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方面,朱瞻基实行重农政策,赈荒惩贪,大幅减轻百姓负担。他重新组织财政,实施救济措施,让许多背井离乡的百姓重回故乡,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与和谐。】
【在军事上,他通过重建兵员花名册,解决了军队中的吃空饷和军官侵吞士兵口粮等问题,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朱标轻轻拍了拍朱棣的肩膀,朗声笑道:“老西,瞻基这小子干得不错嘛。”
朱棣闻言,脸上却并未露出多少喜色,反而带着几分无奈与歉疚“大哥,您不怪我未来抢了你这一脉的皇位吗?”
“哎,瞧你这话说的。”朱标摆了摆手。
“大哥怎么会怨你呢?你我是亲兄弟,你的为人大哥岂会不知?你绝非那种为了皇位而不择手段之人。想来,该是允炆那孩子做了什么对不起大家的事,才逼得你不得不走上这条路。”
朱棣闻言,郑重地发誓道:“大哥,虽然我不知道未来究竟会发生些什么,但我可以向您保证,我对那皇位真的是一点想法都没有。我此生所求,唯愿做大哥麾下的一名征北大将军,为大明江山,为大哥您,披荆斩棘,开疆拓土。”
此时,一旁的朱元璋看着他们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两人,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他没好气地说道:“行了行了,你们两个在这里瞎嘀咕些什么呢?还不快点继续看那天幕说明宣宗的事情,你说对不?明成祖。”
朱棣:“……。”
朱棣看了看他大哥朱标。
算了,还是看天幕吧。
【除了文治武功,朱瞻基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擅长书画,作品流传后世,如《赐许廓巡抚河南诗》、《太液池送黄淮辞政》、《山市晴岚》等,都展现了他的艺术造诣。他的书法笔力雄健,气势磅礴;绘画则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赵佶倒是来了兴趣,那明宣宗朱瞻基的书法造诣,与他的独创瘦金体相较之下哪个更胜一筹?
【然而,这样的一个六边形战士也有其瑕疵之处。他喜好蟋蟀,有“蟋蟀皇帝”之称。这一爱好虽然无损于他的治国才能,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个人情趣。】
对于朱元璋而言,朱瞻基对蟋蟀的喜爱仅仅是一种个人兴趣罢了,这并不算是什么大问题。
关键在于,他能否保持理智,不让这种小小的爱好成为牵绊他的绊脚石,不荒废朝政,不忽视国家大事,那么,对蟋蟀的喜爱,也就无伤大雅了。
【为了稳固皇权、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重用宦官,这一决策在初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宦官们作为皇帝的近臣,能够迅速传达皇帝的旨意,执行皇帝的决策,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朱元璋听后非常的生气,这个朱瞻基怎么回事,祖训都不知道吗?
他当初可是定下了禁止宦官干政,他现在竟然还重用宦官,将他的祖训当什么了。
气的他立马就拽着朱棣狠狠的抽了下去。
啊!
“看看你孙子干的好事,当初咱可是定下了祖训,不可宦官干政,你看看他都干了些什么?”
气不过他还脱下鞋子狠狠的抽了下去。
“这是他干的,又不是我干的,为什么要打我?”
“你是他爷爷,咱打不到他就只能来打你了?”
整个皇宫传来了杀猪般的叫声。
可怜的朱棣不仅要为未来的自己背锅,现在还要为那个没有出生的朱瞻基背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重用宦官的后果逐渐显现。宦官们逐渐掌握了过多的权力,开始干预朝政,甚至形成了与内阁大臣相抗衡的势力。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受贿、结党营私,严重败坏了朝政风气。】
【更为严重的是,宦官们往往缺乏政治远见和治国才能。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私利,不顾国家的长远利益。在他们的操控下,朝廷的决策往往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导致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随着宦官势力的不断膨胀,明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后来的皇帝虽然也试图整顿朝政、削弱宦官势力,但己经为时己晚。明朝最终在内忧外患中走向了灭亡。】
大明亡了。
朱元璋听闻此讯,更是怒不可遏。
这小子实在是经不住夸,自己不过夸了他两句,他就开始重用宦官。
他朱元璋生前最为痛恨的便是贪污腐败的贪官污吏,他深知这些蛀虫对国家的危害有多大。
然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亲手创立的大明王朝,竟然会因为这些贪官污吏而走向灭亡。
宣德年间
朱瞻基整个人瞬间呆立当场,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惊愕与懊悔。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当初出于种种考量,大力扶持宦官势力,这一决策竟然如同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为大明王朝的未来留下了如此巨大的隐患。
对于那些宦官,绝不能给予过大的权利,否则,一旦他们野心膨胀,便会成为国家巨大威胁。
【朱瞻基在位十年,于宣德十年(1435年)逝世,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庙号“宣宗”。】
这谥号还是姜乐云上网查的,那么长的谥号,反正她是记不得。
实在是搞不懂这些皇帝们为什么有那么长的谥号。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00hif-8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