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心为郡主设计的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3章 心为郡主设计的钩子

 

“见过郡主。”余栖窈盈盈下拜,姿态恭谨得一丝不苟,纤长的羽睫低垂,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低落,透着一股感同身受的哀婉,“听闻郡主近日心绪不佳,栖窈……亦是感同身受。”

蕴德郡主抬起一双微红的眼,目光沉沉落在余栖窈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与冰冷的敌意,声音略显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哦?余姑娘也……为高将军之事伤怀?”

那语气里,分明是浓浓的不信与刻意的疏离。

在她看来,眼前这女子不过是个惯会装模作样的狐媚子,朝三暮西,哪里可能对高将军有半分真心!

余栖窈缓缓抬起头,秋水般的眸子适时地氤氲起一层薄薄的水汽,并非全然的作伪,而是将心底那份对如今高靖星处境的无尽悲凉,巧妙地揉碎成了此刻对郡主的共情。

她微微吸了口气,仿佛强压着心头的酸楚,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轻颤道:“郡主容禀。栖窈虽身份卑微,却也自幼听闻高家满门忠烈的英名。此刻见将军蒙尘,心中实在……如同刀绞,难以平静。”

余栖窈顿了顿,眼神中流露出一种近乎悲壮的坚毅,“我一人背负些恶名,并不在乎,但是每每思及高家祖孙三代浴血边关的壮烈往事,更是……悲从中来,痛彻心扉。”

蕴德郡主闻言,眼中那层坚冰般的敌意似乎裂开了一道缝隙,锐利的目光柔和了几分。她身体不自觉地微微前倾,声音也带上了一丝急切的认证意味:“高家……满门忠烈,门风清正,断然不会被此事影响清誉...”

“正是!”余栖窈的声音陡然轻柔却充满了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如同投入死水的石子,激起涟漪。

“我也曾有幸,从高将军那里听了不少关于高家三代男儿,漠北风沙铸忠魂的故事...”

余栖窈敏锐地捕捉到蕴德郡主脸上神情的变化——那紧蹙的眉头稍稍舒展,除了哀伤,更添了几分渴望。

她立刻心领神会,唇角勾起一抹带着抚慰意味的浅笑,温声道:“若郡主不嫌栖窈粗鄙,我愿将所知转述一二,或能为郡主稍解忧思,排遣愁绪。”

“据说当年漠北防线远比如今脆弱不堪。匈奴铁骑如黑色潮水般汹涌而至,边关烽燧狼烟西起,告急文书雪片般飞向京城,举朝震动。”余栖窈的声音放得又缓又沉,仿佛将人带回那烽火连天的岁月,她从高家祖父讲起,“高渊,高老将军,彼时正值壮年,临危受命,星夜率部驰援。最惨烈的一役,发生在一个滴水成冰、朔风怒号的雪夜。”

“当时,匈奴左贤王亲率数万精锐,如饿红了眼的狼群,疯狂扑向仅有数千疲惫守军的朔风堡。”她的叙述绘声绘色,每一个字都带着金戈铁马的寒意,“城墙在巨大投石机的轰击下痛苦呻吟,箭矢密集如飞蝗蔽月。守军死伤枕藉,粮草将尽,而援军……杳无音信。绝望,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着每一个残破城头上的将士。”

她刻意放缓了语速,眼角的余光紧紧锁住蕴德郡主的神情,只见郡主双手不自觉地绞紧了膝上的丝帕。“高老将军身披数创,鲜血浸透战袍,又在刺骨严寒中冻结成冰,沉重的甲胄几乎与血肉凝在一处,他却依旧像一尊铁铸的雕像,巍然挺立在最前沿的垛口,岿然不动。”

“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城下如同地狱之火般的敌军火把,又扫过身边一张张血污刻满的坚毅脸庞。” 余栖窈的声音陡然压低,带着沙哑,模仿着老将军的腔调:“‘弟兄们!身后是家国!是父母妻儿!退一步,便是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今日,唯死战尔!’”

随着余栖窈充满画面感的讲述,蕴德郡主早己不复最初的矜持与哀伤。

她听得入了神,紧握的手帕早己松开,无意识地滑落在裙裾上。她双手紧张地交叠放在膝上,身体微微绷紧向前倾着,那双原本哀戚的美目此刻变得异常专注而炽热,紧紧盯着余栖窈的嘴唇,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进心里。

就连一旁的温江月也听得屏住了呼吸,忍不住急切地小声追问:“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

余栖窈轻轻一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对壮烈往事的追忆与敬重,“高老将军亲自挑选了三百名悍不畏死的敢死之士。趁着夜色最浓之时,他们卸下甲胄,口衔利刃,腰缠火油罐,如一群沉默的鬼魅,从一处塌陷的城墙缺口悄然滑入敌营!目标,首指敌军心脏——左贤王的中军大帐!”

“那一夜的混乱与冲天火光,成了许多侥幸逃生的匈奴老兵终身的噩梦。”余栖窈不紧不慢地端起桌案上的青瓷茶盏,优雅地轻抿了一口润喉,才继续道,“高老将军身先士卒,带着三百壮士在敌营中左冲右突,点燃堆积如山的粮草,斩杀仓惶应战的将领。他们如同投入滚烫油锅的火星,瞬间引爆了整个匈奴大营的滔天混乱与无边恐慌。”

说到此处,她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金铁交鸣般的激越:“混乱之中,高老将军一骑当先,手中丈八长槊如出海怒龙,寒光所向披靡,竟奇迹般地冲杀到了左贤王那顶象征着权力与死亡的金顶大帐之前!”

余栖窈的声音,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最高潮处,戛然而止。

花厅内陷入一片突兀的的寂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一两声清脆却更显突兀的鸟鸣,衬得室内落针可闻。

蕴德郡主正听得心弦紧绷,全神贯注,那悬着的心骤然被吊到了嗓子眼,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

她几乎是下意识地脱口而出,脸上写满了无法掩饰的急切与渴望,方才的哀戚早己被渴望知道故事后续的焦躁所取代:“后来呢?!他……他是如何脱险的?快说呀!”

余栖窈却只是恰到好处地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如同蝶翼般轻轻颤动,巧妙地掩盖住眼底猎人收网般的精光。

她微微蹙起秀眉,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疲惫声音也带上了一丝虚弱的沙哑:“郡主恕罪……栖窈今日心绪激荡,提及这些铁血往事,一时……一时气血翻涌,有些难以自持。那后面的惊险脱困……请容栖窈改日……待心境稍平,再为郡主细细禀说吧。”

她微微福身,留下一个足以让任何人辗转反侧,抓心挠肝的巨大悬念,也是精心为郡主设计的钩子。

余栖窈和温江月告退后,那戛然而止的故事,那身陷重围的孤勇身影,如同最顽固的魔咒,日夜萦绕在蕴德郡主的心头,挥之不去。

高老将军浴血奋战,冲向王帐的画面,在她脑海中反复上演,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得灼人。

她变得坐立难安,茶饭不思,连平素最爱的精致点心也失了滋味。

白天,对着满园精心打理的秋色,金菊吐蕊,丹桂飘香,她视若无睹,脑海里翻腾的尽是想象中的边关朔风、蔽日黄沙、刺耳的刀剑碰撞与战马嘶鸣;

夜晚,躺在锦绣堆叠的锦帐之中,鼻尖萦绕着名贵的熏香,眼前浮现的却总是故事中断时那千钧一发的场景——他如何突出重围?那柄长枪是否刺穿了王帐?三百壮士可有生还?……这些问题如同无数小虫啃噬着她的心。

辗转反侧,长夜难眠。

那未完的篇章像一只无形却力大无穷的手,紧紧攥住了她全部的心神。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bgdcd-10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