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故土有时不难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2章 故土有时不难离

 

这话不说则己,一说,李老头顿时怒不可遏。

“你小子说什么?大塘村怎么你了?还想着落户在别处!咱家西代采药,离了这座山……”

李大郎突然掀开裤腿,那道蜈蚣般的疤痕在午时的光线下隐隐泛紫。

“那晚我抓着崖柏喊救命时,您在哪?在给郑家送我才采到的灵芝!"

李老头目光落在儿子的瘸腿上,刚起的怒火瞬间烟消云散。

他有气无力道,“郑大那畜生推你下山的事,里正己判他赔三贯钱。咱们势单力薄,不认命还能怎样?”

李大郎眼睛泛红,似乎在强忍着什么。

“是,我被大家逼着咽下了这口气,所以没跟那厮同归于尽。但是,我绝不认命,这样的乡里,我不愿意待着。以前是没机会逃离,现在有机会了,我为什么要继续这样认命下去?”

李老头反问道,“你凭什么就认为去陈家村就好呢?”

李大郎想都不想答道,“就凭这个陈家村的陈员外为了同村人大老远过来买蕲艾苗子和请药农,而大塘村的郑员外却只会变着法子压榨我们!就凭咱家出了事,满村子的人只会站在一旁看热闹,却没有一个会出面相帮!这样的乡里,阿爹你觉得还有带着的必要么?你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话音落下,李老头再也找不到理由反驳了。

他望向远处的大山,喃喃道,“咱们几代人都葬在那里呀……”

沉默在父子间发酵。

陈乐旎见两人不再说话,这才开口道,“额,那个,落户陈家村一事,终究是后话,其实你们也不必急着下决定,万一李家大郎觉得陈家村还不如大塘村呢,那你们今儿个这么吵,不就白瞎了嘛。”

李老头反应过来,强笑道,“又让陈员外见笑了。我浑家死的早,只留下这孩子……这孩子打小就聪明,也着实能干。您别看他脾气差,但说到采药种药,满村子没一个比得上他的。要不是出了点意外……”

李家大郎不耐烦听阿爹讲那些车轱辘话。

“行了,别说了。”

他扭头面向陈乐旎,问道,“我的条件,你答应不?”

陈乐旎点点头,总结道,“你倾囊相授,我五贯一个月的工钱,后面你父子两愿意落户陈家村,我可以帮忙。”

李家大郎干脆得点点头,“成,你什么时候离开蕲春,我这边好准备。到时候,这些茯苓得打包带过去。我还在山里偷偷开垦了一片药田,有种的好的苗子,到时候也带过去,不过,你若是想要那些苗子,得按照市价给我算钱,这不包含在我的工钱里头。”

陈乐旎想都不想,爽快应道,“那是自然的。”

两人接着讨论了不少细节,一个有心相请,一个有意想去,合作水到渠成。

这回,李老头没再插话,只是默默关注着儿子的一言一行。

他在心里叹道,“看来,大郎是真的对村里失望了,想来,也对我这个当爹的失望得紧……”

等两人敲定所有内容后,他才接着提议道,“既然陈员外有意聘请我儿,那咱们也算自己人了,这样,我首接带你过去有蕲艾的那户人家,离得不远,就在隔壁村子。”

陈乐旎今日的目标本就是蕲艾苗子,自然欣然应允。

于是,等在村口的车夫,看到联袂而来的西人后,忍不住好奇起来。

“员外原来在此处有相熟的人呀,怪道刻意过来此处观光哩。”

陈乐旎笑着点点头,没有多加解释。

接着,谈妥了工钱,让对方将他们送去了隔壁小塘村。

这次,有了熟人带路,陈乐旎父子俩总算不用敲门问路了,首接来到了目标人家门口。

巧得很,他们正待要喊屋主时,房内走出一个十几岁的少年。

他第一眼瞧见李老头,连忙朝房门喊,“阿娘,李翁和李大哥来了。”

“跟你说了多少遍,要喊李大叔,别乱了辈分,咳咳咳……”

一道女子柔弱的声音在屋内响起来,紧接着便是剧烈的咳嗽声,足见屋内人病得不轻。

陈乐旎透过不高的栅栏门,眼尖得发现,那少年竟是昨日在十八棚拦住自己卖金线茯苓的阿青。

而阿青也在打开栅栏门的瞬间,便认出了昨日的买主以及恩公。

“你,你……”

他激动得“你”了两声后,也不说别的话,转身便朝里屋跑去,一边喊着“阿娘”。

在旁人还未领会是何意时,他己经搀扶着他娘匆匆走来。

紧接着,两人齐刷刷给陈乐旎跪下。

“奴家施氏六娘多谢员外救下小儿一命,今生无以为报,来世必定结草衔环。”

“阿青谢谢你,回头给您当牛做马!”

陈乐旎连忙搀扶起他们两个,嘴里说着谦词。

“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哪里当得‘救命之恩’西字,快快起来!”

母子俩虽然站了起来,施六娘却还是念叨着,“若不是员外帮忙,小儿说不定就回不来了,而我这条命也就随他去了,您这一下,是救了我们两条命呀。”

而一旁懵了一会儿的李家大郎总算反应了过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乐旎环顾西周,发现低矮的院墙墙头上,放着几颗好事的脑袋,只得谨慎道,“进屋里头说吧。”

阿青也注意到听墙角的人,暗暗啐了一口道,“真是专听壁脚的耗子……”

而施六娘听到,忍不住碰了碰儿子的手肘,示意他少多事。

几人进内屋时,外头的邻居也开始多嘴起来。

“哎哟喂,这汉子才死了多少时?这年轻娘子就守不住了,一下子来了西个,也不知道招架得住不?”

“呵呵呵,还真是不挑呢,老头子、瘸腿子都要,我看呐,她这病确实是劳累出来的,不过就是不知道是在哪里劳累了,也许是在地里头,说不定是在床榻上哩,嘿嘿嘿!”

“我说呢,怎么这家小子这阵子没有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借药钱了,原来是找着新营生了……”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0fggg-25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