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虎牢惊雷,孟德屈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章 虎牢惊雷,孟德屈膝

 

虎牢关,这座扼守中原咽喉的雄关,在残阳的余晖下如同伏踞的巨兽,散发着冰冷而沉重的压迫感。

关东三十里,曹操的中军大营内,气氛却比关墙更显凝滞。

炭盆的火光明明灭灭,映照着曹操那张阴晴不定的脸,也映照着帐下谋臣武将们或凝重、或惊疑的神色。

白日里关城上的那一幕,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所有曹营将领的心头。

当徐晃那魁梧的身躯出现在城楼,身后天子旌节猎猎,己然带来无形的威压。但真正让曹操瞳孔骤缩、让郭嘉手中羽扇微顿、让夏侯惇按剑之手青筋毕露的,是城墙上骤然多出的那一片森然阵列!

强弩! 制式统一、保养精良的冀州强弩!至少三千具!弩手身姿挺拔,甲胄在夕阳下泛着冷光,弩箭斜指关下,那沉默的肃杀之气,绝非疲惫之师所能伪装!更令人心寒的是,阵列中飘扬的几面认旗,分明带着邺城袁绍嫡系的徽记!

“袁本初……他竟真将兵马送与了朝廷?!”程昱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沙哑,打破了帐中死寂。

“好一个‘进贡’!好一个‘忠义’!”曹操的声音冰冷,听不出喜怒,但案几下紧握的拳头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他算准了洛阳空虚,算准了匈奴牵制,甚至算准了刘协可能有的外交辞令和虚张声势。

但他万万没算到,朝廷手里竟然真有袁绍的“实兵”!而且就在这虎牢关上,对着他曹孟德亮出了獠牙!

徐晃那洪钟般的宣诏声,此刻仿佛还在营中回荡:

“……二卿忠勇,朕心甚慰!然兵凶战危,恐生误会。不若即刻单骑入洛觐见,共商加入‘兴继皇图’同盟,戮力同心,北伐匈奴、南平不臣之大计!朝廷必不负二卿忠义,裂土封侯,名标青史,当在今日!”

“……若迟疑不进,则非但朝廷名器与二卿无缘,恐关东诸侯,亦将视二卿为趁火打劫、不顾大义之宵小!届时,王师与同盟共讨之,二卿……何以自处?!”

字字诛心!句句惊雷!

“单骑入洛?哼!这是要将主公诓入城中,做那砧板鱼肉吗?”夏侯惇怒目圆睁,声如炸雷。

“袁本初!背信弃义之徒!”曹洪亦是愤愤不平。

“主公,此乃朝廷缓兵之计!虚张声势耳!我军当速攻,趁其立足未稳……” 年轻的郭嘉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试图抓住那渺茫的战机。

“奉孝!”一首沉默的荀彧突然开口,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关城之上,冀州强弩做不得假!此乃袁本初‘买’州牧之位所付‘实利’!朝廷以此示我,一为威慑,二为证明其‘虚名’确能换来诸侯‘实兵’!更关键者……”

荀彧看向曹操,目光深邃,“‘兴继皇图’同盟!皇甫嵩、段煨乃朝廷柱石,刘备新附,今又得袁绍、袁术变相背书!此同盟己成大势!天子诏书中‘共讨之’三字,绝非虚言!若我强攻,便是公然与朝廷、与同盟为敌,更坐实了‘趁火打劫、不顾大义’之名!届时,袁本初为保其名分,必反戈一击;袁公路亦会落井下石;刘表、刘焉等辈更会群起而攻!我军……将成天下公敌!”

荀彧的分析如同冰水,浇灭了郭嘉眼中最后一丝冒险的火苗,也让帐中诸将心头蒙上沉重的阴霾。

曹操的脸色更加阴沉,荀彧说的,正是他心中反复权衡、最不愿面对却又无比清晰的现实——刘协这一手,以袁绍之矛,攻他曹操之盾!用他曹操觊觎的“名器”和刚刚成型的同盟大势,将他逼入了死角!

“好手段……好一个少年天子!”曹操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语气中带着一种棋逢对手、却又被对方先手制住的复杂情绪。他想起了关于刘协的种种传闻:诛董卓、收皇甫、服段煨、纳刘备、甚至不惜“卖官”聚势……如今看来,这绝非侥幸!此人隐忍、狠辣、擅于借势,更懂得在这乱世中如何将最后一点“名分”榨取出最大的价值!

“主公,文若先生所言甚是。”程昱捻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强攻己不可取。然‘单骑入洛’风险太大,不可行。为今之计,唯有……虚与委蛇,暂避锋芒,徐图后计!”

“如何虚与委蛇?”曹操目光锐利地看向程昱。

“接受诏命,加入‘兴继皇图’同盟!”程昱斩钉截铁,“此乃唯一破局之道!唯有如此,方能洗脱‘不义’之名,名正言顺取得朝廷名分,更可借同盟之便,观察洛阳虚实,联络诸侯,以待天时!至于‘单骑入洛’……主公可称匈奴犯境,兖州不稳,需坐镇调度,遣一子或重臣代为觐见,献上‘贡品’以示恭顺,同时……探听虚实!”

曹操沉默不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

帐内烛火摇曳,将他深邃的身影投在帐壁上,如同蛰伏的猛兽。屈辱感如同毒蛇噬咬着他的内心。

他曹孟德,何时受过这等胁迫?被一个少年天子,用他盟友(袁绍)的刀,逼着签城下之盟!

然而,枭雄之所以为枭雄,在于其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所不敢行。他想起黄巾起兵时的艰难,想起陈留散家财募义兵的孤注一掷,想起在兖州夹缝中求存的步步惊心……眼前的屈辱,不过是又一道需要迈过的坎!

“呼……” 良久,曹操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眼中所有的挣扎、愤怒、屈辱都被一种深沉的、近乎冷酷的理智所取代。他缓缓站起身,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沉稳,甚至带着一丝莫测的笑意:

“文若、仲德所言,老成谋国!天子既有诏,臣……岂敢不从?” 他看向郭嘉,“奉孝,替吾修书回复天使徐将军。”

他踱步到帐门口,望着虎牢关方向那巍峨的轮廓,语气平淡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操,世受汉恩,忠心天日可表!今奉诏,愿率兖州上下,加入‘兴继皇图’同盟,誓与诸公戮力同心,共扶汉室,北伐匈奴,靖平宇内!” (先扣住大义名分)

“然匈奴猖獗,犯我边境,兖州乃中原屏障,防务吃紧,操身负守土之责,实难分身入洛觐见,惶恐之至!特遣长子曹昂,携薄礼贡品,代父入朝,觐见天子,聆听圣训!望陛察臣之苦心!” (以匈奴为借口,拒绝入洛,派曹昂为质兼探子)

“另,操闻孙破虏亦陈兵阳人,其心难测。操既为同盟一员,当为陛下分忧!愿修书一封与孙文台,陈说利害,共襄义举!” (主动将压力转嫁给孙坚,显示同盟“诚意”,同时离间或试探孙坚)

当曹昂捧着曹操的亲笔书信和礼单,在精锐虎豹骑的护卫下驰向虎牢关时,曹操独立营前,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脸上再无一丝表情。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融入身后连绵的营帐与苍茫的大地。

“刘协……‘兴继皇图’……” 曹操低声咀嚼着这两个词,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这同盟,我曹操入了。只是这‘皇图’……最终由谁来‘兴继’,尚未可知!”

虎牢关的惊雷,终以曹操暂时的“屈膝”而告平息。然而,这屈膝之下,是更深的算计与蛰伏的野心。

洛阳城中的少年天子,用“虚名”与“同盟”铸就的刀锋,成功逼退了一头猛虎,却也在这头猛虎心中,种下了更为复杂难测的种子。

雄关巍巍,惊雷暂歇。

孟德屈膝,非为臣服。

同盟之契,暗藏机锋。

洛阳残阳,映照枭雄冷冽的目光。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i00f-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