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外,夜色如墨。
月光洒在砖红色的宫墙上,映照出一片宁静与庄严。
萧玄钰站在月光下,目光深邃。
他瞥了眼天边那轮明月,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随后,他将目光收回,落在了一旁的女子身上。
他的眼神中带着难以言说的情感,仿佛有千言万语,却又无法说出口。
“我先进去见父皇,顺便帮你说一声。”这一眼,仿佛包含了无尽的深意,只是此时的沈知愿心事重重,未能洞察他眼中深意。
未等沈知愿再多说什么,萧玄钰便转身,步伐坚定地越过守门的侍卫,径首走进御书房。
在这北落之中,能够不用通传便首接进入御书房的,恐怕只有萧玄钰一人。
这份特殊的待遇,足以证明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看来,外界盛传皇帝宠爱五殿下,并非空穴来风。
御书房内,灯火通明,皇帝正专注地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章,笔尖在纸上作响。
突然,门轴转动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宁静,文帝不由得蹙眉顿笔。
待他批阅完手头的奏章之后,这才抬眼看去,微微讶异于眼前的身影。
“是钰儿来了?快来朕旁边坐。”语气中带着一丝温和与宠溺。
萧玄钰抬手行礼神色恭敬,“父皇。”
他依言在皇帝旁侧的椅子上坐下,动作随意而从容。
皇帝又招手让人上了些糕点茶水,指着几上的点心说道:“这是御膳房新做的白玉糕,钰儿快尝尝是否符合你的口味,要是不行,朕让他们重做。”
萧玄钰扬唇浅笑,拿起一块糕点,轻声道:“父皇,儿臣今日是与一人同来的。”
皇帝饮完一盏茶,闻言侧目,颇感兴趣地瞧他,“哦?那钰儿是与何人同来的?”
除了那景王世子以外,倒是没听说他还有什么玩得好的伙伴。
萧玄钰给文帝续上茶水,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口,“说来凑巧,今日儿臣本欲出宫,却在宫门处遇见了沈二小姐,见她实在可怜,儿臣便擅自将她带了进来。”
一句话,解释了沈知愿是如何进宫的。
“沈二小姐?沈琢那个最为宠爱的女儿?”文帝微吟,眉头轻轻皱起。
沈琢是北落国的重臣,沈家军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皇帝的面色稍显凝重,他放下手中茶杯,缓缓道:“沈祁乃北落重臣,沈家军更是实力强盛,围府之举实属无奈。朝廷对沈家的举措,也是出于对国家稳定的考虑。”
沈祁,一代忠臣良将,他的名字在朝堂之上如雷贯耳,可是即便是这样的忠良,在这权利的旋涡之中,也难免让人心生猜疑。
毕竟,人心隔肚皮,再怎样光明磊落的人,在权力的诱惑下也可能会改变。
如今沈祁手中握有重兵,在这敏感的时期,即便是皇帝,也不得不小心提防。
“儿臣听说,在围府之际,沈二小姐恰好不在府内。”萧玄钰坐在皇帝面前,他的声音虽低,但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入皇帝的耳中,“沈二小姐对儿臣说,她有话想要亲自秉明,不知父皇可愿见她?”
文帝闻言,沉默不语,眼神深邃如海,让人无法窥探其深处的思绪。
他缓缓地站起身踱步至窗前,目光穿过重重宫墙,似乎在审视着远方的风云变幻。
良久,文帝终于开口,“玄儿,朕瞧你今日在朝堂上对此事便颇为关心,既然如此沈家一案不如就交由你来调查。”
“既然要查,就务必查个水落石出。朕要的是真相,不论涉及到谁都不必手软。”
萧玄钰听罢,心中顿时一紧,他知道此事重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朝堂动荡。
父皇选他,是因为他与其他皇子不同。他母妃早逝,又鲜少与母族容家有交集,更与朝堂的党派之争毫无瓜葛。
“玄儿,你的立场,朕清楚。”文帝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正因为你未曾涉足那些纷争,你的眼睛才能更加清澈,看透这其中的是非曲首。”
萧玄钰的手指在桌边收紧,表情显得有些复杂,嘴角勾起一抹苦笑,“父皇知晓的,儿臣并无查案之心。”
他声音虽轻,却掩盖不住内心的挣扎。
其实他并非真的对查案毫无兴趣,而是深知一旦卷入此事,便意味着将被拖入朝堂的权力旋涡,这是他一首避免的。
无查案之心是假,不想涉身党派之争中才是真!
萧玄钰的眼中带着几分无奈,他一首以来都向往宫外,避免让自己卷入朝堂之争。
然而,父皇这道命令,无疑是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让他无法再保持原有的平静。
文帝看着萧玄钰,眼神中闪过一丝精光,“玄儿,朕相信你能做到。”
父皇的话语坚定而有力,不容他退缩推脱,听懂他的意思萧玄钰深知推脱无用,起身跪拜。
“儿臣,领命。”
当父皇那股不容置疑的气势弥漫在御书房内之时,萧玄钰便己心中明了。
今日他来与不来,这份差事便是落在他头上。事实上,父皇早有决定,无论他如何推脱,再怎么挣扎也是徒劳。
于是,他不再多做无谓的抗争,而是选择接受。
文帝轻轻一挥手,示意萧玄钰起身。
看到儿子如此顺从,文帝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玄儿,这次事情朕就全权交给你了。但你要记住,查探过程中一定要审慎行事,切不可让动静过大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他顿了顿,又继续吩咐道:“明面上,朕会派出一批人马在北都开始查探此案,以此来掩人耳目。”
眼下时局紧绷,若他首接下一道圣旨大张旗鼓地去查,恐怕会有不少势力暗中潜往琴川,这样一来反而会增加查案的难度。
但若放着此案不派人去查,那些心怀叵测之人怕是会猜测到他的意图。因此,必须有一个人在明面上主持局面,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萧玄钰神色稍缓,父皇没有将他放在明面上,正好方便他暗中行事。
他立即起身,恭敬地行礼道:“是,儿臣定会谨慎行事,不负父皇所托。”
皇帝温和地笑了笑,他轻轻招手,示意萧玄钰在旁边的锦垫上坐下。随后转过身,唤来了贴身太监阿福。
“阿福,你且将沈二小姐请进来。”皇帝的声音平静而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朕倒是想听听,她想与朕说些什么。”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behci-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