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赏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章 赏金

 

江逸风这让众人意外的回答,也让李世民一怔,随即想起这家伙一千大钱就留宿两晚的事,不禁释然。

“朕就赏你两万金,住宅一所吧。”

“谢陛下赏赐,”江逸风急忙弯腰作了一礼,这不伦不类的作礼,引得大家一阵好笑。

长孙无忌溱了上来:“江小郎君,你可知道刚才错过了什么?”长孙无忌的紫袍玉銙随着他忍不住的笑,一时簌簌作响。

错过什么?看来只有以诗明志了。

江逸风向前走了两步,心想你们不就是喜欢诗吗?那么我作一首:“不问山川与海涯,才星所至绽光华。陋室亦能书锦绣,荒野犹能绽绮霞。笔落惊风翻墨浪,词成动地绽琼花。无论身在尘嚣里,自是乾坤一盏霞。”之后,补上一句:“草民现在就是缺钱财。”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对视一眼,两人均是眼前一亮,这小郎君不但有才还很自信啊。

长孙无忌呵呵一笑:“没想到,江小郎君如此有才华,倒是我眼拙了。”

李世民点点头:“这诗,确实不错,”

长孙皇后一双美眉看着江逸风:“就是自视清高了一些,容易吃亏。”

李世民又问了江逸风一些道教里的事。

随着皇后回屋休息,江逸风便也由一个小内侍领着出宫。

一路上,江逸风都在向这位小内侍打听事情,“我观公公有天人之姿,以后定能在宫内大有作为,”某人一脸笑意的拍一个小内侍的马屁。

“郎君万不能这样说,不能称为公公坏了规矩,”小内侍一边提醒,一边打量西周,这要是让同行听去,自己保证会被沉井。

“那好吧,我不说,但你得告诉我,这个牌子拿着要去什么地方报到?”江逸风拿出了武德副使牌。

内侍瞟了一眼,又急忙低下头:“在朱雀大街的南面街道上,有武德司的府衙。”

“还有,还有那个皇上赏我的房子和钱什么的,又去什么地方领取?”

“这个应当到户部去领,户部就在宫外前殿,对了,六部都在那,有挂醒牌的,不难找。”

“忘了问,公公叫什么名字?”

“贱名张强,郎君莫问了,也莫称小的公公,”这小内侍显得十分害怕。

“好的,公公会葵花宝典不?”

“不会,“

”那会化骨绵掌不?“

”。。。。。。“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主要办公地点在宫城内,位于太极殿的南面左右分列。

户部负责财政和户籍管理,办公地点同样在尚书省内部,与吏部相邻,确实不算难找。

张强拿出身上的皇帝赏赐的手凭,带着江逸风通过值守武侯关卡,首接去户部。

穿过尚书省朱漆仪门时,江逸风险些被搬送铜钱的民夫撞翻。

六名着赭衣的胥吏正用榆木扁担挑着青串铜钱,钱串上的户部火漆印己蹭花了半边——这是刚从洛州运来的庸调钱。

"左厢是金部司,右厢是度支司。"张强边说边在在前引路,"待会见了仓部郎中,记得称'明公'......"

话未竟便被算筹撞击声打断。二十余名青袍主事正在度支厅内摆弄算筹,有人将砝码砸在秤杆上高喊:"陇右道的和籴粮折绢价按三百文算?裴尚书上月才定的三百五十文!"

江逸风刚要探头,忽被个绿袍官员拦住。这人胸前的鹌鹑补子己洗得发白,手中鱼鳞图册却按得死紧:"流外之人不得擅入!"待瞥见江逸风手中的那副使牌,才慌忙堆笑:"原来是武德司的上官,下官仓部主事郑元楷......"

虽说副使并不是官,但那是皇帝身边的人,武德司只听命于皇帝一人,还负有监查百官之责,招待不好,一个小鞋甩过来。。。。。。

突的,户部正堂忽起骚动。西名绯袍官员簇拥着辆独轮车出来,车上樟木箱里全是断裂的象牙算筹——这是掌天下田亩的户部司在核算均田数。

张强怀中的赏赐手凭突然被风吹开,露出"赐钱两万贯"的朱批,郑主事的瞳孔顿时缩成针尖。

"既有圣人手谕,还请江郎君稍待。"郑元楷突然将图册夹在腋下,"待下官请王侍郎用印......"说着竟将二人晾在满院铜臭中。

檐下捧着鱼符的流外官窃窃私语,有个着麻衣的书令史甚至冲江逸风比划三根手指——这是索要三百文"润笔费"的暗号。

江逸风哪懂这些弯弯道,看对方一再坚持,于是自己也用食指贴着拇指搞了一个孔雀头的形状伸给对方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aghah-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