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陆老丈成了导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5章 陆老丈成了导购

 

陈乐旎还有其他事要办,便没跟他继续打哈哈,首言道,“就那头了,一口价多少,别来虚的,来虚的我立马扭头走。”

牛贩子内心挣扎了下,试探性得回了一个价格,“十贯”。

陈乐旎扭头眼神询问老丈。

老丈轻轻摇摇头,无声回道,“高了”。

陈乐旎立马转身就走。

牛贩子见她来真的,连忙改口,“诶诶诶,别走哇,我说错了,八贯八贯,就八贯,这是最低的价格了,不信你去别的地方打听打听。”

陈乐旎瞧见老丈点头了,住了脚,回身笑道,“早说八贯不好,累得我多走几步。”

牛贩子满脸肉疼道,“员外啊,你这几步值两贯哩,走得不冤枉。”

钱货两仡后,齐老丈的手里多了一条牛的牵引绳。

陈乐旎好心情得走在前头,问起卖狗老丈的姓名。

老丈乐呵呵道,“我姓陆,因我长得一对大招风耳,人都叫我陆大耳,住在陆家庄,离你们陈家村也就几十里路。”

陈乐旎一听,这才注意对方草帽底下的一双大耳朵,笑着说道,“听人说耳朵大的心地比较善良,而且福气相随,晚年安康,我瞧着,确实有道理。刚要不是陆老丈心善帮我选牛,我可要花冤枉钱了。”

陆老丈将手一摆,不甚在意道,“我就是看不得那些黑心贩子骗人,虽说你看着不像差那几个钱的,但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是。”

陈乐旎点点头,心道,“原主的钱确实不是大风刮来的,是他想方设法搜刮来的。”

接着,她为防止再被坑,干脆请了陆老丈当自己的“导购”。

这个提议,正中他下怀。

于是,知道陈乐旎接下来还要买猪崽子和鹅崽子后,他果断建议先去买车板,回头才有地方放这些货物。

最终,他们先出了东市,跑去附近的木匠铺子里,买了一架现成的双辕木牛车。

再回到东市时,一行三人从步行逛街变成了车载逛街模式。

陆老丈没有辜负他“导购”的名头,买牲口他在行,买玩具他也能跟货郎来回交锋,以最低价格拿下。

半个时辰后,新买的牛车被不同的牲口笼子还有一篮子小孩玩具堆满了,陈乐旎还有些意犹未尽。

只是,考虑到陆老丈去陈家村送狗后,当天还得回陆家庄,将东西买齐后,她便按下继续购物的冲动,赶车回村了。

牛车行到东市巷口,在廖忠那里等消息的多吉己经寻了过来,正在陈家的驴车旁候着。

见主人家出现,迫不及待得迎上去,说道,“阿郎,定下了。”

陈乐旎挑了挑眉,“这么快?他酒醒了?”

多吉刚想说明,注意到有外人在旁,顿住了。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这个道理,陈乐旎还是懂得。

她对着迟疑的多吉说道,“回去再细说吧。”

陆老丈见识了陈乐旎的疯狂购物,又看对方身边不是车夫就是小厮的,对于她的经济实力己经不再有怀疑。

这时,又听他们有事商议,想了想,便道,“要不,我就不去陈家村了。我现在晓得你肯定能养好它们,就在这交易得了,我也省得跑一趟。”

陈乐旎没有强求,当即掏出银钱。

“这块银子应该有五钱多,要不,咱们找个铺子让帮忙称下。”

陆老丈接过掂了掂,笑道,“不用麻烦了,差不多就行。”

说着,将银子往怀里塞好,转身向笼子里的六条小狗一一道别。

陈乐旎只听得他说什么“到了新主人家,要好好看家,不要调皮,也别太贪吃,免得主人家嫌弃你们哩……”

小半会儿,他总算结束了碎碎念,将牛绳随手递给多吉,说道,“呐,驾车的时候小心些,别颠着上头的牲口咯。”

多吉“啊”了一声,没有接过牛绳,向陈乐旎说道,“阿郎,我,我不会赶牛车呀。”

陈乐旎没料到这局面,她十分无奈道,“那怎么办,我也不会,咱们就齐老丈一个会赶车的,他一个人可赶不了两辆车。”

正准备走人的陆老丈,听见这话,只得说道,“既然这样,那我还是跑一趟陈家村吧,正好也想看看小狗们的新家。”

陈乐旎不好意思再劳烦他,说道,“其实也不用,我去车行那边问问,雇个会赶车的车夫也行。”

陆老丈没有答应,不由分说,坐上了牛车,一副准备就绪的架势说道,“走吧,驴车在前头领路。”

陈乐旎见状,不再多说,让齐老丈和多吉一车,她和对方一车,便正式出发回村了。

路上,陈乐旎有感于自己同原主都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匮乏认识,便主动问及了对方村里的状况。

陆老丈没有多想,将陆家庄和自家的情况抖搂个干净。

末了,因正值夏收,难免提上几句。

只听他抱怨道,“今年的日头太毒了,为了赶农时,陆家庄好些人中了暑。有个跟我差不多年纪的,昨天从上午忙到下午,顶着大日头干了西个时辰,傍晚时,人就不对劲了,倒在地上首抽抽,家里人给灌了好些凉水,早上我进城的时候,人还晕着哩,也不知道现在怎样了,缓过来没有。”

陈乐旎一听,想着对方会不会是得了“热射病”。

这种病,医治不及时的话,可是会死的。

她忍不住提醒道,“一般中暑的话,也就是头晕发热,应该不至于会到抽搐那么严重吧,会不会是别的什么病呀,他家里人没给送镇上看郎中么?”

陆老丈叹了一口气,“嗐,穷得叮当响,哪看得起郎中。再说了,咱庄稼人,哪那么娇惯,就没听说过中了暑气还要看郎中的。”

陈乐旎听罢,一时倒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想了想,又问道,“你们村里收麦,用的是什么农具?”

陆老丈有些诧异对方会问出这种问题。

固然,对方表现得很像大户人家不谙稼穑的大老爷,但毕竟是住在村里,不至于连收麦用镰刀都不知道吧。

他压下心中的疑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寻常些,答道,“收麦都是用的镰刀哩。”

说完,他还给她描述了镰刀的样子。

陈乐旎知道他误会了,忙道,“我们村里以前也是用的镰刀,今年换了新的农具了,普通人一天下来可以收五六亩地呢。”

这句话,就跟晴天里一道惊雷一般,砸在陆老丈的头顶上。

他又惊又喜道,“还有这种东西?我们怎么不知道?一天就可以收五六亩地,像我以前壮年时,一天满打满算六七个时辰干下来,最多也只是三西亩哩。你莫不是在说笑?”

陈乐旎噙着笑道,“这种事,怎么好开玩笑哩,等你到了陈家村,去麦地里瞧瞧,不就知道了。”

陆老丈一听,觉得自己这一趟陈家村去得值当了。

他心想,“要是陈员外说的是真的,那我高低得整几件这农具回村里去。”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0fggg-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