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明朝的皇帝们得知太祖爷要废除“缠足令”,作为朱家的血脉,更是大明王朝的皇帝,他们必须紧随其后。
更何况,连明宣宗也表明了要废除“缠足令”的决心,他们自然更要紧随太祖爷的脚步,废除“缠足令”。
“老大,你走一趟,将我爹颁布的‘缠足令’废除了。”朱棣对朱高炽吩咐道。
“是。”朱高炽恭敬地回应道。
说完,朱棣又继续看着天幕。
……
姜乐云几人吃完米豆腐之后,便继续在道路上漫步,沿途中也会挑选几样心仪的美食品尝,或是认真挑选几件独具特色的小物件,或是作为纪念。
他们一路上边吃边赏,走走停停,悠闲的朝着下一个目的地。
……
“来芙蓉镇当然要去看看历史遗迹啦,那就是——溪州铜柱。”说完,姜乐云就带着他们去看溪州铜柱。
在去的路上还边走边跟他们解释溪州铜柱的历史。
“溪州铜柱建造于后晋天福五年,是溪州刺史彭士愁与当时占据湖南的楚王马希范议和的象征。彭士愁在溪州之战战败后,选择与楚王马希范议和,将战争的经过和议和的条款镌刻于铜柱之上。
铜柱通高达二丈尺,为八面体空心柱,底部为圆柱体,上部为八面体,每面都镌刻着汉字,共计2614字。”
“后晋楚王马希范在获胜后,没有选择继续征服,而是以树柱盟誓的方式,对溪州施以优惠政策,确保了溪楚相安,西线稳定。”
“如今,这里成为了游客们了解这段历史的重要窗口。”
走进民俗风光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独特的建筑风格。
这座建筑采用悬山顶、砖木混合穿斗式梁架结构,中西合璧的设计巧妙地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
展厅内,灯光柔和,氛围静谧,仿佛时光在这里缓缓流淌。
姜乐云将几位老祖宗们带到了铜柱前。
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巨变。
铜柱周围的环境与其相得益彰,古朴的木质建筑、青石板铺就的小径、潺潺的流水声,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
站在铜柱前,可以感受到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铜柱的铭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这里就是溪州铜柱啦。”姜乐云将几位老祖宗带到了铜柱前。
几位老祖宗踱步到铜柱前,看着铜柱上镌刻的文字,一笔一划仿佛带到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
“大家也可以去其他地方观看。”
听了姜乐云的话后,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随后就各自散去。
姜乐云也自己去其他地方看。
到了前厅为民族工艺陈列展销厅,琳琅满目的民族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如精美的刺绣、银饰、编织品等。
刺绣上,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山水人物,都栩栩如生,仿佛要从布面上跃然而出。
银饰上,头饰以银为骨,镶嵌着各色宝石与珍珠,宛如一朵朵盛开的银花,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它们或繁复华丽,或简约雅致。
编织品中,匠人们通过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元素融入其中,使得每一件作品都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馆内琳琅满目的物品逐渐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大家的神情逐渐变得专注而沉醉,让他们的脚步不由自主地放慢……
眼看着快要天黑了,大家在里面逛的差不多了,就都出来了。
“走吧,我们先去吃饭!”一听到吃饭大家都积极表示认同。
走进饭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古朴典雅的装修风格。
木质的梁柱与雕花窗户,透露出浓浓的湘西风情。
墙上挂着几幅描绘芙蓉镇山水风光的水墨画,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如诗如画的景致之中。灯光柔和而温馨,为整个空间增添了几分暖意。
包间宽敞明亮,内设施齐全,桌椅摆放得恰到好处,透过窗户,还可以俯瞰整个芙蓉镇的景色,美不胜收。
几人各自选好了自己喜欢的菜后,总共十几道菜,点好了菜之后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拿起了手机。
姜乐云:“……。”
怎么比她这个现代人还现代人。
用的比她还熟练。
当然了,几位老祖宗他们几人可不是在玩手机。
既然这个手机什么都能搜得到,他们自然会找一些对他们或朝代有用的信息。
整个包间也就只有她一个人是闲的……
很快服务员就将菜端了上来。
饭桌上铁板牛肉、青椒腊肉、酸豆角肉沫等等菜品,每一道都让人赞不绝口。
特别是酸豆角肉沫,酸爽开胃,搭配米饭更是绝配。
“老祖宗们尝尝这桂花鱼,做桂花鱼可是这里的特色菜之一。”
几人没有过多寒暄,心中皆有一个共识:这后世的食物,没有不好吃的。
随即,几人夹起鱼肉放进嘴里。
鱼肉入口即化,细腻滑嫩,仿佛整个口腔都被这股鲜美的味道所包围。
陶渊明点头“这鱼肉质细腻,口感鲜美,确实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
几人也非常的赞同这句话,随即几人吃饭的速度更快了,虽然吃饭的速度变快,但是看起来依旧优雅从容。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00hif-9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