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又过了一日,吴王府后院骤然响起孩童杀猪般的哭嚎。
“二哥!我到底哪儿错了呀!别打啦!”五岁的朱棣被按在石凳上,胖嘟嘟的小屁股随着藤条起落乱扭,哭得震天响。
朱槿握着藤条轻拍他屁股:“自己说,我今日到底为何打你?!”
朱棣抽抽搭搭回忆半天,忽然眼睛一亮:“二哥,我、我以后定要好好读书,再不偷溜去演武场看火铳了!”
“啪!”藤条又落一下,惊飞了槐树上的麻雀:“错!再说!”
“那我不跟着大哥练习石锁了!”朱棣急得首蹬腿。
“再错!”朱槿板着脸,余光却瞥见躲在假山后探头探脑的朱樉和朱棡——八岁的老二正啃着糖糕,圆眼睛滴溜溜乱转,六岁的朱棡则是咬着手指躲在朱樉身后。
院角,朱标正抱着三岁的朱镜静逗弄,时不时的看向朱槿这边,小姑娘朱镜静,手中攥着朵石榴花正往朱标的发冠上插。
没一会,朱樉小心翼翼的蹭到大哥朱标身边,小声嘀咕:“大哥,五弟到底犯啥错了?”
朱标宠溺的刮了下朱樉的鼻尖:“你二哥教训弟弟,哪需要理由?”吓得朱樉慌忙缩到假山后,差点撞翻了凉茶盏,生怕下一刻朱槿手中的藤条会落在自己身上。。
见此,朱槿走过来,从朱标怀里接过朱镜静,捏了捏朱镜静瓷娃娃般的小脸:“静儿,告诉二哥,你五哥是不是又抢你糖蒸酥酪了?”
小姑娘奶声奶气点头,举着空碗晃了晃。
朱棣瞬间蔫了,这才明白,二哥打自己就因为抢了妹妹的一口吃食:“就、就尝了一口……”朱棣怯生生的说道。
“‘长者先,幼者后’,《弟子规》背到狗肚子里了?你就是这样给妹妹以身作则的?”朱槿屈指轻叩朱棣脑壳,袖中却滑出块裹着糖纸的绿豆糕,“去,先给妹妹赔礼,再去前院抄十遍《弟子规》——每笔都要写清楚‘让’字怎么写。”
朱棣仰头望着二哥沉下来的脸,刚张开嘴想撒娇,让他抄书还不如再打自己几下,却撞上朱槿眼底闪过的冷厉。到了嘴边的“疼”字瞬间咽回去,只能攥着绿豆糕蹭到朱镜静跟前,小奶音里带着哭腔:“静儿妹妹,五哥错了……以后我的酥酪都分你一半。”
朱镜静早忘了方才的委屈,踮脚替朱棣擦掉眼泪,从兜里掏出块芝麻糖塞进他手里:“五哥别哭,糖甜。”两个孩子的指尖在夕阳下碰在一起,像两朵刚绽开的小花儿。
朱槿望着这幕,心底忽然泛起酸涩。他清楚,待自己重返军营后,怕是再难有机会管教这些弟弟。
朱元璋对朱标寄予厚望,每日安排的课业从《尚书》到骑射无缝衔接;马秀英操心王府内外诸事,还要帮忙照顾留在应天府武将家中女眷,连轴转得脚不沾地;至于朱元璋……刚回到应天府的时候,朱槿就看见父亲鬓角新添的白发。
如果自己不趁着在王府的这段时间好好管教一下这些弟弟,往后怕是他们能上天,只是可怜朱棣成为了那个杀鸡给猴看的“鸡”了。
自己的这几个按照史书记载,以后成为藩王之后都不是省心的主。
三弟朱樉,未来的秦王。就藩西安后大规模兴建宫室,劳民伤财。为讨次妃邓氏欢心,派人沿海布政司收买珠翠,使百姓家破人亡。还违规建造五爪龙床,织造后服给邓氏穿,所建郡主府规格超标。
在宫中常滥用私刑,割去宫人的舌头,将宫人埋于雪中冻死、绑在树上饿死、用火烧死等。还曾创单日杖毙仆从 27 人的记录,秦王府年均死亡率超战场,剥皮太监 3 人,烫死宫女 16 人,喂虎侍从 9 人。
出征西番时,对待当地番民极为残暴,搜捕孕妇抓入王府,掳掠各一百五十余名,将男童阉割,致使很多男童死亡。
西弟朱棡,未来的晋王。还好点,只是《姜氏秘史》记载朱棡藏兵五台山准备造反,被告发后朱元璋欲发兵讨伐,经太子朱标劝说并将朱棡带回京师,朱标竭力求情后朱棡才免除一死,被贬为庶人,后经朱标感化才改邪归正,被恢复王爵放回藩国。
五弟朱棣就不用多说了,未来的永乐大帝因为自己的出现,这辈子是不可能了。
“记住了?”朱槿蹲下身,与朱棣泛红的眼睛齐平,“做兄长的,要么护好弟妹,要么立好榜样。连这点担当都没有,日后怎么带兵?”
朱棣似懂非懂地点头,一听“带兵”二字,眼睛倏地亮起来:“二哥!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骑最烈的马,打最狠的仗!”
“好!不愧是咱老朱家的种!”朱元璋忽然从假山后转出,怀里还夹着挣扎的朱樉、朱棡,胡子笑得一抖一抖,他早就听闻毛骧通报,朱槿在后院正在打朱棣,于是偷偷过来看热闹。
“今日都别去大本堂了,随咱去演武场看火铳——你二哥造的家伙什儿,准保叫你们开眼!”
几个孩子登时欢呼起来。朱镜静拍着小手要“看二哥的大铁管”,朱棣拽着朱元璋的衣角首蹦跶,连向来怕生的朱棡都扒着他脖子往演武场方向够。
那日后,王府上下忽然寻不见朱槿人影。朱元璋坐在暖阁里,对着空了的次子座位,屈指叩了叩桌案:“毛骧,老二最近钻哪儿去了?”
“回上位,”毛骧低头,“二公子整日泡在兵仗局,和陶成道关在工坊里,世子偶尔也去兵仗局,世子还调了王府护卫把院子围得水泄不通,卑职实在进不去……”
“行了,”朱元璋挥挥手,“这小子打小就有主意。当年在浙西,他能带着百人私坊造出千把火铳,如今指不定在鼓捣啥宝贝。”
他忽然想起前日路过兵仗局,看见朱槿蹲在熔炉前,袖口挽起露出小臂上的新伤疤——像朵暗红的花,开在晒黑的皮肤上。这孩子总像揣着一团火,烧得自己发烫,也烧得旁人挪不开眼。
“去传话,”朱元璋忽然开口,“让他就算忙得脚不沾地,也得按时用饭。敢学那些酸儒废寝忘食,看咱不打断他腿。”
毛骧忍笑应下,转身时听见朱元璋低声补了句:“再让人送两罐蜜渍金桔去,他自小就好这口……别说是咱送的。”
暮色漫过王府飞檐时,朱槿正顶着一头铜屑从兵仗局工坊里面钻出。陶成道追在身后,手里攥着之前画的红夷火炮图纸,喉咙里还在念叨“重心偏移三寸”的解法。忽然有小厮捧着食盒跑来,掀开盖子便是温热的莲子百合粥,配着几碟精致酱菜。
“我爹让送的?”朱槿挑眉问道。。
小厮慌忙摇头:“是……是厨房新学的方子,说您该补补身子。。。”
朱槿笑了,舀起一勺粥送入口中,甜味里混着若有若无的陈皮香——分明是马秀英常煮的安神粥。他抬头望向天际,猎户座的星子正渐渐发亮,像极了兵仗局熔炉里未锻的精铁。
“告诉父亲,”他抹了把嘴,重新戴上牛皮手套,“他生辰之时,红夷大炮就会制作完成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che0d-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