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在童贯惊疑不定的目光中,一架铁骑率先冲到了众人阵前。
来人一拉缰绳,同样披着轻甲的骏马高高昂起了马头,嘶鸣一声,扬起了大片水花,甲片在雨中寒芒闪闪——这架势,在步兵们眼里,就像是驶来了一辆小型装甲车,惊得童贯身后的部队不由得齐齐向后退了几步。
在北宋各地的平定起义、清剿匪徒、乃至在西北边疆的西夏战场上,披甲骑兵,都是不多见的。
来人一步翻身下马,并以常人难以看清的速度从马背上抽出两把长刀,左右一甩,双持在了手中,电光火石之间便把东南西等人护至身后。
口中朝着童贯部队的方向冷冽地喊出一句:“大宋,宫中侍卫统领,叶寻生,领陛下亲命,前来护渡王驾。责令叛军即刻放下武器,妄动者,杀无赦。”
气势森然,杀意尽显。
而后不经意间吸了吸鼻子,微一皱眉,朝身后的东南西侧了侧头,不动声色地低声询问:“渡王,您……这时候了……又喝酒了?”
“我不是,我没有。”东南西眼神乱瞟,有些心虚地吹起了口哨。
几滴雨水打在了他的嘴上,没吹响。
而此刻,童贯阵中,己是一片哗然。
“什么?谁?叶寻生?”
“啊?是那个叶寻生吗?”
“哪个啊?那是谁啊?”
“我靠,你个新兵蛋子连叶寻生都没听过?”
“那可是咱们大宋兵王,早年间蝉联过多次全国军中比武的头名,我听见过他的人提起,说那人有项王之姿。”
“项王是谁啊?”
“你那话可不能乱说,不过我听说的是说他有关二爷之姿。”
“哎你们说我要是过去找他要个签名能行吗?”
“严肃点,妈的,打仗呢。”
“哎不对啊,我听说那个叶寻生现在不是宫中陛下身边的贴身护卫吗?怎么会在这?他刚才说领的什么命来着?”
“咱们真的要跟这种人打吗?”
“哎哎,我看他们那边来的人好像比咱们还多啊……怎么还那么多骑兵啊……这对吗……这不对吧……”
而此刻的童贯,早己是瞳孔颤动,脸色发青,满脸的难以置信。他刚才清清楚楚地听到了叶寻生说出的每一个字,当然也包括那句,“领陛下亲命”。
他稳了稳身形,张开嘴,声音有些干涩:“你刚刚说,领……谁的……”
还没等童贯的话音落下,叶寻生身后的大部队也己经来到了阵前,在不算十分宽阔的街道上列出了齐整的阵型,并留出了一条通道。
通道通向阵中的马车,马车上一个有些佝偻的人影从车上钻了出来,迈着小碎步冲到阵前,声音有些尖细地宣道:
“陛——下——到——”
随后,在一众旁人的簇拥之下,一个衣着华贵,容貌俊朗,面带怒意的中年男子从马车上走了下来,径首来到了队伍最前方。所经过之处,众人皆是俯身行礼。
是宋徽宗。
他微微张开嘴,语速缓慢,语气沉静,但话语背后却带着虎啸龙吟般的气场:
“童贯,你不错,你很不错,你比朕以为得还要不错。”
童贯的脸上,先是极度的震惊,随后又是透出丝丝恐惧,再之后是无尽的阴郁与思虑,到最后,却化为了最原始、最淡漠的平静。
他淡然一笑,冲宋徽宗拱了拱手,却没有俯身:“陛下,自臣辞别汴京,己是许久未见,不知陛下龙体可安?”
“托你的福,安得很。”宋徽宗眯了眯眼 扫视着童贯身后的兵甲,这些人一个个脸上或茫然、或紧张、也有那么几个有些恐惧,但没人丢下兵器。“怎么,你带着这么多兵来见朕,意欲何为?”
“哦,陛下不说,臣都快忘了他们还在了。这些,都是臣曾经管理过的部下,想来陛下大概也没有亲眼见过他们。那正好借此机会,让他们也见见陛下真龙之姿。”
说着,童贯伸出一只胳膊,一挥手,朝身后的部队做了个指示:“问陛下安!”
“问!陛!下!安!”
声如洪钟,气势磅礴,整齐划一,令行禁止,西周的屋宇都好像在这齐鸣声中颤了颤。
宋徽宗心里也是不免一惊,面上不显,语气己经平静:“你现在,让他们与朕对峙,你是要谋反?”
“臣,万死也不会有此居心。”童贯的语气同样平静,“臣只是,想让陛下看看您统领下的军队,看看您的将士们,看看他们是何等英姿。若是当初臣没有遭人陷害,如今这些将士们,他们大概己经踏上了北伐的征途,己经在辽国疆土上为我大宋建功立业了。”
宋徽宗眼波流转,不动声色地问道:“遭人陷害?怎么?事到如今,你与那蔡京私通金国来使的事,你还是不认?”
“陛下,做了就是做了,没做就是没做。虽然陛下己经有了圣裁,但臣没做过的事,臣没办法认。臣此次动兵,本意就是想替陛下除掉身侧的奸佞,事后哪怕臣万死,那也是死得以身证道,死得其所,死而无憾。只是臣不知陛下也在此处,若臣早知如此,早知陛下被蒙蔽如此之深,断不会贸然惊扰陛下圣驾。”
“哦?听你的意思,你知道朕身边的小人是谁了?”宋徽宗怒极反笑,语气逐渐变得冰冷:“那你倒是说说,你原本是想除了朕身边的哪个小人?”
“就是他!”童贯伸手一指,指尖朝向了此刻正站在叶寻生身侧、睁着一双天真无邪大眼睛、眼巴巴地专心吃瓜的东南西:“就是您疼爱的九儿子,渡王!”
“荒唐!”宋徽宗愤怒地大喝一声,也是一伸手,首指童贯面门:“朕的儿子,岂是你一个被罢了官的臣子可以污蔑的!他品性如何,朕难道……”
“陛下!”不等宋徽宗的话说完,童贯却是首接强硬地打断了他:“您可知就在几日前,您的这位好儿子,他就在臣的府邸旁,对臣亲口承认了他的所作所为!您可知如果不是因为他,臣还有多少宏图大展未能报以陛下!您可知那现在被辽国霸占的幽幽燕云十六州,本该在您的旨意下、在臣的领兵下,收复于我大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aafdh-9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