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洛都春宴 冰释映柳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9章 洛都春宴 冰释映柳新

 

初春的官道,冰雪消融,泥土的气息混合着新草的芬芳,弥漫在空气中。

两行车驾,一前一后,沿着通往洛阳的驰道缓缓而行。

前面是幽州牧刘虞轻车简从的队伍,后面则是公孙瓒带着五百白马义从精锐,玄甲鲜明,气势肃杀。

刘虞坐在车中,掀开车帘,望着沿途景象,眼中满是欣慰与赞叹。

自幽州南下,越近洛阳,所见景象便越发不同:

昔日因战乱而荒芜的田野,如今己有农人驱赶着耕牛,在官府胥吏的指导下重新丈量土地,划分阡陌。

田垄间,新挖的沟渠引来了融化的雪水,潺潺流淌。残破的村落旁,搭建起了整齐的窝棚,炊烟袅袅,孩童嬉戏。

更远处,还能看到穿着号衣的士兵,在军官带领下,帮助百姓修缮房屋、架设桥梁。

路过的驿站,也修缮一新,往来传递文书的驿卒步履匆匆却神色从容。

“陛下‘护民之盾’,开仓赈济,助民复耕,整顿吏治…此等景象,方是中兴之兆啊!” 刘虞忍不住对随行的从事感慨,“民心渐安,元气始复。伯圭(公孙瓒字)若见此景,当能稍解心中块垒。”

后方的公孙瓒,同样在观察。

他骑在通体雪白的骏马上,面色依旧冷峻,鹰隼般的目光扫过田间地头,扫过修缮一新的驿站,扫过那些不再面黄肌瘦、眼中重燃希望的百姓,以及那些纪律严明、帮助百姓而非劫掠的士兵。

这一切,与他记忆中因党锢之祸、黄巾之乱而残破凋敝的中原,截然不同,更与他治下虽武力强盛、但因连年征战和与刘虞内耗而民生艰难的幽州边塞,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授田安边…军功授田…市舶司…” 公孙瓒心中默念着沿途听到的新政名词。

那些归附的小部落首领得了牛羊后感激涕零的样子,商旅们谈论即将重开西域丝路的兴奋……

这些画面不断冲击着他固有的认知。赵云在蓟城的话,再次回响在耳边——“其核心皆在‘安民’二字…与主公戍守边陲之初心,未必相悖。”

他握着缰绳的手,不自觉地松了几分力道,眼神中冰冷的戒备,悄然融化了一丝疑惑与……不易察觉的触动:

或许,这少年天子,真与那些只知争权夺利的洛阳贵人不同?

洛阳城,虽宫阙尚未完全修复,但残垣断壁间己焕发出勃勃生机:

街道整洁,市井喧闹,商铺陆续开张,往来行人神色间少了往日的惶恐,多了几分安定。皇宫内苑一处临水轩榭,被布置成春日宴饮之所。轩外杨柳初绽新绿,池水碧波微漾,暖阳融融。

刘协设下私宴,款待远道而来的两位北疆重臣。卢植、皇甫嵩作陪。宴席并不奢华,却极尽精致时鲜,显示出主人的用心。

刘虞身着朝服,恭敬而喜悦,率先向刘协行大礼,声音激动:“老臣刘虞,拜见陛下!陛下励精图治,关陇复苏,新政惠民,老臣沿途所见,不胜欢欣!此乃汉室之幸,万民之福!”

“伯安公(刘虞字)快快请起!” 刘协亲自离席扶起刘虞,态度极为亲近,“北疆多赖公之仁德抚慰,朕心甚慰!今日私宴,只叙亲情国事,不必拘礼。”

他特意看向随后行礼、神色仍带着几分疏离的公孙瓒,笑容真诚:“伯圭将军!北疆柱石,威震胡虏!朕在洛阳,亦久闻将军白马义从之威名!将军能拨冗前来,朕心甚喜!请坐!”

公孙瓒感受到刘协话语中的真诚与重视,心中那最后一点疑虑也消散不少,抱拳沉声道:“臣公孙瓒,拜见陛下。戍边乃臣本分,不敢居功。” 态度虽仍显生硬,但己无抵触。

酒过三巡,气氛渐趋融洽。刘协主动问起北疆胡情、边防要务。刘虞侃侃而谈,阐述其“以抚为主,以德化怨”的理念,并详细禀报了近期小部落归化的情况,尤其提到赵云所见的实例。公孙瓒则更多谈及乌桓、鲜卑大部之动向,以及边防军备、地理要害,言语间充满实战经验,也流露出对刘虞“一味怀柔”的不以为然。

两人理念差异依旧明显,但在天子面前,都克制着没有争执。

刘协认真倾听,不时点头,最后总结道:“二公所言,皆金玉良言!北疆情势复杂,非单一之策可定。伯安公之仁德,乃安定人心之基;伯圭将军之武备,乃震慑宵小之盾!缺一不可!” 他巧妙地调和了两人的矛盾,接着道:

“朕意己决,当在幽州设‘北疆都护府’,总揽军政,专司边务!伯圭将军勇略过人,威震塞外,当为都护,专司征伐、巡边慑逆、清剿顽寇!”

他看向刘虞:“伯安公德高望重,深谙胡情,精于抚民,当领幽州牧如故,并兼领都护府长史,专司屯田安民、抚恤归化、互市通商、宣谕王化!二公一文一武,一刚一柔,相辅相成,共保北疆安宁!朝廷钱粮军械,必优先供给!如何?”

此策一出,刘虞面露喜色,欣然领命:“陛下圣明!老臣必竭尽所能,抚民安边,以佐伯圭将军之武威!” 他看到了朝廷整合力量、解决北疆问题的决心。

公孙瓒则是心头剧震!这既肯定了他的军事地位和不可或缺性,又给了他名正言顺的总揽北疆军事的大权,同时将民政后勤交给了更擅长的刘虞,并承诺钱粮支持!

这几乎是解决他与刘虞多年矛盾、发挥各自所长的最佳方案!远比削他兵权或强行调解高明得多!

他看向刘协的目光,第一次充满了真正的敬意与折服。他离席,单膝跪地,抱拳沉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陛下知遇之恩,委以重任!臣公孙瓒,敢不效死?必鞠躬尽瘁,为陛下守好北疆门户!凡有不臣胡虏,必犁庭扫穴,悬首槁街!”

“好!甚好!” 刘协大喜,亲自扶起公孙瓒。殿内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卢植、皇甫嵩亦抚掌称善。

此时,刘协目光扫过轩外侍立的护卫,忽然定格在一位身姿挺拔、银甲白袍、英气逼人的年轻将领身上。他心中一动,朗声问道:“阶下那位白袍小将,可是常山赵子龙?”

赵云闻天子点名,立刻出列,单膝跪地,抱拳垂首,声音清朗:“末将赵云,拜见陛下!”

刘协笑道:“朕在洛阳,亦闻子龙白马银枪,有万夫不当之勇!更难得见识不凡!前番在蓟城,一番‘胡部观望’之论,深得安边之要!伯圭将军,你得此良将,实乃北疆之福啊!”

公孙瓒见天子如此看重赵云,心中也颇为自得,对赵云更添几分重视,点头道:“子龙确是难得的将才!”

刘协勉励道:“子龙,北疆重任,需尔等年轻俊杰戮力同心!望你辅佐伯圭将军与伯安公,尽展所长,建功立业!”

“末将遵旨!定不负陛下厚望!” 赵云声音铿锵,眼中闪烁着忠诚与热忱的光芒。

宴会尾声,宾主尽欢,刘协亲自送刘虞、公孙瓒至轩外。

此时,轩外春意更浓。和煦的春风拂过柳梢,嫩绿的新叶在阳光下舒展,池畔的迎春花悄然绽放……几只早归的燕子,轻盈地掠过清澈的水面,留下一圈圈涟漪。

刘虞与公孙瓒并肩立于阶前,望着这充满生机的春景,两人之间的隔阂虽未完全消弭,但那份因共同目标和天子巧妙安排而产生的微妙默契,以及初春暖阳带来的融融之意,己悄然取代了之前的剑拔弩张。

公孙瓒望着池中柳影,破天荒地主动对身旁的刘虞低声道:“伯安公,春耕在即,屯田安民之事…还需你多费心了。”

刘虞微微一怔,随即展颜,温和回应:“分内之事。边塞巡防,震慑宵小,就全赖伯圭将军神威了。”

一缕春风,带着新柳的清新气息,温柔地拂过两人的袍袖。

北疆风雪化春泥,洛都新柳映华池。

沿途仁政消疑窦,殿前妙策定雄雌。

白驹得见天颜赞,双柱初解旧日歧。

最是一年晴好处,燕语声中冰释时。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i00f-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