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蒸腾的午后,蝉鸣声此起彼伏。月兰半月前从城外带回的那位余夫子,此刻正在厢房里为叶子杨授业。这位落第书生衣衫虽旧却浆洗得干净,眉宇间虽有郁郁之色,但授课时却格外认真。
林晚知立在廊下,望着书房窗纸上映出的两个剪影,轻轻摇着团扇。自余夫子来后,叶氏总算能喘口气,不必日日盯着孩子们课业。这位落难书生倒也知恩,不仅将晨课安排得井井有条,午后按照她交代的给叶子杨开小灶。
“姐姐,硝石化开了!”叶子皎蹲在院角的阴凉处,忽然轻呼。林晚知提着裙摆快步走去,见青石盆中的硝石己尽数溶于水,在烈日下泛着晶莹的光。她将盛满清水的陶钵小心放入盆中,水面顿时泛起细密的波纹。
“这是在变什么戏法?”叶子皎睁圆了眼睛。林晚知用帕子拭去额角细汗,笑而不答。这是她前世在化学课上学到的制冰之法,如今在这异世尝试,指尖竟有些发颤。
傍晚时分,林晚知带着叶子皎在厨房里忙活开来。灶膛里的火苗欢快地跳跃着,映得两人脸颊泛着暖融融的红光。
“皎姐儿,先把这桃胶和银耳用温水泡上。”林晚知一边说着,一边利落地处理着邵伯清早捕回来的大鱼。银亮的鱼鳞在她指间簌簌落下,露出雪白的鱼肉。
邵老婆子探头进来,见状便挽起袖子帮忙烧火。三个女人在厨房里有说有笑,锅碗瓢盆的碰撞声里夹杂着阵阵香气。
日头西斜时,外出忙碌的众人陆续归来。叶子皎捧着青瓷碗,将冰镇好的桃胶银耳羹一一奉上。晶莹的羹汤里浮着朵朵银耳,在暮色中泛着温润的光泽。
“哎哟,这大热天的,喝口凉羹真是舒坦!”褚休仰脖饮尽,喉结上下滚动。余先生则捧着碗细细品味,银耳滑过舌尖的清凉让他惬意地眯起了眼睛。
正说着,几个丫头鱼贯而入,捧着滋滋作响的烤鱼。金黄的鱼皮上缀着翠绿的葱花,红艳的辣椒圈在油光中格外醒目,香气霎时盈满了整个院落。
“这鬼丫头,一条鱼能折腾出这许多花样。”褚休嘴上嫌弃,手里的筷子却诚实地伸向鱼腹最肥美的部位。
林晚知笑眼弯弯:“可不见某只水鬼少夹一筷子。”众人闻言哄笑起来,惊得树梢的麻雀扑棱棱飞起。
叶氏舀着碗里的羹汤,好奇道:“知姐儿,今儿这羹怎的格外沁凉?”
“放了点冰。”林晚知抿嘴一笑,众人闻言皆是一怔,手中的碗筷齐齐顿住。院子里霎时静得能听见碗筷碰撞的轻响。
“你、你说什么?”褚休的筷子‘啪嗒’掉在桌上,瞪圆了眼睛,“这大夏天的,你上哪儿弄来的冰?莫不是热昏头了”
叶氏捧着瓷碗的手微微发颤:“知儿,这冰可是稀罕物,只有皇宫大院,顶富贵的人家才用得起,这再有钱,也买不到的。”
林晚知瞧着众人惊愕的模样,眼底闪过一丝狡黠。她慢条斯理地搅动着碗里的桃胶,银匙碰着碗沿发出清脆的声响:“不偷不抢,是我用硝石做的。”
林晚知将硝石制冰之法告知大家,“硝石虽无毒,但不能首接接触皮肤或吸入粉尘。我和皎姐儿用帕子蒙着脸的试出来的。”众人只觉回不过神。
邵陈氏手中的蒲扇掉在地上,颤声道:“大小姐,这等秘法您是从......”
“闲书里瞧见的。”林晚知轻描淡写,月光下她的侧脸镀着一层银辉。
“有了这法子,咱们的铺子里是否也能用?”
“硝石价贵,如今药材行又管制得紧。这法子攒下的冰,勉强够咱们消暑用。一斗硝石才出两斤冰,蒸发回收又要三日功夫。”
夜风掠过树梢,带起满院的鱼香。众人望着碗中晶莹的碎冰,恍然觉得这个夏夜,似乎真的凉快了几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bb0gf-1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