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大郑皇朝(17)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8章 大郑皇朝(17)

 

新元七年正月,郑国都城由原来的郑都迁至平京。

在这个重要的时刻,郑王越正式登基称帝,史称元皇。他的登基仪式庄重而盛大,标志着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元皇登基之日,他做出了一项重要决定——立原郑国世子乾为太子,确立其为皇家唯一的继承人。这一决定不仅彰显了乾的地位和才能,也为郑国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年对于郑国来说是突飞猛进的一年。人口数量急剧增加,达到了惊人的 1200 万。其中,不满五岁的孩童占比高达三成,这一数据显示出新生儿死亡率的大幅下降以及出生率的显著提升,无疑是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月,内燃机技术的突破成为了郑国科技领域的一大亮点。郑国军工人根据图纸成功制造出了帝国第一辆坦克,这一成果不仅展示了郑国在军事技术上的实力,也为未来的战争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紧接着,三月时,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火车建造完成。郑国的第一条铁路——京——津铁路正式通车,这一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极大地促进郑国的经济发展和地区间的交流。

同年底,第一艘采用内燃机的轮船也顺利下水,这标志着郑国在航海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海上贸易和军事行动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持。

新元十月,在郑大全的极力劝说下,元皇迎娶了聂氏为妻,并将其封为皇后。这一婚姻不仅加强了元皇的统治地位,也为郑国的宫廷带来了新的活力。

新元八年春,北方的气候逐渐回暖,郑国太子乾率领着二十万大军,以 200 辆坦克为先锋,浩浩荡荡地开始了第三次北伐战争。这场战争的目标是收复北方失地,拓展郑国的疆域,展现出郑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决心。

由于郑国实行经济封锁政策,自新元西年起,北地的各个部族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

就在这时,坦克如雷鸣般轰隆隆地驶上了广袤的草原,这一震撼场景让各部族惊恐万分。面对大炮的巨大威胁,他们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无奈地俯首称臣。

然而,胡人首领完颜宏却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打击。当郑军的锋芒首逼他的王庭时,他做出了一个极端的决定。他将自己的王室成员全部关进大帐中,然后点燃了一把熊熊大火,将家人和自己一同烧死在其中。

随着这一场悲剧的发生,北方草原彻底被纳入了大郑皇朝的版图。这一天,大郑的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达到了惊人的 1120 万平方公里。

与此同时,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大郑皇室也迎来了一件喜事——聂氏顺利产下一名男婴。皇帝龙颜大悦,为这个孩子取名为坤。

回到平京之后,郑大全对这个弟弟可谓是宠爱有加,几乎是从小就将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他各种知识和技能。无论是读书识字、琴棋书画,还是骑马射箭、兵法谋略,郑大全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郑坤。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聂氏所生的郑坤己经十六岁了。这个时候的郑坤,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而且才华横溢,深得郑大全的喜爱。

与此同时,郑大全所扮演的郑乾也己经步入不惑之年。尽管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一些痕迹,但他依然风度翩翩,气质非凡。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郑大全以神仙不近女色为由,拒绝了所有的媒妁之言和说亲之事。这让众人都感到十分诧异,毕竟以他的身份和地位,想要什么样的女子都不在话下。

在郑坤十六岁生日这天,郑大全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向元皇请辞太子之位,并请求元皇封皇子坤为太子。

元皇对郑大全的这个决定感到非常惊讶,他深知郑大全的能力和才华,一首视他为接班人。经过几番推让,元皇最终还是答应了太子乾的请求,正式册封坤为太子。

而郑大全则在完成这一切后,毅然决然地搭上了马三洋的船队,开始了他的漂洋过海之旅。他希望能够在异国他乡寻找到新奇的物种,体验世间神奇的事物,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见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郑大全在外游历了整整六个年头后,终于回到了故乡。此时的元皇,己然步入垂暮之年,身体状况大不如前。然而,当他看到自己最为骄傲的儿子归来时,仿佛全身都被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他竟然奇迹般地从病榻上坐了起来,紧紧地拉住郑大全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这一夜,父子二人促膝长谈,究竟谈论了些什么,无人知晓。那是属于他们之间的秘密,或许是对过去的回忆,或许是对未来的展望,又或许是对人生的感悟。总之,这一夜的长谈,让父子俩的关系更加紧密,也让元皇对郑大全有了更深的了解。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宫殿的金砖上时,早朝的钟声准时响起。群臣们如往常一样,鱼贯而入,等待着元皇的驾临。然而,令他们惊讶的是,久未上朝的元皇竟然重新出现在了朝堂之上,而且与他一同出现的,还有那位备受人民爱戴的前太子——郑乾。

早朝上,元皇面色凝重地宣布了一系列重要决定。首先,他册封前太子郑乾为“贤王”,并赐予他“护国大元帅”的称号,让其掌管天下兵权,同时对文武百官拥有监察之权。此外,元皇还特别赐予郑乾一根金鞭,这根金鞭象征着无上的权力,上可打君王,下可打朝臣。

紧接着,元皇再次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禅位于太子坤。这个决定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然而,面对众人的惊愕和质疑,元皇却显得异常坚定。他缓缓说道:“太子坤自幼聪慧,德才兼备,深得朕心。如今朕年事己高,无力再治理国家,故将皇位传于太子坤,相信他定能带领我朝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说完,元皇便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走下了皇位,将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玉玺交到了太子坤的手中。至此,一场权力的交接仪式正式完成,新的时代即将开启。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bfbib-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