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刘湛,这份图纸……是墓坑边缘后期平整区域的标高标注图,不算核心机密,但需要技术工协助核对一下基础数据。你……能帮忙看看,有没有问题吗?”
李嫣然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在我心中激起剧烈涟漪。她叫我“刘湛”!不是“刘二狗”,是那个属于前世、铭刻着我灵魂印记的本名!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称呼的改变!
图纸在她微微颤抖的手中,如同一个烫手的山芋,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带着试探的信任。我强压下心中翻腾的玉佩之谜和身份危机带来的惊涛骇浪,目光落在她脸上。
夕阳的金辉勾勒着她略显苍白的侧脸,那双总是带着审视或疏离的清澈眼眸里,此刻交织着复杂的情绪。有对未知的疑虑,有对“档案存疑”的本能警惕,但更深处,我清晰地捕捉到了一丝挣扎后的决断,以及……一丝极其微弱、却如初春嫩芽般破土而出的信任。
这信任,绝非凭空而来。
我脑中瞬间闪过她可能经历的心路历程:
精准的技术首觉:那幅被她误会的字画(册子),背后是我对图纸结构隐患的精准预判,挽救了可能的重大事故。这绝非一个普通钢筋工能拥有的洞察力。
惊人的应急能力:事故发生时,电光石火间扑向危险,试图推开老李的奋不顾身。那份源自骨子里的责任感和临危不乱的判断,远超常人。
深藏的文化底蕴:那幅字画(册子)上残留的、令她起疑的笔锋气韵;还有那次无意间瞥见我对着墓壁纹饰出神时,我下意识流露出的、对前汉风格的熟悉眼神。
父亲的肯定:最关键的一环!我几乎能想象出那个场景——心思细腻的李嫣然,在警察盘问和我身份疑点的双重压力下,内心充满挣扎与困惑。她必定去找了她最信任、也最了解底层工人的父亲老李。而那个耿首憨厚、阅人无数的老李,会怎么说?
老李沉默良久,抽着那呛人的劣质烟,烟雾缭绕中,他浑浊却锐利的眼睛一定穿透了档案的迷雾:“闺女,爹活了大半辈子,看人…有时候不用看档案。二狗这孩子,眼神正,心善,有担当。他来历是有点怪,但爹觉得…他不是坏人。那天要不是他,爹和那十几个兄弟…” 后面的话不必说尽,那瞬间泛红的眼圈,那劫后余生的沉重,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分量!那是用生命验证的品格!
正是老李这份源自底层智慧、源于生死考验的朴素判断,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击溃了李嫣然心中最后一道名为“档案”的冰冷堤坝。她看到了父亲眼中对“刘二狗”的信任,那是超越身份、超越来历的信任。这份来自至亲的肯定,让她选择了遵从内心的判断,而非纸面上的疑点。
这份信任,脆弱而珍贵,如同在凛冽寒风中点燃的一簇微小火苗。
我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平静而专注,像一个被工头临时抓差、认真核对技术数据的普通工人。我没有立刻去接图纸,而是先在破旧的工裤上用力擦了擦沾满泥灰和铁锈的手掌——这是一个底层工人面对“干净活”时下意识的动作,带着点局促和小心。
“李工……” 我刻意用了工地上的尊称,声音带着一丝被信任的“受宠若惊”和恰到好处的木讷,“俺…俺试试,就怕看不好。”
我的手伸向图纸,动作带着民工特有的、略显笨拙的迟缓。指尖不可避免地触碰到她微凉的指尖。那一瞬间的接触极其短暂,却如同电流般清晰。她似乎微微颤了一下,但没有退缩,只是目光更加复杂地看着我,仿佛想从我这笨拙的动作和木讷的表情下,看清那个深藏不露的“刘湛”。
我接过图纸,那卷厚实的纸张带着油墨和尘土的味道。它不再是冰冷的任务,而是一把钥匙,一把可能打开困局、通往真相的钥匙!更是李嫣然在身份危机的惊涛骇浪中,向我递出的一块浮木!
图纸在手中展开,夕阳的余晖将上面的线条和数字染上一层暖金色。我强迫自己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些标注、标高和边界线上,脑中属于刘湛的谋略与属于刘二狗的谨慎瞬间高度融合。
身份炸弹的倒计时滴答作响,玉佩的谜团在怀中隐隐发烫。而眼前这张图纸,是危机中的一线生机,是李嫣然用信任铺就的、通往核心秘密的第一步。
我必须走好这一步!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ideba-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