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十五章

 

贞观十八年暮春,太子东宫的槐花落了满地。太子太师长孙无忌将青玉镇纸重重按在《唐律疏议》手稿上,目光扫过太子案头:"稚奴,你且说说这'十恶不赦'首条谋反要如何法办?"

十六岁的太子攥紧袖中被汗浸湿的绢帕,想起三日前父皇在凌烟阁前的叹息。他望向殿外正在演练"旬日入宫议政"的礼部官员,忽然明白太师今日要讲的并非律法条文。

"太师,孤以为以诛首恶。。。。"少年清朗的声音在殿内回响,"关陇勋贵多以军功起家,若将谋反罪置于首位,既能震慑功臣,又可借山东士族推崇的儒家礼法制衡。"

长孙无忌眼中精光乍现,拂尘在《贞观政要》上划出弧线:"好个制衡!上月你可曾注意到中书省驳回的朔方军屯田案?"他展开舆图,指尖点在陇西要隘:"突厥余孽窥伺阴山,若让山东士族掌控边政,关陇旧勋必然不服。。。。。。"

隔日,含元殿西阁的烛火彻夜不熄。太子太傅褚遂良握着颤抖的太子手,朱砂笔在"罪证五步核验法"的草诏上圈出错漏:"此处当用'验'而非'察',你可知前朝长公主案中,为何要先核对宫人簪花样式?"

李治望着案头堆叠的《文思博要》批注本,想起十二岁那年在弘文殿初见太傅的场景。彼时褚遂良正将十道拟诏铺满整座暖阁,每道诏书旁都立着写满评语的竹简。

"文德治国不在虚礼。"太傅的声音穿透记忆,"当年你父皇夜召魏徵,为的不是《谏太宗十思疏》,而是要他教太子如何用《尚书》化解山东士族的不满。"

又一日,高句丽模型城头的旌旗猎猎作响。太子太保李世勣指着沙盘上用牛骨摆出的高句丽山城模型,突然用佩剑挑起黄沙:"太子且看!这山城看似固若金汤,却忘了契丹骑兵善用风沙。。。。。"

李治弯腰拾剑时,瞥见沙盘边缘用炭笔画的小字——正是"九阵图"口诀。

一旁放着《李卫公兵法》的残页,露出边角朱批:"以胡制胡,非纵虎归山,乃借力消患也。"

当晨钟敲响第五声时,太子少师于志宁正将新编的《鉴往录》递进东宫。

案头堆积的《东宫作息规训》批注本中,夹着张行成新送来的《帝王言行录》。

这日,终于到了李治最喜欢上的课,"殿下,今日东西市微服课。。。。."太子少保江逸风的声音传来。

李治急忙掀开帷幔,看见长安西市的绸缎铺前,几个胡商正在争执。

他下意识摸向袖中《万年县财税实训册》,忽然想起与少保酒楼吃饭时说的话:"治国如弈,既要学会算术,更要听懂市井棋枰上的私语。"

当江逸风带着太子西处游戏时,太子少傅张行成正在弘文殿帮太子校对新编的《贞观政要续编》。

江府内,江逸风与李治各自躺在院中的长椅上,吃着苏小月送上来的瓜果。

“风哥,当这太子可真累,”李治开始吐槽,他也只敢向江逸风倒倒苦水。

“要不,找点乐子,去看你的蹴鞠队?”江逸风也同情这位未来的大唐皇帝,一首以为是后世的学生们苦,没想到这古代的一个太子的学习强度也不遑多让。

“这,父皇不会知晓吧?”李治很想去,但又有担心。

“这也是体察民情的课业,我教你的各种应对自然灾害时的处理方法,你记下就己超越数千年的任何帝王了,你有什么可担心的,皇上问起,你随便说一两条,还不傲视全朝臣。”江逸风想好了,要是皇帝问起,他也有说辞,这不是蹴鞠,是了解经济。

“那成,嘿嘿,事不宜迟,走走。”李治始终还是少年,哪有不爱玩的道理,拉起江逸风就向府外冲。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aghah-8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