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迷雾中的曙光4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4章 迷雾中的曙光4

 

指挥中心的灯光刺得林辰眼眶发酸。

他攥着防水袋的手还在微微发抖,刚才在安全屋保险柜前触到母亲名字时的震颤,此刻仍顺着手臂往心脏里钻——"林舒"两个字像根细针,精准扎破了他维持整晚的冷静。

"林顾问,喝点水。"张天暧的声音从身侧传来,一次性纸杯的温度透过指腹渗进来。

林辰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站在了资料台前,防水袋敞着口,母亲的实验记录半露在外,封皮边缘被他捏出了褶皱。

"谢了。"他接过水,却没喝,目光落在赵刚身上。

这位网络专家正戴着橡胶手套,将一沓照片平铺在扫描台上,镜片后的眼睛随着镜头移动微微眯起:"周建和天海市副市长的合影?

背景里那个穿墨绿西装的,是欧亚航运的董事长......"他指尖顿在一张三人合照上,"L.C.基金会的标志,三个月前东临大学医学院的实验室翻新项目,就是这个基金会投的钱。"

林辰的喉结动了动。

东临大学碎尸案的现场照片突然在脑海里闪回——解剖台上零散的肢体,实验室通风口残留的乙醚气味,还有报案人刘晓静发抖的陈述:"我听见实验室有锯骨声......"他捏紧纸杯,指节发白:"查L.C.基金会的资金流向,重点查东临大学近三年的所有项目。"

"己经在做了。"赵刚头也不抬,扫描仪的红光在他脸上投下跳动的光斑,"不过更要紧的是这个。"他抽出一张会议日程表,纸页边缘印着烫金的"全球科技与资本峰会","亚历山大计划下周三现身主会场,和跨国生物制药集团的代表闭门会谈。"

林辰的瞳孔猛地缩紧。

他抓起日程表,看到参会名单里赫然列着三个国际刑警红色通缉令上的名字——东南亚人口贩卖头目、中东军火商、南美毒枭。"他要整合全球犯罪网络。"他的声音像被砂纸打磨过,"东临大学的碎尸案,很可能是基因编辑实验的活体样本。

我母亲当年的报告......"他低头看向防水袋里的实验记录,喉间发紧,"被他们用来做人体实验了。"

"叮"的一声,会议室的灯突然亮起。

方新洲抱着笔记本电脑推门进来,警服领口的风纪扣松着,显然是从监控组赶过来的:"陈默审了,他说亚历山大这次峰会要签的不只是合作协议,还有一批'特殊货物'的订单。"他调出审讯录像,画面里陈默的脸肿得像发面馒头,"那批货......是活人。"

林辰的后槽牙咬得生疼。

他转身看向墙上的海图,"黑珍珠"号游艇的定位还在闪烁,离公海只剩二十海里。"必须在峰会前抓到他。"他抓起记号笔在海图上画了个圈,"赵刚,筛选所有和亚历山大有资金往来的名单,重点标注最近三个月有出入境记录的;张天暧,联系国际刑警,申请峰会期间的会场布控权限;李明......"他转头看向靠门站着的特警队长,对方正用战术刀修指甲,闻言抬了抬眼皮,"码头监控交给你,尤其是外籍货轮的装卸区。"

"明白。"李明把刀收回刀鞘,金属碰撞声脆得像枪响,"半小时内给你码头所有可疑人员的面部识别结果。"

"等等。"赵刚突然敲了敲键盘,屏幕上的资金流向图跳出一串绿色数字,"这里有问题。"他推了推眼镜,"亚历山大的私人账户今早五点转了三千万到开曼群岛的壳公司,备注是'设备维护费',但关联的IP地址......"他调出追踪记录,"在天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林辰的手指重重按在桌沿:"医院?"

"碎尸案的受害者张小雨,解剖报告显示她死前注射过新型镇定剂。"张天暧翻出物证袋,里面装着半支玻璃药管,"检验科说这种药剂的配方在国内没有备案,生产批号......"她抬头看向林辰,"和L.C.基金会资助东临大学实验室的药品采购单一致。"

指挥中心的空气骤然凝结。

林辰摸出颈间的十字架,金属凉意透过衬衫贴在皮肤上。

他想起在安全屋时,录像带标签上的"1999年7月15日"——那年母亲在东临大学医学院任教,三个月后就失踪了。"赵刚,查1999年7月15日东临大学医学院的监控记录。"他声音发沉,"还有,那个壳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谁。"

"正在查。"赵刚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突然,他的动作顿住,"有匿名电话打进来,显示是加密网络。"他抬头看向林辰,"对方说有亚历山大的新消息,要见面谈。"

林辰的目光瞬间冷下来。

上一次线人联系还是三天前,在废弃工厂,结果是个陷阱。

他接过赵刚递来的手机,按下免提键,电流杂音里传来沙哑的男声:"林警官,这次我带真东西。

码头3号码头,今晚十点,只你一个人。"

"凭什么信你?"林辰的拇指着十字架上的刻痕。

"因为......"对方停顿了两秒,背景里传来海浪拍岸的声音,"我知道1999年7月15日那晚,东临大学医学院实验室发生了什么。"

手机在掌心震得发烫。

林辰看向墙上的挂钟,现在是八点十七分。

张天暧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后,温热的呼吸拂过耳尖:"我跟你去,穿便衣,藏在集装箱后面。"

"不行。"林辰摇头,"对方要的是单独见面,多一个人他就会跑。"他扯下警徽别针,塞进张天暧手里,"但你可以在三百米外的渔船上架望远镜,李明带特警队在码头外围待命。"他转身走向装备柜,战术背心的金属搭扣在灯光下泛着冷光,"赵刚,定位通话位置;方新洲,查最近三天3号码头的出入记录。"

当他套上防弹衣时,摸到内侧口袋里的录像带。

1999年7月15日的画面在脑海里翻涌,母亲的实验记录、碎尸案的现场、亚历山大的峰会计划,所有线索像乱麻般缠成一团。

他扣上最后一个搭扣,抬头看向张天暧,对方正咬着嘴唇帮他调整通讯耳机:"如果半小时没动静......"

"我知道。"林辰打断她,指尖轻轻碰了碰她耳后的碎发,"这次,我要带真相回来。"

墙上的挂钟指向九点五十。

林辰站在3号码头的阴影里,咸湿的海风卷着铁锈味灌进鼻腔。

远处渔船上的灯光忽明忽暗,他能听见张天暧在耳机里的呼吸声,像春蚕啃食桑叶般轻。

"林警官。"

沙哑的男声从身后传来。

林辰转身,看见阴影里站着个穿连帽衫的男人,帽檐压得很低,只露出半张泛青的下巴。

男人手里提着个黑色塑料袋,递过来时,林辰闻到了浓烈的消毒水味——和碎尸案现场通风口的气味一模一样。

"东西在里面。"男人后退两步,"看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亚历山大急着杀你。"

林辰接过塑料袋的瞬间,耳机里传来张天暧的低呼:"注意右边!"

他猛地侧身,一把弹簧刀擦着肋骨扎进身后的木桩。

连帽衫男人突然转身狂奔,林辰追出两步,却被从集装箱后窜出的身影拦住——是"熊"!

这个周建的手下脸上缠着渗血的纱布,手里的匕首在月光下闪着寒光:"亚历山大说,这次要你死无全尸!"

林辰摸向腰间的战术枪套,却触到了那个温热的防水袋。

录像带的边缘硌着皮肤,像母亲当年拍他后背时的温度。

他迎上"熊"的目光,露出个冷冽的笑:"告诉他,我林辰要的,从来不是活着。"

远处传来警笛声。

林辰踢中"熊"的手腕,匕首当啷落地。

连帽衫男人的身影己经消失在夜色里,黑色塑料袋掉在地上,露出半张泛黄的照片——照片里,年轻的林舒站在东临大学医学院门口,怀里抱着个裹着蓝布的婴儿。

海风掀起照片的边角,露出背面的字迹:"1999年7月15日,林舒与儿子林辰。"

林辰的呼吸骤然停滞。

他蹲下身捡起照片,婴儿的小脸被蓝布遮住大半,但他清楚地看到,母亲胸前挂着的十字架——和他颈间这枚,一模一样。

耳机里炸开张天暧的声音:"林辰!特警队到了!"

但林辰听不清了。

他盯着照片里母亲的眼睛,那是他在镜子里看了二十八年的眼睛,此刻正透过泛黄的相纸,无声诉说着某个被掩埋了二十年的秘密。

黑色塑料袋里,还躺着半支玻璃药管,标签上的生产批号,和碎尸案受害者体内的镇定剂,完全一致。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aiifc-10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