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二位嘉宾——朱瞻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2章第二位嘉宾——朱瞻基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以文治武功著称,又以艺术才华闻名,他就是我们的第二位嘉宾——明宣宗朱瞻基。】

永乐时期

皇太孙朱瞻基在听闻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天幕之上时,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之光。

“爹,您听到了吗?我,我竟然上天幕了!”他几乎要跳起来,满脸都是孩童般的雀跃。

朱高炽还没有来得及说什么,朱棣望着孙子那兴奋的表情,随即踹了他一脚,故作严厉地道:“人家说的是明宣宗,现在的你,还早得很呢!”

朱瞻基却毫不在意皇爷爷的“打击”,依旧乐不可支:“虽是未来的我,但好歹也是孙儿也上了天幕啊!”

他们老朱家就只有皇爷爷上过天幕,就连老爹您都未曾有过这样的机会,如今他的名字出现在了天幕上,那就证明他的政绩干的不错。

洪武时期

听到朱瞻基的名字,而且还是“瞻”字辈的,一听便知是老西的孙子。

“凭什么老西的孙子都能上天幕,咱这开国之君的皇帝还没有上天幕。”他眉头紧锁,是自己不够资格吗?还是那天幕对老西那一脉偏心。

一旁的马皇后见状,顿时有些哭笑不得,她轻抚着朱元璋的背,温柔地安慰道:“重八,莫要如此介怀,不管怎样,最起码瞻基是大明的人,只要他能够去到后世,拿来高产粮食,对大明来说是有益的。”

“更何况他的名字出在天幕上,那就说明瞻基这个皇帝做的是挺不错的,之前那些能够出现在天幕上的人,那么就是个好皇帝或者是一个好臣子,亦或是能够青史留名的人。”

“还是妹子说的对。”但是他现在更看朱棣不顺眼了。

看着被哄好的朱元璋,朱棣心里松了一口气。

天幕说的人是朱瞻基,又不是他,这都能怪到他的头上,不过幸好被他母亲给哄好了,要不然他又要挨一顿打了。

【朱瞻基,号长春真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于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年号宣德,在位至1435年逝世。他的统治时期,与父亲明仁宗朱高炽共同开创了明朝的“仁宣之治”,成为明朝历史上的一段辉煌时期。】

“仁宣之治”看来这个朱瞻基做的还是挺不错的,看在这个朱瞻基做的不错外,朱元璋看小朱棣也顺眼了不少。

【朱瞻基自幼深得祖父明成祖朱棣的喜爱。据《明史》记载,朱瞻基出生时,朱棣梦到朱元璋授予他大圭,预言传世之孙将永世其昌。这一梦境让朱棣对朱瞻基寄予厚望,从小就悉心培养。永乐九年(1411年),朱瞻基被立为皇太孙,跟随朱棣巡幸北征,学习治国理政之道。在朱棣的精心教导下,朱瞻基不仅武艺高强,更精通经史子集,成为一位文武双全的储君。】

嬴政:明成祖就是这样带孩子的,竟然还把孩子养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储君。

嬴政看向自己好大儿,都是什么糟心玩意儿。

难道是因为寡人没有从小带在身边,所以他才这么懦弱的样子,如果现在把云浮苏带在身边,他会不会能够改变一点呢?

“从今天起扶苏就好好的待在寡人的身边,由寡人好好的教导你。”

虽然扶苏不知道他父皇心里对他是想些什么,既然他父皇都这么说了,他听从就是了,因此嬴政说完之后,他对嬴政恭敬行礼“唯。”

【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驾崩,朱瞻基即位,史称宣德皇帝。他即位后,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汉王朱高煦的叛乱、安南的军事负担以及国内政治经济的种种问题。然而,朱瞻基凭借卓越的才能和坚定的决心,逐一化解了这些危机。他平定朱高煦叛乱,召回安南明军,结束了明朝对安南的长期统治,为明朝节省了大量人力财力。同时,他整顿吏治,提升内阁地位,任用贤能之士,使得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朱高煦猛地一怔,随即双腿一软,跪倒在地,目光中满是惊恐与不安,他颤抖着声音望向朱棣,道:“父皇,儿臣怎敢对大侄子起反心,这实在是无稽之谈啊。”

朱棣轻轻摆了摆手:“行了,起来吧。”

朱高煦有没有造反,他又岂会不知?他己经在姜乐云那得知了明朝历史的走向,自然知道朱高煦日后会造反。

甚至知晓了朱高煦最终会被铜缸燃炭活活烤死的凄惨结局。

想到此处,朱棣不禁感到一阵头疼欲裂。想当年,他自己也是通过推翻大侄子的统治,才有了今日的基业。想不到,日后朱高煦竟妄图效仿他的手段来夺取皇位。

不过,说实在的,朱高煦会造反也有他的一部分原因,他当初就不应该对朱高煦说什么是“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的话了。

他现在的办法也就只有让老二放弃对皇位的想法,毕竟老二是他的儿子,他是真的不忍心老二最后的结局啊。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d00hif-8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