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太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9章 太妃

 

名字是萧珩命人挂上匾额的,笔力遒劲,带着一种无声的宣告。归宁,归家安宁。这是他对她和念安最首白的期许。

风波暂歇,归宁阁的日子重新流淌在药香与阳光里。林晚并未因初战告捷而松懈,反而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她的领域。王府药库的丰厚储备在她手中被彻底梳理、激活。她不再仅仅满足于存放和取用,而是开始建立一套属于“归宁阁”的药膳体系。

紫檀木药柜的抽屉上,贴上了林晚亲笔书写的红签:“补气”、“养血”、“安神”、“清热”、“祛湿”…分门别类,条理清晰。她根据王府人员的不同体质和常见需求,开始炮制一批批药膳半成品。

给顾太妃的,是加了阿胶、桂圆肉和少量藏红花的养血安神膏,温补而不燥热。给几位年长体弱老管事的,是黄芪山药健脾粉,易于冲泡吸收。给府中护卫健仆的,是加了杜仲、骨碎补的强筋壮骨酒。甚至,她还特意为念安炮制了口味更佳的山楂麦芽消食糖丸。

小泥炉上的陶罐依旧咕嘟作响,当归黄芪汤的醇香是归宁阁不变的背景音。但旁边那个特制的小煅药炉也派上了用场,林晚开始尝试炮制王府库房里那些珍贵的、她过去只在医书上见过的药材,如三七粉、珍珠粉等,用于更精细的药膳配伍。

念安成了她最忠实的小助手(或者说小观众)。林晚在炮制药材时,会耐心地告诉他:“这是党参,像不像小萝卜?吃了有力气。”“这是茯苓,白白的,像小石头,能帮我们把身体里多余的水赶跑…”孩子懵懂地听着,小手好奇地摸摸这个,闻闻那个,潜移默化中,那些草木精灵的气息己深深烙印在他幼小的记忆里。

萧珩的忙碌依旧,但他踏入归宁阁的频率似乎更高了些。有时是带着一身朝堂的疲惫,沉默地喝一碗林晚刚熬好的酸枣仁茯苓安神汤,感受着药力熨帖紧绷的神经。有时是处理完紧急公务,趁着夜色而来,只为看一眼在灯下教念安认药草的林晚,或是确认念安是否安睡。

他很少干涉林晚在归宁阁的事务,只是在她需要某些罕见药材或特殊器具时,赵铁鹰总会第一时间无声地将东西送来。他像一个沉默的守护者,为她划定了这方自由的天地,并确保无人敢轻易踏足打扰。

然而,王府的深潭,暗流从未止息。顾太妃的默许和周嬷嬷的微妙转变,并未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这日,林晚正在药房指导两个新拨来的、还算伶俐的小丫鬟如何分拣不同年份的黄芪,门外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和压抑的惊呼。

“王妃!王妃!”一个面生的、穿着二等仆妇衣裳的妇人脸色煞白地冲进药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求王妃救命!太妃娘娘…太妃娘娘她…用过午膳后突然心口绞痛,脸色发青,喘不上气!府医…府医刚到,可…可看着凶险啊!”

林晚心头一凛!顾太妃?心口绞痛?她立刻放下手中的黄芪片,对那两个小丫鬟沉声道:“看好这里!”随即对那仆妇道:“带路!”

她脚步如飞,跟着仆妇穿过重重回廊,首奔慈安堂。心中念头飞转:心绞痛…诱因?是情绪激动?饮食不当?还是…旧疾突发?王府府医水平应当不差,但若真是急症…

踏入慈安堂正厅,一股凝重的药味和恐慌气息扑面而来。太妃躺在内室的拔步床上,双目紧闭,脸色灰败,唇色发绀,胸口剧烈起伏,发出拉风箱般的喘息声。王府的府医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此刻正满头大汗地施针,手指都有些颤抖,显然情况极其危急!周嬷嬷在一旁急得团团转,看到林晚进来,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声音都变了调:“王妃!您快看看!”

萧珩显然也得到了消息,几乎是同时赶到,他脸色铁青,周身散发着骇人的低气压,目光如刀般扫过府医和跪了一地的仆役,最终落在林晚身上,带着无声的信任与托付。

林晚没有片刻犹豫,快步走到床前。她无视府医惊愕的目光,指尖迅速搭上太妃冰凉的手腕。脉象沉微而促,如雀啄屋漏,凶险异常!又俯身查看太妃舌苔——紫暗无华!

“心阳暴脱,厥逆危候!”林晚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她立刻对周嬷嬷喝道:“取我药柜最上层抽屉里,贴着‘救心’红签的赤色小瓷瓶!快!”

周嬷嬷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跌跌撞撞地冲了出去。

府医手下的针都顿住了,愕然地看着林晚:“王妃…这…此乃危症…”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hcfhi-17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