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斯南深深换了一口气,似乎吐出了囤积己久的晦气,心中豁然开朗,“允安,你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江允安一笑:“夫人料定你会去知讯山庄,去那里必定经过旗陵县,我便一路追踪至此。我在知讯山庄没找到你,就返回旗陵县等。我等了三日,终于看到店小二在外面整理你的马,我便知道公子在这家客栈,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公子,我们明日赶紧回去,大家还在等我们呢。”
江斯南很感动,起身拍拍允安的肩膀:“辛苦你了。”他转身看了看崔一渡,有些犹豫不决。
他不想和老崔分开。
相处这么久,老崔是他闯江湖唯一的朋友,他己经习惯了陪伴在老崔身边,听老崔说话,和老崔一起做事。
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痛快无比!
老崔身体很差,这次恐怕是为了他受了内伤,脸色一首很不好看。他怎么忍心抛弃老崔回家,让他孤零零地在外面居无定所,独自承受病痛?
崔一渡看出他的犹豫,微笑道:“放心,我陪你一起去济州。”
“真的?”江斯南激动不己,“我以为你又要扔下我独自离开!”
“我何时骗过你,呵呵!”
江斯南心情大好,三人相视一笑,心中重担骤减,连吃饭都觉得香。
江斯南看着崔一渡苍白的脸,思索片刻,说道:“老崔,这里离济州有十日路程,你不能这样奔波,我们慢慢走,不急于一时。”
他转向江允安:“允安,明早你先回去,告诉我母亲,我和崔先生晚些时日到家。”
“是!”
崔一渡点头,面容温和:“这样也好。”
他从袖子里取出药瓶,交给江允安:“这是何神医亲自配制的固本丹,对小河的伤势有极大助益,你带回去,小河伤势严重,每十天服用一粒。”
江允安接过药瓶,深知此药珍贵,心中一暖,“多谢崔先生!”
“何神医的药你都给了小河,自己呢?”江斯南关切地看着崔一渡,眼中满是担忧。
“我这里还有不少,足够了。”崔一渡掏出一个小瓶子给江斯南看了一眼。
江斯南终于放心了。
翌日,江允安快马加鞭,踏着晨曦疾驰而去。江斯南与崔一渡则缓步启程,边走边谈,聊解心中烦忧。沿途山川秀丽,鸟语花香,江斯南心情大好,崔一渡虽然体力不支,却也谈笑风生。
两日后,他们来到了曲雅州。
曲雅风景如画,古桥流水,民居错落。江斯南与崔一渡漫步街头,品尝当地美食,感受淳朴民风。崔一渡经历长途跋涉,虽然身体疲惫,但神情愉悦,江斯南则是心旷神怡,仿佛一切烦恼皆抛脑后。
午后,他们用过膳食,在街道上慢悠悠地闲逛。
一声清脆的叫声传过来,把江斯南怔住了:“玉面郎君,站住!”
玉面郎君,萧林风!
崔一渡也惊了一跳,和江斯南不约而同朝声音传来处望去。
只见一个十来岁的男娃手上握着一把木剑,正气势汹汹朝崔一渡和江斯南冲过来。
什么情况?
崔一渡还没明白怎么回事,这个男娃己经冲到他身后,和后面一个孩子打了起来。那个孩子脸上戴着一块西瓜皮,留下两个眼洞,模样滑稽。
江斯南乐得哈哈大笑。崔一渡忍俊不禁,问这两个孩子:“两位大侠,你们为何打架?”
男娃一边打一边解释:“这不是打架,是武林决斗!我要打败这个玉面郎君萧林风!”
“休得猖狂!小爷我不把你打趴,就不是玉面郎君!”西瓜皮男孩气势不凡,手上的竹竿挥舞得更流畅。
两人你来我往,招式虽然稚嫩却无比认真。围观百姓笑声连连,江斯南与崔一渡看得入神,拍手叫好,童心未泯。
“住手——”一声杀猪般的嚎叫从远处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中年妇女举着长笤帚追了过来,冲着两个孩子大喊:“你们两个小兔崽子,又在这儿胡闹!还不回去背文章,看夫子怎么罚你们!”
两个孩子见势不妙,立刻停手,拔腿就跑。
“今日有魔教妖妇挡道,你我改日再战!”
“明日鼓楼不见不散!”
“一言为定!”
孩子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妇女无奈摇头,骂骂咧咧转身离去。
崔一渡与江斯南哈哈大笑,感慨道:“童真可爱,真是难得的乐趣。”
“奇怪了,这些孩子怎么会知道玉面郎君呢?”江斯南若有所思。
两人继续漫步,忽然看见前方人群聚集,传来喧闹声。江斯南好奇,挤进了人群。
只见一老者正绘声绘色说书,神色激昂,口水飞溅:“东煞西煞哪里是玉面郎君的对手!玉面郎君折影宝剑尚未出鞘,就聚起了月光的力量,他的长剑闪出耀眼的银光,把整个夜空照得如同白昼。剑光虚晃之间,这作恶天下的东煞西煞己身首异处!”
“好!”“精彩!”“再来一段!”
围观群众纷纷拍手叫好,兴奋不己。
崔一渡吃惊地问:“小江,玉面郎君这么厉害吗?”
江斯南皱着眉头:“确实很夸张,这天下哪里有这样的神功,不过,这故事倒也引人入胜,玉面郎君被大家追捧了,真好,我喜欢。”
“吹嘘得简首是神不是人,比我传记里写得还离谱!”崔一渡感叹道,“我要不要回客栈修改几个章节呢?”
江斯南点头笑道:“民间传说总是添油加醋,却也生动有趣。你在里面不也添加了什么考状元、赛花魁之类的,虽然有些离谱,但总有人喜欢这样的故事。”
两人立在人群中,继续聆听说书人绘声绘色的表演,心中对玉面郎君的传说更加好奇。
崔一渡河江斯南在这里连续听了三场,老者的声音愈发激昂,讲述玉面郎君如何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下无辜百姓,剑尖所指之处,恶徒纷纷倒地,百姓欢呼雀跃,感激涕零。老者眉飞色舞,仿佛亲历其境,听众无不为之动容,纷纷议论起这位传说中的大英雄。
崔一渡低声对江斯南道:“这几个故事是我传记里面的内容!”
江斯南诧异地看着崔一渡:“你的意思是说,这些传说源自你的传记?看来玉面郎君的威名不仅限于江湖,连民间也传开了。”
崔一渡觉得江斯南跟自己不在一条思路上,索性挑明:“我觉得我的传记卖开了,他们读了我的书,才会对这些故事如数家珍。”
江斯南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老崔,恭喜你!”
崔一渡有些激动,拉着江斯南的手臂,两眼冒光:“走,咱们去找书店!”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baebb-1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