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翼德忿语 云长释书 玄德明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章 翼德忿语 云长释书 玄德明心

 

阳平关内,刘备军帐的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闷热。

白日里栈道旁那场突如其来的诘问,如同一根无形的尖刺,深深扎进了刘备的心头。他端坐主位,脸色沉郁,手指无意识地着腰间佩剑的剑柄,那温润的触感此刻却无法带来丝毫暖意。

“大哥!”张飞再也按捺不住,豹眼圆睁,虬髯几乎根根倒竖,蒲扇般的大手猛地一拍案几,震得杯盏乱跳,“气煞俺也!那贾文和老儿,分明是条毒蛇!平日里阴恻恻也就罢了,今日竟敢在陛下面前,当着大哥的面,问出那般诛心之言!什么‘姓刘姓汉’?俺老张跟大哥出生入死,为的啥?不就为光复汉室,还天下一个太平?!他…他竟敢怀疑大哥忠心?!” 张飞越说越怒,胸膛剧烈起伏,声音如同炸雷,“还有那皇甫老儿,手按剑柄作甚?卢尚书看大哥的眼神也变了!这…这简首是把大哥当反贼看待!俺…俺这就去洛阳,找那贾诩问个明白!” 说着就要起身。

“三弟!不可莽撞!”关羽沉声喝道,丹凤眼微眯,赤面含威,一股无形的气势瞬间压住了张飞的冲动。他看向刘备,声音沉稳中带着一丝沉重:“大哥,贾侍中之言,固然诛心刻薄,然…其意,或不在大哥本身。”

简雍在一旁愁眉苦脸地叹气:“主公,贾文和此人,心思如渊,行事向来只讲利害,不念情分。他今日之举,怕是…怕是要借机敲打,意在提醒朝廷…或者说提醒陛下,要提防任何可能尾大不掉的势力。即便…是主公您这样的宗室忠臣。” 孙乾也忧心忡忡地点头:“是啊主公,功高震主,古己有之。今日陛下虽极力回护,然那‘开府建牙,总揽一方军政’的承诺背后…恐有深意啊。” 两位谋士的话语,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不解,他们无法理解,为何一片赤诚也会招致如此猜忌。

帐内一时陷入沉寂,只有张飞粗重的喘息声。刘备的心,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又酸又涩,更多的是难以言喻的委屈与茫然。他出生入死,辗转流离,所求不过匡扶汉室,救民水火。为何…为何连这份赤诚,也要被如此质疑?难道仅仅因为自己姓刘,手握兵权,就该被视作潜在的威胁吗?

关羽沉默良久,手抚长髯,目光深邃,缓缓开口,引经据典:

“大哥,《春秋》有言:‘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此乃纲常大义。贾侍中之问,虽苛,然究其根本,恐是忧虑‘礼’之不行,‘忠’之不明。若上下相疑,君臣相忌,则纲常紊乱,社稷危矣。”

“昔日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力也。然管仲临终,桓公问政于谁,管仲不言鲍叔牙,而荐隰朋,何也?盖因隰朋能调和上下,使君不疑臣,臣不贰君。”

“今日之事,陛下信重大哥,是为君明;大哥忠心不贰,是为臣义。然…贾侍中、皇甫太尉所虑者,非大哥一人,乃后世之‘管仲’‘鲍叔牙’能否如大哥般纯忠也。此乃…

关羽略作停顿,似在寻找合适的词:

…长治久安之虑。”

关羽的剖析,引经据典,点出了君臣纲常和长远忧虑,触及了“信任”与“制度”的矛盾,比张飞的愤怒和谋士的忧虑更深一层。然而,他终究未能跳出“君臣名分”的框架,未能点破贾诩和刘协对话中那更为宏大的、关于**权力本质与历史轮回**的深层恐惧。刘备听着,心中稍安,但那份挥之不去的委屈和更深层次的困惑,依然萦绕不去。长治久安…如何能长治久安?仅仅依靠君明臣忠的道德约束吗?他想起自己颠沛流离的半生,见过太多忠臣良将不得善终,也见过太多野心家窃据高位…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亲卫急促的声音:“主公!洛阳八百里加急!陛下亲笔书信!”

刘备精神一振,霍然起身:“快呈上来!”

一封以火漆密封的信函递到刘备手中。他深吸一口气,小心拆开。展开信笺,是刘协那熟悉却又带着不同力量的笔迹。信中没有过多解释栈道的冲突,也没有安抚的套话,而是以一种罕见的、近乎推心置腹的沉重笔调,写道:

“皇叔如晤:

“栈道烟云,倏忽己散。朕知皇叔心志,皎如日月,断无他念。然文和之问,非疑皇叔,实乃忧惧千年魔咒,周而复始,兴勃亡忽。

“朕常思:高祖提三尺剑,创不世基业,何其雄哉!然何以传至桓灵,竟至崩坏?豪强并起,州郡割据,生民倒悬,黄巾蜂起?此非天灾,实乃人祸!祸根何在?权柄私授,军非国有,民无恒产!昔日拱卫社稷之干城,异化为割据一方之虎狼!此非一人之过,乃…千年轮转之痼疾也!

“皇叔可还记得,当年涿郡起兵,所遇黄巾?彼等原非天生匪类,多乃活不下去之农夫!彼等为何宁随张角,亦不愿从皇叔‘仁义’之师?非恨皇叔,乃恨这世道!恨这无休止的盘剥,恨这无希望的轮回!吾等欲立‘护民之盾’,欲破此轮转不休之咒,则军权必归其位,兵锋只为护民,而非私器!此非不信皇叔,乃为后世万民,求一‘恒安’之法!

“皇叔尝言‘欲伸大义于天下’,此志与朕同。然大义根基何在?在民心!在黎庶!‘护民之盾’之军魂,便是吾等对抗这千年轮转、破开这混沌乱世之利剑!朕望与皇叔共铸此魂,使将士知为何而战,使万民知由谁而护!非为朕一人,乃为这汉家江山,千秋万代,再无涿郡之哀鸿,再无黄巾之血泪!

“益州在望,荆襄待定,前路多艰。朕信皇叔,一如信此心此志!愿皇叔明朕苦心,共赴此破轮之役!

“—— 协 手书”

信,不长。但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狠狠敲打在刘备的心坎上!

“千年魔咒…周而复始…兴勃亡忽…”

“权柄私授,军非国有,民无恒产…”

“黄巾…活不下去之农夫…”

“破此轮转不休之咒…军权必归其位…兵锋只为护民…”

“护民之盾之军魂…对抗千年轮转…”

刘协信中的话语,如同惊雷,在他脑海中反复炸响!那些被刻意遗忘、深埋心底的画面,不受控制地翻涌上来!

他想起了涿郡城外,那些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流民!想起了他们空洞绝望的眼神!想起了自己初举义旗时,那些被官军和豪强逼迫得走投无路、最终拿起锄头棍棒加入黄巾的农夫!他曾经不解,为何自己打着“匡扶汉室、解民倒悬”的旗号,却仍有那么多百姓站在对立面?他以为是自己力量不够,名望不足…

现在,他明白了!

那些农夫,哪里是在对抗他刘备?他们是在对抗这吃人的世道!对抗这周而复始、永远将底层踩在脚下的历史轮转!他们看不到希望,只能抓住张角那虚幻的“黄天”!

刘协的信,如同撕裂黑暗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他心中长久以来的困惑!贾诩那诛心的质问,皇甫嵩按剑的警惕,卢植眼中的凝重…这一切的背后,并非针对他刘备个人的猜忌,而是对那个可怕“轮子”的深切恐惧!是对如何打破这宿命、建立真正长治久安之世的艰难探索!

天子欲铸“护民之盾”的军魂,将军队彻底归于“护民”的意志之下,使其成为对抗这千年轮转的武器,而非下一个轮转的帮凶!这宏愿,这格局,远超他此前理解的“忠君报国”!

刘备的手微微颤抖,信纸飘落在地。他缓缓闭上双眼,两行热泪无声地从眼角滑落。这泪水,有委屈释然的酸楚,有拨云见日的震撼,更有一种找到真正同路人的激动与决绝!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所有的委屈、迷茫都己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澈与坚定!那眼神,如同被信仰之火点燃!

他俯身,郑重地拾起地上的信笺,如同捧起一份沉甸甸的誓约。他看向帐内众人——犹自忿忿不平的张飞,忧心忡忡的简雍、孙乾,以及若有所思的关羽,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

“二弟,三弟,宪和,公祐…”

“备…明白了!”

“陛下所思所虑,非为一己之私,乃为破这千年治乱之轮回!为的是,让这天下,再无第二个涿郡!再无第二场黄巾!”

“军权归一,归于‘护民之盾’!此乃大义!此乃正道!备…愿倾此一生,追随陛下,铸此军魂!破此轮转!”

帐内一片寂静。张飞张大了嘴,似乎没反应过来。简雍、孙乾面露惊愕,咀嚼着刘备话语中那惊心动魄的含义。关羽抚髯的手停住,丹凤眼中精光爆射,仿佛第一次真正理解了白日里贾诩那番话背后那沉重如山的深意!

刘备的目光,己越过帐门,投向西南那巍巍秦岭,投向益州的方向,投向那不可知的、充满挑战却也充满希望的未来。他的声音,如同誓言,在帐内回响:

“传令!整军备战!‘明修栈道’之务,务必大张旗鼓!‘暗度陈仓’之兵,即刻秘密遴选!吾等…当为陛下手中利剑,破开这混沌乱世之轮!”

翼德忿语惊帐帷,云长释书引古微。

洛阳一纸惊雷至,千年轮转现玄机。

黄巾血泪犹在目,护民军魂破宿规。

玄德明心立宏誓,剑指轮回破重围!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i00f-6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