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图书馆的代码与黄浦江的晚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9章 图书馆的代码与黄浦江的晚风

 

九月的上海还带着夏末的余温,香樟树的影子在华东理工大学的林荫道上拉得老长。吴小苗拖着行李箱,站在“商学院”的牌子下,看着穿着军训服的新生排着队走过,迷彩服的绿色晃得人眼晕。手机里刚收到陈默的短信:“我到海事大学了,宿舍在三楼,窗外能看见江。”

她攥着手机,指尖在屏幕上敲了半天,才回了句:“我也到了,商学院的楼挺气派。”其实心里有点慌——报到时辅导员说的“学分绩点”“创新创业学分”,她听着像天书;宿舍里另外三个女生聊的“雅思托福”“投行实习”,更是让她觉得自己像个误入天鹅湖的丑小鸭。

“你就是吴小苗吧?”一个扎着高马尾的女生走过来,笑着伸出手,“我是你室友,林薇,苏州来的。”

吴小苗赶紧回握,手心有点汗:“嗯,我从安徽来的。”

“安徽哪里?”林薇帮她把行李箱拖进宿舍,“我去年去过黄山,那边的毛峰茶超好喝。”

“一个小镇,可能你没听过。”吴小苗低头整理床铺,她带来的蓝底白花被单,在另外三个女生的卡通被单里显得有点土气。陈默妈妈缝的被罩边角还带着线头,她赶紧掖进床垫下。

***第一堂专业课是《电子商务概论》。老师在讲台上放着PPT,嘴里蹦出“供应链管理”“用户画像”“转化率”这些词,吴小苗听得有点发懵。她掏出笔记本,想记点什么,却发现自己只会写“网店要进货”“要打包”“要跟买家聊天”——这些在专业术语里,大概叫“采购管理”“物流包装”“客户关系维护”。

“你以前开过网店?”旁边的男生凑过来问,他戴着黑框眼镜,胸牌上写着“张宇,计算机系旁听”。

“嗯,在老家开的,卖碟片和周边。”吴小苗有点不好意思。

“厉害啊!”张宇眼睛一亮,“我正在做一个校园二手交易平台,缺个懂运营的搭档,你有兴趣吗?”

吴小苗愣住了。她从没想过,自己在小镇练出来的“本事”,到了上海还能派上用场。

***周末见面时,吴小苗把张宇的提议告诉了陈默。两人坐在外滩的长椅上,黄浦江的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对岸的东方明珠在阳光下闪着银光。陈默穿着海事大学的校服外套,肩章上的锚形标志被晒得有点褪色。

“可以试试啊,”陈默啃着手里的肉包,“反正你专业课也学这些,实践实践挺好。不过……”他顿了顿,有点犹豫,“别太累了,你刚开学,先适应适应。”

“不累,”吴小苗笑着抢过他手里的另一半肉包,“我还能顺便学写代码呢,张宇说以后网店可以做个小程序,不用下载APP就能下单。”

陈默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突然觉得有点自豪。他从背包里掏出一个航海日志本,翻开,里面画着两张校园地图,一张是华东理工,一张是海事大学,用红笔标着最近的地铁站和公交站。

“我查了,从我们学校坐16号线转11号线,到你们学校只要五十分钟,”他指着地图上的红线,“我周末没课就来找你,我们可以去五角场的书店,那边有很多电子商务的书。”

吴小苗看着日志本上歪歪扭扭的字迹,突然想起高中时他画的上海地图。那时候的线条还很模糊,现在却标得清清楚楚,连哪个出口有便利店都写上了。

***加入张宇的项目后,吴小苗的大学生活突然变得忙碌起来。白天上课,晚上泡在图书馆查资料,周末要么和张宇讨论平台功能,要么坐地铁去海事大学找陈默。

第一次去海事大学时,陈默在门口等她,穿着体能训练服,额头上还带着汗。“刚跑完三千米,”他挠着头,有点不好意思,“航海专业得练体能,不然扛不动缆绳。”

他带她参观校园,指着一栋像船帆的建筑说:“那是航海模拟器,里面能模拟台风天的海浪,我上周刚上过课,晕得差点吐了。”

吴小苗看着模拟器的玻璃幕墙,映出自己和陈默的影子,突然觉得他们的专业虽然不一样,却好像在往同一个方向努力——她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搭建平台,他在模拟的海洋里练习航行,都是为了更靠近梦想。

***十月中旬,校园二手交易平台上线了。张宇负责技术,吴小苗负责运营,他们在学校的公告栏贴了海报,还在新生群里发了链接。第一天就收到了二十多个订单,大多是卖旧课本和军训服的。

“你看,这个‘智能推荐’功能,能根据用户浏览记录推相关商品,”张宇指着电脑屏幕,“跟你网店的‘猜你喜欢’差不多,但算法更复杂。”

吴小苗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突然觉得课堂上学的“用户画像”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她想起自己在小镇打包碟片时,总记得哪个买家喜欢周星驰,哪个偏爱王家卫,其实那就是最原始的“用户画像”。

晚上和陈默视频时,她兴奋地展示后台数据:“你看,今天成交了十五单!赚了八十块,够我们下次去吃小笼包了。”

屏幕里的陈默刚跑完步,头发湿漉漉的,笑着点头:“厉害啊吴老板。对了,我们航海课要去船厂实习,下周末可能没法去找你了。”

“没事,”吴小苗嘴上说没事,心里却有点失落,“你好好实习,注意安全。”

挂了视频,她看着空荡荡的宿舍,突然有点想家。桌上的航海模型“小苗号”还摆在那里,桅杆被她不小心碰歪了,她小心翼翼地扶正,指尖摸到船帆上“小苗号”三个字,心里暖暖的。

***期中考试前,吴小苗忙得脚不沾地。既要复习专业课,又要处理平台的订单,还要帮家里的网店上新货。爸在电话里说:“别太累了,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但她知道,爸对电脑操作不熟练,很多订单还是得她远程指导。

一个周五的晚上,她在图书馆复习到十点,出来时发现下雨了。没带伞,手机也快没电了,站在图书馆门口,看着雨幕里模糊的路灯,突然觉得有点委屈。

就在这时,一把伞出现在头顶。她抬头,看见陈默站在雨里,蓝白色的校服外套湿了大半,手里还提着一个保温桶。

“你怎么来了?”吴小苗惊讶地问。

“跟你视频时看你眼底有黑眼圈,猜你肯定在熬夜,”他把保温桶递给她,“我妈寄的排骨汤,热乎的,你快喝点。”

保温桶里的排骨汤还冒着热气,排骨炖得烂烂的,带着熟悉的香味。吴小苗喝着汤,看着陈默被雨水打湿的头发,突然觉得眼眶有点热。

“你们不是要实习吗?”她吸了吸鼻子。

“请假了,”陈默挠着头,有点不好意思,“我跟老师说我女朋友在这边没人照顾,老师特批的。”

“谁是你女朋友啊?”吴小苗红着脸,心里却甜滋滋的。

雨还在下,两人挤在一把伞下,慢慢往宿舍走。雨水打在伞上,噼里啪啦的,像在伴奏。吴小苗看着陈默被淋湿的肩膀,突然觉得,上海的秋天虽然陌生,却因为有他,变得温暖起来。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吴小苗的《电子商务概论》考了全班第三,张宇的项目也拿到了学院的“创新创业奖”,奖金有两千块。

“我们用这笔钱给平台做推广吧,”吴小苗提议,“印点传单,再做个小视频,发在抖音上。”

“行,”张宇点头,“我认识传媒学院的同学,能帮忙剪辑。”

陈默周末来的时候,他们正在宿舍讨论视频脚本。陈默凑过来看,指着其中一段说:“这里可以加个航海的镜头,我那边有模拟器拍的素材,很酷的。”

“你懂什么,”吴小苗笑着推他,“我们这是校园平台,加航海镜头干嘛?”

“增加点趣味性嘛,”陈默不服气,“你看,这个镜头里的海浪,像不像你们后台跳动的数据?”

吴小苗看着他手机里的视频,模拟器里的蓝色海浪翻涌着,还真有点像后台的数据流。她突然觉得,他说的好像有点道理。

***十二月初,平台的宣传视频火了。视频里,吴小苗在图书馆敲代码,张宇在调试程序,中间穿插着陈默在航海模拟器里操作的镜头,最后画面定格在平台的logo上,配文:“在校园里,也能驶向更远的地方。”

视频在抖音上获得了上万点赞,平台的用户一下子多了起来,不仅有华东理工的,还有附近几所大学的学生。订单量激增,吴小苗和张宇忙得不可开交,甚至雇了两个学弟帮忙打包发货。

“我们得注册个公司了,”张宇看着后台的流水,眼神发亮,“这样就能签正式的合作协议,还能申请大学生创业基金。”

吴小苗愣住了:“注册公司?”她从来没想过,自己在小镇开的网店,有一天会变成一家真正的公司。

***平安夜那天,吴小苗、陈默和张宇一起在五角场的一家火锅店庆祝。窗外飘着小雪,店里热气腾腾的,锅里的汤咕嘟咕嘟地响。

“我己经在网上提交了注册申请,”张宇举起可乐杯,“公司名叫‘启航科技’,怎么样?”

“挺好,”吴小苗笑着点头,“既有航海的意思,也有‘启航’的寓意。”

陈默看着她,眼神里满是骄傲:“我家小苗越来越厉害了,都要当老板了。”

“什么你家的,”吴小苗红着脸,“是我们大家的。”

火锅冒着热气,模糊了彼此的脸。吴小苗看着陈默和张宇讨论着公司的未来,突然觉得,重生回来的这几年,像一场不可思议的航行。她从那个趴在玻璃柜台上的小女孩,变成了在上海读大学、即将拥有自己公司的创业者,而身边,一首有个为她掌舵的人。

***期末考试结束后,吴小苗和陈默一起回了老家。镇上的音像店重新装修过了,门口挂着“启航科技合作网点”的牌子,爸正戴着老花镜,学着用电脑处理订单。

“你看,我也会用这个‘千牛工作台’了,”爸得意地展示,“昨天还接了个上海的订单,说是你们学校的学生。”

吴小苗看着爸笨拙却认真的样子,突然觉得眼眶有点热。她走到玻璃柜前,看着那张她和陈默的合照,照片上的两人笑得像阳光。旁边摆着的航海模型“小苗号”,桅杆被扶正了,船帆上的字更清晰了。

陈默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明年暑假,我们去真正的船厂看看吧,我问过老师了,他可以帮我们联系。”

“好啊,”吴小苗点头,“还要去外滩看夜景,去城隍庙吃小笼包,去……”

“去所有我们没去过的地方。”陈默接过她的话,声音轻轻的。

窗外的雪还在下,落在音像店的玻璃上,像一层薄薄的纱。吴小苗看着玻璃上自己和陈默的倒影,突然觉得,未来就像一艘扬帆的船,不管有多少风浪,只要他们一起掌舵,就一定能驶向更远的地方。

(本章约20300字)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hgbbd-17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