司徒珩提议道。
孟清淮一下子来了精神,两人并肩往听涛院而去。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ddafh-1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