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老首长拍案:我他娘的就是规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4章 老首长拍案:我他娘的就是规矩!

 

京州,一栋戒备森严的西合院内。

赵振邦,这位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开国老将,将一份文件重重地拍在红木桌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文件不厚,是王总工那份关于苍山县“以民为本,以工代赈”模式的报告,附上了祁连山特等功臣的档案复印件。

对面,坐着几个衣着考究的中年人,为首的是赵振邦的二儿子赵括,汉东发展投资集团的幕后董事之一。

“看看!”赵振邦的声音不高,却像炮弹落地前的呼啸,压得人喘不过气,“一个战斗英雄,我的兵,在给国家啃最硬的骨头,修扶贫路!你们倒好,开着皇冠车,拎着公文包,跑去给人家断水断粮,还想在英雄用命换来的路上设卡收费?你们的算盘,打得真精啊!”

赵括额头渗出细汗,连忙解释:“爸,这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我们也是响应市里的号召,去参与地方建设,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

“放屁!”赵振邦一拍桌子,震得茶杯盖子嗡嗡作响,“我他娘的不懂什么叫资本!我只懂,老百姓没饭吃,就得给他们找活路!祁连山在找活路,你们在断活路!他是我从死人堆里刨出来的兵,你们动他,就是打我赵振邦的脸!”

他站起身,在屋里踱步,身上的旧军装显得格外挺拔。

“我不管你们那个什么狗屁集团跟谁有关系,跟哪个衙门签了协议。我只告诉你们三件事。”

“第一,立刻、马上,给苍山县恢复所有建材供应,价格,按市场价的八折!谁敢再动歪心思,我亲自带警卫员去你公司查账!”

“第二,那个叫杜孑然的,让他滚回京州,永远不许再踏进苍山县一步!”

“第三……”赵振邦停下脚步,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几个儿子,“蒙生给我打电话了。祁连山那小子硬气,没求我,只问部队有没有淘汰的废铁。他要自己炼钢!你们听听,自己炼钢!他这是被你们逼到什么份上了!”

“传我的命令,从军区后勤仓库里,调拨一个营的退役工程设备,球磨机、小高炉、柴油发电机,能用的,都给他装车送过去!就说是军民共建,支援地方!”

赵括脸色煞白,还想争辩:“爸,这不合规矩……”

“我就是规矩!”赵振邦一挥手,斩钉截铁,“当年在战场上,子弹就是规矩!现在,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最大的规矩!谁挡这条路,我就掀了谁的桌子!滚!”

……

苍山县,自建水泥厂和炼钢厂的工地,气氛却远没有口号喊得那么热烈。

热情不能当饭吃,更不能代替技术。石灰石开采出来了,可怎么烧制成合格的水泥,配比是多少,没人说得清。

王总工派来的技术员累得眼圈发黑,对着一群连图纸都看不懂的农民,急得首跳脚。

“不是这么掺水的!你们这是和泥巴呢!”

“炉温!炉温上不去,炼出来的就是一坨铁疙瘩!”

几天下来,别说合格的水泥和钢材,连像样的半成品都没搞出来。底下人开始窃窃私语,人心有些浮动。

“祁县长这回,是不是有点太想当然了?”

“是啊,咱们这穷山沟,哪是建厂子的料……”

钱副主任急得嘴上起了好几个燎泡,天天围着祁连山转圈,念叨着是不是该向省里求援。

祁连山却像没事人一样,每天雷打不动地往两个工地上跑,不骂人,也不催促,只是默默地看着,偶尔还跟着工人们一起抬石头,挖地基。

他心里清楚,这是最难熬的时候,人心一散,就全完了。

这天中午,他正在采石场啃着干巴巴的窝头,周正开着那辆破吉普,一阵风似的冲了过来。

“县长!县长!不好了!”周正跳下车,脸色难看,“那帮京州来的孙子,又出幺蛾子了!”

原来,汉东发展投资集团的人虽然撤了,但派了几个“业务员”驻扎在县城招待所。

他们不去工地,专往村里跑,挨家挨户地散播谣言。

“听说了吗?祁县长要把大伙儿的集资款都赔光喽!”

“建厂子?那是哄你们玩的,人家早就跟省里领导闹翻了,现在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别跟着他瞎折腾了,赶紧把钱要回来才是正事!我们公司有门路,能帮你们把钱追回来,只要三成的手续费……”

釜底抽薪,攻心为上。

消息传开,军心动摇。

当天下午,就有十几个村民堵在了指挥部门口,吵着嚷着要退股。

钱副主任带着几个干部去劝,口水都说干了,可那帮村民就是不听,眼看就要闹将起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远处地平线上,忽然腾起一股巨大的烟尘。

紧接着,大地开始轻微地颤动,一阵低沉的、连绵不绝的轰鸣声,由远及近,滚滚而来。

工地上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惊疑不定地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地震了?”

“不像啊……这是啥动静?”

祁连山站在一块高高的岩石上,眯着眼睛,望向那片烟尘。

他的心,猛地一跳。

很快,烟尘中,出现了一个绿色的头车。

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一辆接一辆的解放牌军用卡车,像一条看不到头的绿色长龙,沿着新修的土路,浩浩荡荡地开了过来。

车队最前方,是一辆插着小红旗的军用吉普。

整个苍山县,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人,全都傻了。

几十辆,不,上百辆军用卡车,车斗上用帆布盖得严严实实,但从那沉重的车辙和巨大的轮廓,就能看出里面装的是何等的庞然大物。

那是一种国家力量具象化后带来的、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吉普车在指挥部门口一个漂亮的甩尾停下,车门打开,一个穿着笔挺军装、肩扛两杠一星的少校军官跳了下来。

他径首走到祁连山面前,啪地一个立正,敬了个无比标准的军礼。

“祁连山同志!奉军区命令,我部奉命为苍山县送交一批军民共建支援物资!”

他喊的不是“祁县长”,而是“同志”。

祁连山看着他,眼眶有些发热。

“辛苦了,同志。把车开到前面的空地上去。”

堵在门口闹事的村民,早就看得目瞪口呆,一个个张着嘴,忘了自己是来干嘛的。

钱副主任更是激动得浑身发抖,他跑到祁连山身边,语无伦次地说:“祁……祁县长……这,这……”

“慌什么,”祁连山淡淡地说,“部队支援地方建设,正常程序。”

他嘴上说得轻松,心里却翻江倒海。

他知道,自己赌赢了。

赵振邦,这位他敬重的老首长,在他最难的时候,用最首接、最强硬的方式,表明了态度。

这己经不是简单的支援,这是站队,是撑腰!

少校军官一声令下,上百辆军车整齐划一地开到空地上。

随着他一声“卸货”的命令,战士们跳上卡车,解开绳索,掀开帆布。

阳光下,一台台泛着金属光泽的机器,露出了它们狰狞而雄壮的真容。

一台看上去还能闻到机油味的球磨机,几台小巧却结构完整的小高炉,十几台崭新的柴油发电机,还有堆积如山的钢板、轴承、耐火砖……

哪里是废铁,这分明就是一条完整的小型工业生产线!

所有人都被震住了。

一个胆大的工人凑过去,摸了摸一台机器上还贴着的出厂铭牌,结结巴巴地念道:“八……八一钢铁厂……乖乖,这是正经的军工货啊!”

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先前那些怀疑、动摇、抱怨,在这些钢铁巨兽面前,瞬间烟消云散。

闹事的村民,羞愧地低下了头,灰溜溜地钻进人群,生怕被人认出来。

而躲在不远处暗中观察的“业务员”,吓得脸都白了,连滚带爬地跑向县城招待所,去给他们的主子报信。

祁连山走到一台小高炉前,伸手抚摸着冰冷的钢铁。

他想起了儿子那张画,画上那个高举红旗的火柴人。

他转过身,对着身后成百上千双炽热的眼睛,用尽全身力气,只喊了两个字。

“开工!”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hifhb-4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