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熊熊,驱散了洛阳深冬的湿寒。
未央宫这处临时的偏殿议事厅内,气氛却比炉火更加灼热。
天子刘协端坐主位,下方,卢植、皇甫嵩、贾诩、朱儁、段煨、徐晃等朝廷核心文武济济一堂。
巨大的舆图铺展在中央,山川河流、州郡城池、乃至模糊的草原与西域轮廓,皆在其上。
空气中弥漫着茶香、墨香与一种决定帝国未来走向的凝重气息。
刘协的目光首先落在舆图上汉中的位置,指尖轻敲:“汉中急报,王匡与张鲁勉力支撑,然张任攻势如潮,阳平关险地几度易手。刘焉增兵阳平关下,其势汹汹。玄德公己自金城启程,率本部并段煨将军所部精卒五千、徐荣将军所部精骑两千,星夜驰援。然路途遥远,风雪阻道,恐仍需时日方能抵达。”
他语气沉重,“汉中,不容有失!诸卿可有良策,解此燃眉之急?或能助玄德公更快破局?”
皇甫嵩须发皆张,率先开口,声如洪钟:“陛下!汉中之危,根在刘焉!此獠僭越称尊,罪不容诛!王将军、张师君坚守孤城,忠勇可嘉!当务之急,除增兵外,更应断刘焉后援!
臣请旨,即刻令驻守冯翊的徐晃将军部,做出自子午谷南下佯攻汉中盆地之态!同时,遣使联络巴郡板楯蛮(賨人)渠帅,许以重利,令其袭扰刘焉后方粮道!刘焉腹背受敌,张任必分兵,汉中压力自解!待刘皇叔大军一到,内外夹击,必可破敌!” 他的策略充满进攻性和对兵势的精准把握。
徐晃立刻抱拳:“末将领命!晃即刻整军,陈兵子午谷北口,多布旌旗,广造声势!必令刘焉贼军胆寒!” 这位以沉稳著称的将领,眼神中燃起战意。
刘协微微颔首,皇甫嵩此策攻敌必救,甚合兵法。“准!徐晃将军速办!联络板楯蛮之事…” 他目光转向熟悉西南事务的卢植。
卢植会意,捋须道:“板楯蛮悍勇,素受刘焉苛待,其渠帅杜濩、朴胡等,臣昔年督学益州时,曾有过一面之缘,可修书晓以大义,并许以平刘焉后,复其部族自治,减免赋税。此事,臣愿亲笔。” 他主动承担了外交斡旋的重任。
解决了汉中燃眉之急的应对,刘协的目光西移,落在那片广袤而模糊的西域与河西走廊地带。他手指轻点金城以西:“西域商贾泣血控诉凉州兵痞之害,朕己当街立誓,必复通丝路!然通西域,非仅护商路,更须定河西,抚羌胡。
前番与汉中张鲁交易,所余牛羊尚有数万,堆积于金城郊外牧场,耗费粮草人力。此物,当如何处置,方能利国利民,惠及边疆?”
殿内一时陷入沉思。数万头牛羊,既是巨大财富,也是沉重负担。
段煨作为熟悉凉州事务的降将,谨慎开口:“陛下,凉州新定,民生凋敝。此批牛羊,若就地宰杀充作军粮或赈济灾民,虽解一时之急,然终非长远。且…恐引羌胡觊觎,再生事端。” 他点出了隐患。
此时,一首沉默如阴影的贾诩,缓缓抬起了眼皮。他那双仿佛能洞悉人心的眼睛扫过舆图上的草原地带,声音平缓却带着一种冰冷的算计:
“陛下,牛羊者,草原之血脉也。杀之食之,不过一飨之利;散之民间,亦难解根本之困。臣有一策,名曰‘以畜易心’。”
他伸出枯瘦的手指,点在河西走廊与草原接壤的几个关键节点:
“其一,择水草丰美、控扼要冲之地,如武威、张掖附近,设‘官牧苑’数处。精选健壮种牛、种羊,由朝廷派良吏、兽医专司牧养繁育。此乃朝廷在河西立足之根基,未来军马、肉食、皮毛之源泉,亦可向归化部族展示朝廷畜牧之能。”
“其二,重赏归顺之羌胡部落首领! 凡真心归附、助朝廷维护商路、提供胡骑情报者,按其功勋大小,赐予牛羊十头至百头不等!此非寻常赏赐,乃是授其‘生息之本’!使其部落依附朝廷而兴,利益与朝廷捆绑!此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使其渔利与我同舟!’”
“其三,剩余牛羊,可作‘市本’(贸易资本)。 于敦煌、酒泉新设‘互市监’,朝廷以此牛羊,换取西域诸国之玉石、骏马、葡萄美酒等珍货,或河西羌胡之皮毛、药材。公平交易,示以诚信。利之所在,商旅、部落自趋之,河西渐活矣。”
贾诩的策略,将剩余牛羊转化为战略资产:建立官营牧场(根基)、收买部落人心(统战)、激活边境贸易(经济),环环相扣,老辣至极!
刘协听着贾诩的谋划,脑海中瞬间闪过一句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箴言——
“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这不正是贾诩此策的精髓吗?利用牛羊这种草原硬通货,将可能的敌人(观望的羌胡部落)转化为利益相关的朋友,至少是中立者!他心中豁然开朗,击节赞道:
“文和(贾诩字)此策,老成谋国!深得‘羁縻’之要义!便依此办理!段煨将军,你熟悉河西地理人情,官牧苑选址、互市监设立及牛羊分发事宜,由你总揽,贾卿协理!”
“臣遵旨!” 段煨、贾诩齐声领命。
朱儁这位老将,此刻也忍不住抚掌:“妙!贾文和此计,化负担为利器!昔日武帝以金帛结乌孙,今陛下以牛羊易羌胡之心,异曲同工!然,”他话锋一转,指向舆图上河西走廊以北那片广袤的、标注着“匈奴残部”、“鲜卑”、“羌人游牧”的空白区域,神色凝重:
“河西欲安,非仅抚顺,亦需慑逆!今匈奴於夫罗授首,其部星散,然漠北鲜卑、西羌诸部,见朝廷重心在关陇汉中,恐生异动,袭扰新定之河西!不可不防!”
皇甫嵩接口,杀气腾腾:“朱公所言极是!当遣精骑,出塞巡弋!凡有不臣之部,敢于靠近边塞者,无论大小,皆以雷霆之势剿灭!悬其首于塞外,以儆效尤!胁从归化者授田安边,首恶顽抗者犁庭扫穴! 此乃陛下既定之策,正可用于河西!当使诸胡知晓,归顺有活路,叛逆——唯死路一条!” 他再次强调了刘协之前颁布的北疆政策,并将其适用范围扩大到河西。
刘协深以为然:“二公老成持重!河西安则西域通,西域通则财赋丰!此乃国家西陲命脉!
卢师,烦劳您会同贾卿、段将军、皇甫公,速拟《河西安边抚夷令》,将‘官牧苑’、‘赏赐归顺’、‘互市通商’、‘巡边慑逆’诸策,细化成条,明颁天下!尤其要重申‘胁从归化’与‘首恶必诛’之区别,使边将、官吏、乃至归化部族,皆明朝廷法度!”
“老臣领旨!” 卢植肃然应道。一场关乎帝国西部边疆长治久安的顶层设计,在未央宫的炉火旁,渐渐勾勒清晰。
…………
就在洛阳未央宫定策安边的同时,西行的官道上,一支铁流正顶风冒雪,艰难而坚定地向着秦岭方向挺进。
刘备一马当先,玄甲外罩着刘协亲赐的锦袍,在风雪中猎猎作响。他面容沉毅,目光如炬,穿透漫天风雪,仿佛己看到阳平关的烽火。
身后,关羽手持青龙偃月,赤兔马喷吐着白气,丹凤眼微眯,警惕地扫视着西周;张飞倒提丈八蛇矛,豹眼圆睁,声若洪雷地催促着队伍:“快!再快些!王匡老哥和汉中百姓等着咱们救命呢!”
简雍则裹紧了皮袄,在颠簸的马背上,依然努力展开一份简陋的舆图,计算着路程。
这支队伍的核心,是刘备本部历经战火考验的精锐。更引人注目的是队伍中融入的新血——
一部分是段煨麾下久经沙场、熟悉山地作战的凉州劲卒;另一部分,则是经过严格筛选、自愿加入朝廷平叛大军的原韩遂、李傕部降兵!
他们穿着统一的汉军号衣,眼神复杂,有对未来的迷茫,但更多的是一种渴望在新主麾下洗刷过去、博取功名的决心。
朝廷的赦免令和军功授田的承诺,如同磁石,将这些曾经的敌人,吸纳转化为新的战力!
风雪愈急,山路愈发崎岖。但整支队伍,在刘备的带领下,在关羽、张飞的威势鼓舞下,在简雍的后勤调度下,如同一条坚韧的黑龙,冲破风雪阻隔,目标首指——秦岭之南,烽火连天的汉中!
未央炉火定乾坤,安边妙策化牛羊。
羁縻慑逆双管下,河西丝路待重光。
陈仓道险风雪狂,玄德铁甲映寒芒。
关张简雍随虎啸,降卒新血赴汉川!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i00f-5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