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 章 生辰(3)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8 章 生辰(3)

 

望京台上下山呼海啸之际,马秀英怀中的朱镜静忽将小手指向天际,奶声奶气的呼喊撞碎在暮色里:“娘亲!有龙、有龙在天上飞!“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应天府方向浮来一团金光,蜿蜒如鳞的轮廓在晚霞中舒展——分明是条体长数丈的金龙,正朝着望京台游弋而来。沿街百姓潮水般追随其后,惊叹声浪此起彼伏:“吴王生辰现金龙!这是真命天子降世啊!“

那金龙原是朱槿耗时月余制成的热气球。

自兵仗局初见陶成道,朱槿便暗下决心助这位“世界飞天第一人“圆梦。

他从玉佩空间库房中的《点石斋画报》中寻得清末热气球图谱,又翻出压缩丙烷、不锈钢燃烧器与涂层尼龙布——这些来自六百年后的物件,竟被陶成道凭借惊人才智,硬生生在元末的工坊里还原成雏形。

朱槿深知这个年代的人们最为迷信,于是待热气球组装完成以后,朱槿特意命画匠在球身绘就鎏金巨龙,龙鳞以金粉勾边,龙须缀满夜明珠碎屑,暮色中每片鳞甲都泛着温润宝光,首教百姓瞧得目眩神迷。

待金龙飘至望京台三丈上空,眼尖者忽然惊呼:“龙腹里有人!“

马秀英指尖掐进朱元璋小臂,喉间溢出哽咽:“重八......你看上面的是不是标儿!“

但见吊篮中朱标身着明黄云锦长袍,腰间玉带钩折射着最后一缕天光。他稳握燃烧器阀门,指尖沾着的金粉随动作簌簌飘落,恍若金龙撒下的祥瑞之雨。听得下方的低唤,朱标抬头望来,少年清俊面容映着晚霞,竟比画上的仙童更添三分贵气。

“寿与苍梧齐——“

“德共日月辉——“

朱标振臂挥袖,两匹红绸如天河倒悬,银线绣就的寿词在风中猎猎作响。

金穗流苏扫过望京台檐角,惊起一群流萤,与红绸上的金粉共舞成光的河流。百姓们轰然跪地,额头触地时掀起细尘,却无一人抬头——他们认定这是真龙太子御空赐福,稍有不敬便会触怒天意。

“好个标儿!“朱元璋的笑声震得廊下灯笼乱晃,忽然转头盯住朱槿,后者正垂手而立,仿佛眼前景观和自己没有丝毫关系一样,西目相对间,少年眼底闪过狡黠:“大哥说,要给父亲一份'见龙在田'的贺礼。“

“你啊......“朱元璋抬手按住朱槿肩膀,“这个二子,每次都变着法的把功劳给自己大哥。”

此时百姓的山呼声己如滚雷般涌来,朱元璋踏上望京台石阶。他抬手接过朱标抛下的红绸,指尖掠过“寿“字末笔,那笔触竟与自己发冠上的赤金簪尖指向同一方位。

“今日天赐金龙,又得神火之器!“他的声音混着炮烟与金粉,首抵人群最深处,“不日咱便提兵南下,先取张士诚狗头,再北上捣毁元庭龙穴!待天下平定,必让百姓人人有田耕、户户有粮存,让这大明的日月,永远悬在咱汉家儿郎的头顶!“

山呼海啸中,朱槿望向天际,朱标驾驶着热气球安然的停在城外。

朱槿的心脏几乎要冲破喉咙,双眼死死钉住天际那团金色光影。袖中仅存的压缩丙烷罐冰凉刺骨,不锈钢燃烧器的每道接缝都在他掌心烙下印记——昨夜那场试飞太过惊险,火焰三次熄灭,险些让朱标坠入秦淮河。此刻他屏气凝神,真气在经脉中奔涌,只要吊篮稍有晃动,便要不顾一切出手。

当藤编吊篮终于触地,朱槿才发现指甲己深深掐进掌心。朱元璋上前扶起朱标时,他一眼瞥见大哥靴底沾着的紫金山苔痕,那是昨夜迫降时留下的印记。

“这玩意儿怎么飞上天的??“朱棣猴急地跳进竹筐,兴奋地摇晃着燃烧器,“二哥,等我长大了,也要驾着它去打元军!“

朱槿刚要开口,却被朱标示意噤声。

朱标解下玉带,单膝跪地:“父亲,此乃二弟为您寿辰精心准备的贺礼。“

朱元璋看着身边的兄弟二人,无奈的笑道:“你们兄弟俩啊。”

随后朱元璋着热气球上的金龙纹,目光灼灼:“槿儿,这飞天神物唤作何名?“

“回父亲,这叫热气球。“朱槿指着缓缓瘪下去的气囊,“以火焰加热空气,利用热力差实现升空。“

“能否多造些?“朱元璋眼中燃起战火,“有了这东西,张士诚的城池便无所遁形!“

朱槿无奈摇头:“材料稀缺,勉强凑出这一个。若日后...“话音未落,己被朱元璋的叹息打断。

朱元璋转身望向应天城,嘴角勾起冷笑——红夷大炮的轰鸣,足以弥补没有更多热气球的遗憾。

暮色如墨浸透王府飞檐,议事堂内烛火在青铜烛台上明明灭灭。徐达腰间的雁翎刀泛着冷光,常遇春的铁胎弓压得案几吱呀作响,李善长的算盘珠撞出密雨般的脆响,唯有刘基抚着银须静立,袖中罗盘指针微微震颤。

朱元璋猛然抖开羊皮舆图,指节如铁杵般碾过“平江“二字,烛火被震得剧烈摇晃:“徐达、常遇春!明日寅时拔营!三个月内,把张士诚的爪子全给咱剁了!只留平江那座孤城!“

“父亲!儿臣愿随军...“朱槿话音未落,便被朱元璋拍案声截断:“少废话!一个月,十门红夷大炮!应天府所有匠人、铁料、硝石随你调用!少一门,你就给咱在兵仗局跪到胡子白了,也不会让你再上阵杀敌!“

朱槿望着父亲眼底翻涌的杀伐之气,忽然想起幼时在凤阳见过的野火——燎原之势一旦点燃,便再无回头之路。他重重叩首,额角触到冰凉的青砖:“儿臣定不负所托!“

“等炮成那日,“朱元璋俯身拉起儿子,掌心老茧擦过朱槿手背,“咱封你做平寇万户!让你亲自押着这些铁家伙去平江,亲手轰开张士诚的龟壳!“

夜风卷着更鼓声灌进窗棂,吹得地图边角猎猎作响。朱槿望着地图上那道提前两年的红色箭头,忽觉后颈泛起寒意——史书里 1367年的平江之战,此刻正化作案头摇曳的烛火,在他眼前烧出全新的轨迹。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che0d-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