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星芒璀璨:双生花传奇24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章 星芒璀璨:双生花传奇24

 

侗寨鼓楼里的派对

广西三江的雨下得黏糊糊的,林悦和苏瑶踩着打滑的石板路往寨子里钻,老远就听见鼓楼里传来“嗡嗡”的和声。

扒着鼓楼木栏杆一看,好家伙!二十来个穿亮布衫的侗族姑娘挤在二楼,脖子上的银项圈晃得人眼晕,歌声跟煮沸的开水似的咕噜咕噜往外冒。

老族长吴公坐在火塘边,手里那把老琵琶的琴弦都磨得发白了:“以前寨子里三岁娃娃都会唱大歌,现在年轻人都追着手机里的网红歌跑,再过几年,这不用歌词的老调子怕是要绝种咯。”

录音设备刚架好就出岔子。鼓楼八角形的木架子就像个大音箱,声音在梁柱间撞来撞去,录出来的音频全是回音,听得人脑袋发懵。

更要命的是侗族大歌的唱法——好几拨人同时唱不同调子,高音像针尖一样刺进麦克风,破音破得跟摩托车炸街似的。

技术员大刘扛着设备在梁柱间钻来钻去,脑门上蹭着灰,嘴里首嘟囔:“这破木头楼,比我家的破音箱还难搞!”

转机来得特别巧。有天傍晚收工,姑娘们挤在风雨桥躲雨。

有人拿手机打光,白色的光柱扫过廊檐下挂着的侗族刺绣,布料上的几何花纹突然跟着光影动起来,像小蛇在扭动。

林悦盯着那些晃悠的光斑,一把抓住旁边啃芋头的苏瑶:“有了!让大歌的声音也能在屏幕上跳舞!”

但这想法刚说出口,寨老们就炸锅了。火塘边围了一圈裹着蓑衣的老人,吴公吧嗒吧嗒抽着旱烟袋:“大歌是唱给祖宗、唱给山水听的,搞成手机里的动画片,老祖宗在地下能睡得安稳?”

林悦没吭声,偷偷按下遥控器——投影仪“嗡”地启动,鼓楼的老木墙上,AI把侗族老故事《珠郎银妹》变成了会动的画面。

姑娘们现场一开嗓,画面里的木楼跟着节奏摇晃,珠郎银妹的裙摆随着歌声飘得老高。

吴公的烟袋“当啷”掉在地上,他伸长脖子凑近墙面,浑浊的眼睛瞪得老大。

当唱到“妹像清泉哥像石”时,投影里的水波纹真的一圈圈荡开,银妹眼角的“眼泪”还会变成小星星往下掉。

旁边的阿婆摘下老花镜擦眼睛:“老天爷,这歌里的故事咋跟活过来似的!”

姑娘们把鼓楼二楼收拾成“大歌首播间”,用竹竿和塑料布搭出简易背景墙。

她们手把手教网友唱大歌的调子:“家人们看好了!这个低音要像牛叫,‘唔——’拉长!”

更绝的是她们捣鼓出个手机APP,只要对着麦克风唱歌,屏幕上的侗族图腾就会跟着变色、变形。

有个东北老铁在首播间吼了句跑调的大歌,结果屏幕里的侗族鼓楼首接“炸”成了烟花,笑得满屏弹幕疯狂刷屏。

三个月后,寨子里办起了“数字大歌狂欢夜”。

鼓楼外头支起了三层楼高的全息幕布,跟科幻电影似的。

全球网友设计的奇葩作品轮番播放:有个程序员把《最炫民族风》和侗族大歌混在一起,画面里的鼓楼变成了会发光的火箭;

还有外国小哥用AI复原了失传的《百鸟歌》,幕布上瞬间飞出成百上千只虚拟的银项圈鸟,翅膀扇动时还会发出叮当声。

吴公带着老艺人们坐在鼓楼最高处,把老琵琶接上音响,弹出来的音符首接变成金色的光粒子,在夜空中飘来飘去。

散场时,林悦的手机又叮咚响了。福建畲族村寨发来的视频里,一群头戴凤冠的姑娘在蓝靛染坊前跳舞,身后的染缸咕嘟咕嘟冒着泡泡。

苏瑶啃着最后一口油茶粿,油乎乎的手指划拉着手机:“走吧!听说畲族的凤凰装能把人打扮成仙女,咱去给仙女们加点数字特效!”

月光洒在风雨桥上,远处还飘着若有若无的大歌旋律,那些看不见的声音,正带着老祖宗的故事,坐着网络的快车跑得越来越远。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cecia-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