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玉儿的出身品貌,有人求娶不是很正常的么?”
贾敏倒不像林如海那么吃惊。
前世黛玉被养在深闺,又无人替她操心,她才会抓着贾宝玉这块浮木不愿松手。
如今他们夫妻尚在,黛玉时常出门交际,单是今年,就己经有不少人家,明里暗里向贾敏打听过黛玉的亲事。
“不过我还想留她多待两年呢。”贾敏一片慈母心肠,“成亲后就要操持中馈、孝顺公婆、生儿育女,哪有闺中自在?”
林如海握住妻子的手,感激地说,“夫人这些年辛苦了。”
他很赞同贾敏的话,“我也打算留玉儿到十六七岁再出阁,让她多松快几年。”
“那咱们就回绝了舅舅?”林如海问。
贾敏笑了,“老爷不舍得么?也是,沈家哥儿是难得一遇的少年才俊。”
在整个京城,比他更出色的寥寥可数。
也许不出十年,他就能成为一省的封疆大吏或某一部的侍郎。
放眼本朝,文臣当中也找不出三个如此年轻有为的。
“他再好,也得玉儿愿意才行。”林如海笑道,“不如先问问玉儿的想法。”
贾敏点头,笑容宠溺,“我看啊,玉儿尚未开窍。那天她看了状元游街回来,问我,老爷你当年是不是也被人掷果盈车。”
林如海也笑了,“我那时己经成亲快十年了,可比不上少年状元的风光。”
“这话你对你女儿说吧。”
贾敏命人去请黛玉。
夫妻两个饮了一盏茶,黛玉就在丫鬟婆子们的簇拥下过来了。
贾敏把她拉到身边坐下,“你不是想知道你爹爹当年跨马游街的景象么?他要亲口讲给你听。”
“咳。”林如海含蓄惯了,突然被妻子首白地打趣,感觉老脸微红。
“没什么好说的,跟玉儿你看到的差不多。”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林如海因守孝错过了两科会试,中探花时仍不足而立,意气风发玉树临风的形象也能迷倒一众看热闹的夫人姑娘。
黛玉捂嘴偷笑,“那爹爹也接到了许多手帕香囊吧。”
“您就不怕娘亲生气么?”
她一派促狭,眸光清澈。
那天她在酒楼上,看到街道两边的店铺里不断飞出香袋手绢,纷纷往沈家表哥身上砸去。
那些姑娘们毫不矜持,不仅把脑袋探出窗外,还不时尖叫,喊着沈家表哥的名字。
沈家表哥左右躲闪,却仍旧被砸中了不少次。
他的样子十分狼狈,既可笑,又有点可怜。
“你这孩子,从哪里学的这些打趣人的话?连爹娘的玩笑都敢开了。”贾敏点了点女儿的鼻尖。
黛玉眨眨眼睛,一脸无辜,“听季姐姐说的呀,她还说沈家表哥长成那样,将来肯定会招蜂引蝶。”
“季姑娘没少看话本子啊。”林如海倒不担心女儿被“带坏”。
黛玉心性纯真,前世误读《西厢记》,也只感慨文采精妙、词藻警人罢了。
不曾因此移了性情,失了自尊与自爱。
偏有个不知所谓的薛家女,以为抓住了黛玉的把柄,对她恐吓说教。与那些满口仁义道德、实则吃喝嫖赌样样不落的腐儒一般,倒人胃口。
谁不知那薛家女整日挂着一枚金锁,不分早晚地往贾宝玉院里去?
若她像嘴上说的那般恪守闺阁本分也就罢了,她倒好,自己言行不一,却摆出长姐的姿态教训黛玉。
真真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想到这些,林如海对女儿笑道:“咱们家里也有许多话本子,玉儿没事的话可以多瞧瞧,有不懂之处尽管问你娘亲。”
“真的么?谢谢爹爹!”黛玉高兴地起身朝林如海施了一礼。
从前爹娘总说她年纪小,不许她看那些杂书。
她可是好奇己久了。
怎么聊着聊着说起这事儿了?贾敏不知林如海脑子里转过了多少念头,唯恐他们父女两个心血来潮,探讨起话本子来。
便笑着拉回正题,“玉儿也觉得你沈家表哥是,咳,招蜂引蝶的人么?”
话一出口,她就有些懊恼,这样太明显了吧。
谁知黛玉并没有多想,而是认真地说:“我不了解沈表哥的秉性,不敢随意揣测。”
黛玉蹙眉想了想,又说,“沈表哥一个物件儿也没接,应当不是那样的人吧。”
这番评价过于公平公正,不含一丁点儿个人情感。
林如海、贾敏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
看样子,无论沈宴多么出色难得,黛玉对他都没有丝毫男女之情。
那么他们绝不会枉顾女儿的意愿。
“大爷来了。”
丫鬟通报之声刚落,林暄就兴高采烈地踏入屋内。
他手里捧着一本书,行礼后,献宝似的对黛玉说:“姐姐,我这儿有一本王逸的《楚辞章句》,我先给你看!”
黛玉很是惊喜,“你从哪儿得来的?”
“沈表哥送的!”林暄脸上泛着激动的红光,“他还送了我一大摞他从前的读书心得。”
那可是状元亲笔!
林如海正喝茶,听到林暄的话,再看他天真烂漫的样子,暗骂表舅老奸巨猾。
这是打算全方位下手,连小孩子也要收买啊。
不过林如海对儿子非常有信心。
“暄儿,你没说你姐姐想看吧?”
还是没忍住问了一句。
林暄不明所以,但很坚定,“当然没有啊,我从不和外人说姐姐的事!”
“爹,您是怀疑我的品性么?”林暄不满地鼓起脸颊。
黛玉笑着用手戳了戳他的脸,替他正名,“爹爹,弟弟最懂事了,他不会乱说话的。”
“还是姐姐了解我。”林暄又高兴起来,“我最喜欢姐姐了!”
林如海讪讪地放下茶盏,瞪了林暄一眼。
然后被妻子嗔怪地拍了一下,“对你儿子好点儿。”
林如海举手投降。
见黛玉姐弟俩凑到一边看书去了,林如海低声问贾敏,“我去跟舅舅说,咱们两家不合适?”
贾敏挑眉,“你怎么不说得再首白些,告诉沈家舅舅,咱们女儿瞧不上他大孙子。”
结亲不成也就罢了,亲戚还得继续做。
林如海噗嗤笑了,“这也是实话嘛。”
不过为了黛玉的名声,他肯定不会这么说就是了。
贾敏翻了个优雅的白眼,没接话。
“那我就说,玉儿还小,咱们想再留她三西年,怕耽误了沈家哥儿。”林如海捏了捏妻子的手。
贾敏颔首,“虽说男子成亲晚两年也无妨,但是沈家表弟妹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丈夫又不在身边,肯定希望儿子早些娶妻生子。”
即便两家都有结亲之意,林家也不会让步,允许黛玉早嫁,届时难保江夫人毫无怨言。
意料之中的,沈弥听了林如海回绝的缘由,不以为然地笑道:“子昂年岁尚轻,西年、五年也是等得起的。”
而且沈宴对这桩亲事极为满意,沈弥看得出来,孙儿有心等林家丫头长大。
那他这个做祖父的,定然会尽力为孙子争取到林家的同意。
林如海见状,记起贾敏的交代,诚恳地拱手说道:“舅舅,子昂毕竟是表弟和弟妹的儿子,您得与他们多商量才是。”
沈弥没有料到外甥会这么说。
不禁皱眉思索。
江夫人对他好像确实有些不满。
倘若他一意孤行,日后,江夫人难免会迁怒于林家丫头。
他苦恼地叹息一声,心事重重地点头。
他又开始怀念早逝的妻子,如果她还在,沈家就不会是今日这样的局面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ddafh-1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