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西章
1941年冬,重庆的浓雾裹着防空警报,在嘉陵江两岸弥漫。白野缩在防空洞的角落,粗布棉袄上结着冰碴,怀中的怀表像块冻透的铁,却依旧顽固地发烫。表盘内侧的投影在潮湿的岩壁上晃动,勾勒出市区的街巷脉络,十几个绿点围绕着曾家岩一带闪烁,最刺眼的一处首指八路军办事处,下方一行白字穿透潮湿的空气:"黑莲伪装成难民,元旦前刺杀谈判代表"。洞外,日军飞机的轰鸣声与高射炮的闷响交织,震得洞顶的泥土簌簌落下。
深夜,白野混在领取救济粮的人群中,靠近曾家岩的巷口。一间挂着"粥棚"招牌的矮房里,几个穿着破棉袄的人正借着分粮的掩护观察西周,袖口露出的紫色布条在寒风中微动。"穿灰布棉袍的就是谈判代表,"留着络腮胡的男人用冻裂的手比划,"等他从办事处出来,就用藏在煤球里的炸弹动手。"白野低头拢紧衣襟,怀表的录音功能清晰收录着对话,同时显示这些人携带的"难民证"上,编号都是连续的伪造号码。
突然,怀表发出尖锐蜂鸣,巷尾传来皮鞋碾过碎冰的声响。白野迅速钻进垃圾桶后的缝隙,看见两个穿学生装的年轻人被拖拽进来,其中一人怀里还揣着未送出的情报。络腮胡掏出铜制烟锅,烟嘴处暗藏的毒针闪着寒光:"说!代表今天见了哪些人?"年轻人咬紧牙关,被按在结冰的地面上,额头撞出的血珠瞬间冻成冰晶。
白野握紧腰间的短铳,趁着空袭警报再次响起时冲出。混乱的人群中,他的弯刀精准挑落络腮胡手中的烟锅。搏斗中,他发现这些黑莲成员的动作与此前在武汉遇到的汉奸截然不同——出手更隐蔽,更擅长利用环境掩护,显然受过专门的潜伏训练。怀表的定位功能指引他绕到粥棚后巷,火铳子弹击碎挂在墙上的破锣,惊散了围观看热闹的难民,也让对方的合围计划落了空。
"燕双鹰,你以为能护得住这些人?"络腮胡挥着扁担扑来,扁担头裹着的铁皮闪着冷光。白野侧身避开,反手将对方按在结冰的水缸上,从其夹层棉袄里搜出一张手绘地图,上面用红笔圈出谈判代表的每日路线,旁边还标注着"军统别动队配合"的字样。怀表显示距离元旦仅剩三天,而代表的行程上,明天要去两路口的戏院与民主人士会面。
黎明时分,白野踏着薄冰赶到八路军办事处。一间烧着炭火的小屋里,戴眼镜的中年人正对着电报皱眉,桌上的烤红薯散发着焦香。"燕先生来得正好,"中年人推过来一杯热茶,"最近总觉得有人盯梢。"白野铺开地图:"黑莲组织勾结了部分军统人员,想借刺杀破坏合作。"中年人指尖敲着桌面:"明天的戏院之行,怕是躲不过去了。"
接下来的两天,白野乔装成戏院的杂役,仔细排查每一处角落。怀表的金属探测功能帮他在包厢的座椅下找到微型炸弹,炸弹的定时器上刻着黑莲特有的螺旋纹。在后台化妆间,他发现一个扮成旦角的演员正在往油彩里掺东西——那是能让人皮肤溃烂的化学药剂,显然是想在代表与演员握手时动手。白野假装送水,趁其不备打翻油彩,却被对方甩出的水袖缠住手腕,露出的小臂上赫然有黑莲刺青。
"副队长让我们嫁祸给左派,"旦角临死前嘶哑地喊,"让国共彻底闹翻!"白野心头一沉,立刻赶往军统在重庆的联络点,果然在一间茶馆的暗格里发现了伪造的左派传单,上面印着煽动性的口号,落款处盖着假印章,边缘却藏着黑莲的莲花标记。怀表显示这些传单准备在刺杀后散布全城,届时足以引发大规模冲突。
12月31日清晨,日军的轰炸比往常更密集。白野跟着代表的车队前往戏院,怀表的警示灯全程闪烁,显示沿途有三处埋伏。在经过七星岗时,一辆装满柴火的马车突然冲向车队,赶车人身形正是络腮胡的同伙。白野果断开枪打爆马的前蹄,马车翻倒的瞬间,他看见柴火堆里藏着的手榴弹引信己经点燃。
当最后一颗手榴弹被扔到空旷处引爆时,白野的左臂被弹片划伤。他望着代表安全进入戏院的背影,怀表的历史修正进度条缓慢爬升至85%。寒风卷着未燃尽的传单飞过街角,上面印着日军的"大东亚共荣"口号,角落的黑莲标记在雪光中格外刺眼。他握紧怀表望向江对岸,那里的工厂区正冒着浓烟,而防空洞外,百姓们正互相搀扶着清理废墟,有人用冻红的手指在雪地上写下"坚持"二字。
暮色中,白野跟着撤退的人群往郊区转移。路边的断墙上,有人用石灰水刷着"团结抗日"的标语,被炮弹炸缺的地方,不知谁用红砖补上了缺口。怀表内侧浮现出新的文字:"迷雾终散,星火不灭"。他着表盘上深浅不一的刻痕,从鸦片战争到如今的烽火,这块怀表见证的苦难与抗争,正像嘉陵江的水一样,在崎岖的河道里顽强地奔涌向前。远处,跨年的钟声混着零星的枪炮声传来,像是在宣告:只要有人坚守,黑暗就永远遮不住黎明。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ccfha-2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