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三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二百二十三章

 

江逸风闻言,搁下手中书卷,抬眸看向妻子。

烛光摇曳下,苏小月眉宇间那份因担忧而生的憔悴,以及那抹挥之不去的、因容颜差距而产生的黯然,清晰地落在他眼中。

他心中微涩,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她略有些冰凉的手。

“月儿,”他温声唤她的小名,指腹在她手背上安抚地着,眼中是洞悉一切的温柔,“莫要胡思乱想。我此举,非是为武曌,实是为李家,为这大唐江山。”

他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语气带着一种穿越者独有的、看透历史迷雾的笃定:“陛下龙体多恙,沉疴难起,太子年幼。

若没有武曌这般强腕人物在朝中斡旋、震慑西方,这看似锦绣的江山,顷刻间便可能被虎视眈眈的世家门阀、藩镇撕扯得支离破碎。

我助她稳固权柄,是在替陛下、替太子,替这天下苍生,守一份安稳。

武曌纵有千般手段,只要陛下在一日,她便名正言顺。她……是个极好的‘守成者’。”

苏小月怔怔听着,夫君的解释虽在情理之中,却仍难消她心中那份对“女主当国”的本能惊骇。

“可是……”她蹙着秀眉,眼中满是困惑,“自古以来,从未有女子……那武曌纵有女中尧舜之才,可终究……终究是女子啊,难道真能……真能做那……‘女孔子’不成?”她实在无法想象一个女子能堂而皇之地坐上龙椅。

江逸风看着她惊疑不定的神色,心中了然。

这个时代根深蒂固的观念,非朝夕可改。他无意也无法在此刻向她揭示那惊心动魄的未来走向。

他只是更深地握紧了她的手,掌心传来温热的暖意。

“月儿,”他避开了那个尖锐的问题,唇角勾起一抹柔和的笑意,眼神专注地凝视着她,仿佛要将她此刻的模样深深印刻,语气带着宠溺,“这些朝堂风云,自有其轨迹。

你我夫妻,更该珍重眼前。”他站起身,顺势将她微凉的手拢在自己温暖的掌心,“昨日锦绣坊新送来几匹上好的缭绫,说是新到的苏杭样式,颜色极衬你。

走,随我去看看,为你裁几身新衣可好?春日将至,正好应景。”

他不由分说,牵着她便往内室走去,巧妙地转移了话题。

苏小月被他拉着,感受着掌心传来的、属于夫君的、恒久不变的暖意,心中那点关于皇后、关于帝位的惊涛骇浪,似乎被这温情的细流悄然抚平。

然而,当目光掠过夫君光洁依旧的下颌,再想到自己梳妆时需仔细遮掩的细纹,那份因“不老”而生的隔阂与隐隐的自惭,如同藤蔓般,又悄然缠绕上心头,挥之不去。

她依偎着他前行,灯火将两人身影拉长,一个挺拔如松,一个……她下意识地挺首了背脊。

数日后,大慈恩寺钟磬齐鸣,香云缭绕。

武曌盛装莅临,在江逸风及一众重臣陪同下,虔诚礼佛。

她当众宣布,将从皇家内库拨付巨额钱帛,专用于支持玄奘法师译经弘法事业,并勉励众僧潜心钻研,广传佛法。

此举震动朝野,一时之间,皇后虔诚信佛、护持正法的美名广为传颂。

然而,后宫并非净土,这段时间时不时就会有宫女私逃。

武曌刚自大慈恩寺回宫不久,便惊闻掖庭又有宫女结伴逃亡之事,这消息让她勃然色变。

这看似微末的宫闱小事,落在她眼中,却是宫禁松弛、管理混乱的信号,更是对她权威的挑战。

“宫规森严之地,竟屡出此等悖逆之事。”武曌面沉如水,眼中寒芒闪烁,“看来,是本宫对她们太过宽纵了。”

她深知,若后宫不稳,祸患必生。

一个庞大而严密的宫廷,必须如臂使指,容不得半点疏漏和异心。

她召来内侍省与宫正司主官,厉声训斥,并颁下严旨:彻查逃亡缘由,追究失职之人,同时全面整肃宫规。

自此,一套更为严苛的后宫管理制度开始雷厉风行地推行,掖庭之中,气氛骤然肃杀。

此事亦让她明白,前朝后宫的整肃,需要礼法的支撑与粉饰。

武曌的目光不由投向了中书省。

许敬宗,这位以文才著称又善于逢迎的老臣,再次进入了她的视野。

“礼者,天地之序,人伦之纲。”武曌在召见许敬宗时,语重心长,“前朝礼制,多有不合时宜之处。本宫欲重修礼典,以彰圣朝之治,正天下之仪。卿才学渊博,精通典章,中书令一职,非卿莫属。

修撰《显庆新礼》之重任,本宫便全权托付于卿了。”

许敬宗闻听擢升中书令并主持修礼,大喜过望,伏地叩谢:“臣蒙皇后信重,敢不尽心竭力,必使新礼典章焕然,以符圣朝气象,彰显皇后德化。”他心知肚明,这《显庆新礼》的核心,便是要将皇后摄政、代行君权的种种现象,通过繁复的礼仪典章加以制度化、合理化,使其具有“礼法”上的正当性。

他领命而去,立即召集礼部、太常寺官员,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这项意义深远的“文饰”工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aghah-2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