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的螺旋桨在晨风中微微颤动。
张明宇蹲在农机站屋顶的水塔旁,手指在遥控器上快速敲击。
他昨晚刚修好的图传系统时不时闪出雪花点,每次信号中断,眼镜青年的太阳穴就会跟着跳一下。
"频率干扰。"张明宇对着对讲机说,声音比平时高了半度,"可能是附近有强电磁源。"
他调整着天线角度,生锈的铁架在他膝盖上留下一道红印。
陈岩爬上屋顶时,看见无人机摄像头传回的图像在笔记本屏幕上跳动。
画面里的农机站围墙像条歪歪扭扭的灰线,旋转刀片在阳光下闪着金属光泽。
"电池续航还剩多少?"陈岩问,目光扫过电量显示——47%。
前天的测试中,这架改装过的农业无人机最多只能飞28分钟。
张明宇推了推眼镜:"换了锂电芯,现在能撑35分钟。"
他指向绑在机腹的备用电池组,那是从废旧笔记本电脑里拆出来的,"但载重少了200克。"
陈岩点点头,把测绘图纸摊在水泥地上。
图纸边缘沾着油渍,中心区域己经画满了等高线和标记。
西南角的空白处用红笔画了个问号——那里是家乐福超市的仓库区。
"今天重点侦察这个区域。"陈岩的铅笔尖在问号上点了点,"如果有物资,优先考虑食品包装袋和瓶装水。"
张明宇的喉结动了动:"要...要低空拍摄吗?"
他的手指在遥控器上无意识地着,指节处有焊接时烫伤的疤痕。
"保持安全高度。"陈岩看着青年发白的指节,"发现异常立刻返航。"
无人机升空的嗡鸣惊起了围墙外的麻雀。
张明宇盯着屏幕,看着农机站渐渐缩小成沙盘模型。
东侧的菜地里,许志强正在给土豆苗浇水,农学生的身影很快变成一个小黑点。
"进入测绘模式。"张明宇按下切换键,屏幕上的画面立刻覆盖上绿色网格。
无人机沿着预设航线飞行,每隔五秒自动拍摄一张高清照片。
陈岩的笔记本上很快填满数据:
西北方向800米处有条干涸的灌溉渠;
南面1.2公里是废弃的物流园,屋顶太阳能板大多完好;
东侧的住宅区己经完全被植被吞噬,几栋别墅的阳台上晾着可疑的黑色布料。
"转向西南。"陈岩突然说,铅笔尖敲在超市仓库的位置。
无人机的镜头缓缓转向,阳光在镜片上折射出光斑。
当仓库区的灰色屋顶出现在画面中时,张明宇的呼吸明显加快了。
仓库的卷帘门半开着,门口停着三辆改装过的皮卡。
车斗里焊着铁架,上面绑着太阳能板和储水桶。
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间那辆车——后厢架着台发电机,电线一首延伸到仓库内部。
"有人。"张明宇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怕被听见。
他放大画面,看见两个持枪男子在门口巡逻。
其中一人背着双管猎枪,另一个腰间别着砍刀。
他们的穿着出奇地统一——迷彩裤配黑色T恤,像是某种制服。
陈岩的铅笔在纸上划出深深的痕迹:"继续观察,不要惊动。"
无人机悄悄爬升到安全高度,绕着仓库区做环形飞行。
透过破损的屋顶采光板,可以看到仓库内部堆满了纸箱。
有几个箱子被拆开了,露出里面的矿泉水瓶和方便面包装。
"至少有二十吨物资。"陈岩快速估算着,"够我们用三个月。"
他的声音很平静,但张明宇注意到他的小指在轻微颤抖。
画面突然晃动起来。
一个穿红衣服的女人从仓库里跑出来,对着天空指指点点。
两个持枪男子立刻抬头张望,其中一人己经举起了猎枪。
"被发现了!"张明宇的手指在遥控器上飞舞。
无人机急速爬升,同时开启自动返航模式。
屏幕上的画面剧烈旋转,最后定格在一道闪光上——那是阳光在枪管上的反光。
砰!
沉闷的枪声从远处传来,无人机的图传信号瞬间中断。
张明宇的眼镜滑到鼻尖,汗珠滴在遥控器上。
陈岩一把抓住他的肩膀:"启动备用链路!"
青年颤抖的手指按下组合键。
三秒钟后,画面重新出现,但充满了噪点。
无人机正在西百米高度返航,右翼末端有明显的损伤——一道裂痕贯穿了整个翼梢。
"减速板受损。"张明宇快速检查着数据流,"但还能飞。"
他的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庆幸。
陈岩的视线回到仓库画面上。
红衣女人正在打电话,两个枪手己经跳上皮卡。
最糟糕的猜测正在变成现实——这些匪徒不是散兵游勇,而是有组织的团体。
"标记坐标。"陈岩合上笔记本,"我们得重新评估威胁等级。"
粮仓二层的临时会议室里弥漫着紧张气息。
陈岩把无人机照片贴在黑板上,用红笔圈出关键细节。
赵大刚站在窗边,焊枪有一下没一下地喷着蓝焰,像是在发泄不安。
"至少十五人。"陈岩指着仓库内部的模糊人影,"武器包括猎枪、砍刀,可能还有自制爆炸物。"
他的铅笔在皮卡照片上点了点,"看这个油罐改装,他们懂基础机械。"
林小鹿凑近照片,护士的白大褂擦过黑板边缘:"有伤员。"她指向角落里模糊的人影,"左腿包扎方式不专业,己经感染了。"
许志强突然举手:"他们的菜园。"
农学生指着仓库后院的一小块绿色,"作物稀疏,土壤板结,说明缺乏种植知识。"
这个发现让会议室的气氛微妙地变化了。
陈岩看到几个居民交换着眼色——匪徒们或许有枪,但他们不会种地。
在末日里,这可能是比弹药更致命的短板。
"三天内他们会发现我们。"赵大刚突然开口,焊枪指向照片上的车辙印,"轮胎纹是朝东的,正好指向农机站方向。"
张明宇的眼镜反射着灯光:"无人机...无人机可能暴露了航向。"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他们可能可以反向追踪信号源..."
会议室陷入沉默。
陈岩看着照片上的物资堆,那些纸箱里可能装着抗生素、净水药片,甚至是他们急需的种子。
但现在,这些近在咫尺的资源成了危险的诱饵。
老周打破沉默:"要不要先接触?"厨师搓着围裙上的面粉渍,"用食物换药品..."
"太冒险。"赵大刚的焊枪熄火了,"他们明显不是守法公民。"
陈岩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
许志强盯着菜地照片,农学生的眼里闪着计算的光;
林小鹿反复查看图片中那个伤员的情况,护士的本能让她皱眉;
张明宇则紧握着遥控器,像是随时准备再次起飞。
"我们需要更多情报。"陈岩最终说,"但不值得正面冲突。"
他转向张明宇:"能修复无人机吗?"
眼镜青年点点头:"需要碳纤维补强,但...但超市仓库里有合适的材料。"
他话一出口就后悔了,脸颊立刻涨红。
这个意外的坦白让会议室再次安静。
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讽刺——修复侦察工具所需的材料,就在他们不敢靠近的危险区域。
"制定计划。"陈岩合上笔记本,"同时加强警戒。"
他的铅笔在超市仓库的照片上轻轻敲着,节奏像某种倒计时。
夜。
午夜的值班室里,张明宇正在拆解受损的无人机。
月光从窗户斜射进来,在桌面上投下清晰的零件阴影。
翼梢的裂痕比想象中严重,碳纤维骨架像骨折般扭曲着。
"用这个试试。"赵大刚突然出现,扔过来一截自行车辐条。
焊工身上的机油味混合着汗酸味,说明他刚完成夜间巡逻。
张明宇接过辐条,在裂痕处比了比。
确实合适,但重量会改变气动特性。
他刚要开口,赵大刚己经转身走向门口:
"总比飞不起来的强。"
眼镜青年独自在灯光下工作到凌晨。
当他终于完成修补时,无人机在桌上投下怪异的影子——原本流线型的机翼现在多了道金属补丁,像伤疤般突兀。
窗外突然传来引擎声。
张明宇冲到窗边,看见远处公路上一闪而过的车灯。
那辆改装皮卡正朝东行驶,恰好避开农机站的方向。
但青年知道,这只是时间问题。
他摸出口袋里的备用电池,上面用记号笔画着笑脸——这是林小鹿昨天给他的,护士说是从儿童玩具里回收的。
电池装上无人机时,张明宇想起仓库照片里的伤员。如果连基本的伤口处理都不会,那些匪徒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这个疑问伴随着他进入梦乡。
在混乱的梦境里,无人机不断撞向仓库的卷帘门,而门后站着穿红衣的女人,手里拿着他从未见过的、闪着冷光的医疗器械。
粮仓顶上的风向标突然转动,发出细微的吱呀声。
夜风带来了远方的一丝烟味——有人在烧东西,可能是垃圾,也可能是尸体。
张明宇在睡梦中皱起眉头,手指无意识地抓紧了被角。
明天,他们将面临新的抉择。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ihhb0-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