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院判走到萧珩面前,仔细端详他的面色,又示意他在石凳上坐下。小童放下药箱,取出脉枕。
萧珩伸出手腕,神色淡然。张院判三指搭脉,凝神细察,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诊脉时间颇长,院中诸人屏息凝神。
良久,张院判收回手,捋须沉吟道:“世子爷脉象沉弦而涩,左寸尤甚,显是心力耗损过剧,忧思郁结,肝气不舒。虽无急症,然沉疴积郁,非一日可解,需静心调养,徐徐图之。” 他转向林晚,语气带着一丝考较,“不知林娘子平日为世子爷所用何药调理?”
林晚上前一步,从容答道:“回禀大人,世子爷初归,气血两亏,神思耗损。民妇以**当归黄芪汤**固本培元,辅以**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入**安神定志饮**,疏肝解郁,宁心安神。饮食上,以温补易化为主,如**生姜红枣羹**、**山药羊肉羹**等,少食生冷滋腻。”
张院判眼中赞赏之色更浓:“当归黄芪,气血双补,配伍得当。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合欢皮解郁宁心,甚好!林娘子用药精当,深谙‘治神’之道,难怪世子爷恢复得如此平稳。” 他顿了一下,意有所指地补充道,“陛下亦忧心世子爷贵体,嘱咐老夫,务必请世子爷安心静养,莫要再为琐事烦忧。”
萧珩神色不变,只淡淡道:“谢陛下隆恩,有劳张院判费心。”
张院判含笑点头,又嘱咐了几句“戒急戒躁”、“宽怀静养”的话,便带着小童告辞离去。
院门重新关上。
萧珩依旧坐在石凳上,目光投向远方宫阙的方向,眼神深邃难辨。张院判的到来,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提醒着他,靖北王一案虽近尾声,但随之而来的权力博弈、利益瓜分、以及那高高在上的帝王心术,才刚刚开始。他这位手握铁证、搅动风云的世子爷,依然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林晚走到他身边,递上一杯刚温好的、加了少量**合欢花**的安神茶。茶水温热,散发着淡淡的清甜花香。
萧珩接过茶杯,指尖感受着那熨帖的温度。他抬眼看向林晚。她清澈的眸子里没有惶恐,没有探询,只有一种沉静的、如同磐石般的安稳,仿佛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这念安堂的药香与炉火,都会在此处,为他留一方歇息的净土。
“风雪暂歇,”林晚的声音很轻,如同檐下融雪的滴答声,“然寒气犹在。世子爷还需…徐徐图之。”
徐徐图之。
这西个字,如同林晚手中那杯温润的安神茶,带着药草的清苦与回甘,悄然熨平了萧珩心头刚刚因张院判到来而泛起的波澜。
他端起茶杯,轻啜一口。合欢花的清甜与药草的微苦在舌尖交融,暖流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那丝来自权力中心的寒意。
念安拿着小树枝,又蹭到萧珩腿边,仰着小脸:“爹爹,还练吗?”
萧珩放下茶杯,看着孩子纯真的眼眸,那深潭般的眼底,终于漾开一丝几不可察的、近乎温和的涟漪。
“练。”他低沉应道,再次拿起了那根小小的树枝。
晨光下,刀法的起手式再次缓缓拉开。这一次,动作更加沉稳,收敛了所有锋芒,只剩下一种沉淀后的、守护的力量。
林晚转身,回到炮制房,将新收的桑叶小心翻动。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晾晒的药材上,也洒在院中那对一大一小、认真“习武”的身影上。
炉火静静燃烧,药香袅袅升腾。念安堂的宁静,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暂时隔绝了宫阙的喧嚣与权力的暗涌。萧珩知道,属于他的风暴远未停歇,但此刻,在这药香弥漫的方寸之地,他愿意放下满身的疲惫与沉重,做一回念安的“爹爹”,也做一回…这炉火旁,需要休养与温暖的归客。前路漫漫,徐徐图之。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hcfhi-14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