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书院风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4章 书院风波

 

江南的雨,总是缠绵得像化不开的愁绪。

沈疏萤站在顾府的回廊下,看着雨丝斜斜地织入青石板路,溅起细碎的水花。廊下挂着的红灯笼被雨水打湿,晕开一圈朦胧的暖光,映得她素白的裙角也染上几分温柔的色泽。

“在想什么?”

萧彻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刚处理完军务的微哑。他脱下沾着湿气的玄色披风,随手递给一旁侍立的青黛,快步走到她身边。

沈疏萤转过头,见他鬓角还挂着雨珠,伸手便想替他拭去。指尖刚触到他微凉的皮肤,却被他顺势握住。

“在想顾大人的书院。”她任由他握着自己的手,指尖传来他掌心的温热,“方才听他说,选址定在了城西的废弃古寺,只是那地方年久失修,怕是要费不少功夫。”

萧彻低头看着她,眸色在雨雾中显得格外深邃:“钱银之事,朕己让户部拨款。倒是人手……江南刚平定,不少工匠还在恢复期。”他顿了顿,拇指着她的指节,“明日朕让人从京营调一队擅长修缮的禁军过来。”

“不必如此兴师动众。”沈疏萤摇摇头,“顾大人说,想让附近的百姓参与修缮,管饭还付工钱,既能盘活工程,也能帮衬些穷苦人家。”

萧彻挑眉,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倒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他拉着她往内厅走,“雨大了,先进屋去。”

内厅里燃着安神的檀香,顾清砚正对着一张图纸凝神细算。见两人进来,他连忙起身:“陛下,姑娘。”

“顾大人可有难处?”沈疏萤走到桌前,看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批注,“这古寺的地基似乎不稳?”

顾清砚苦笑:“姑娘好眼力。方才工匠来报,大雄宝殿的地基下有空洞,怕是要重新夯实。只是这样一来,工期至少要延后半月。”

萧彻俯身细看图纸,指尖点在标注地基的位置:“此处原是枯井,当年寺庙败落时被填埋,难免有空隙。让工匠先清淤,再用糯米灰浆灌实,稳固性可保百年。”

顾清砚眼睛一亮:“陛下英明!臣竟没想到这法子。”

沈疏萤看着萧彻专注的侧脸,想起他从前处理军务时的模样——看似漫不经心,却总能一针见血。她忍不住弯了弯唇角,转身对青黛道:“去沏壶雨前龙井来,顾大人怕是也熬了许久。”

青黛应声退下,厅内只剩三人。顾清砚看着图纸,忽然叹了口气:“说起来,这古寺原是前朝大儒讲学之地,可惜后来战火连绵,渐渐荒废了。”他抬眸看向沈疏萤,“姑娘还记得吗?当年令尊曾在此处开坛授课,百姓们听得如痴如醉。”

沈疏萤的心猛地一颤。

她当然记得。

那时她才七岁,穿着鹅黄色的小袄,趴在父亲沈清的膝头,听他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台下黑压压的百姓里,有农夫,有商贩,甚至还有乞丐,每个人眼中都闪着对学问的向往。

“怎么不说话?”萧彻察觉到她的失神,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肘。

沈疏萤回过神,眼眶微红:“只是想起些旧事。”她看向顾清砚,“若书院能重开,父亲定会很高兴。”

顾清砚温声道:“臣正是想圆令尊的心愿。只是……”他话锋一转,眉头微蹙,“昨日收到消息,城中几个士绅联名反对,说古寺是佛门清净地,办书院会扰了佛祖清静。”

“荒唐。”萧彻的声音冷了几分,“佛家慈悲,难道见得百姓蒙昧?”他看向沈疏萤,“明日朕陪你去会会这些士绅。”

沈疏萤却摇头:“不必惊动陛下。臣女想自己去。”

萧彻挑眉:“你有法子?”

“嗯。”沈疏萤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父亲曾说,对付迂腐之人,要用他们听得懂的道理。”

次日清晨,沈疏萤换上一身湖蓝色的褙子,只带了青黛,去了城中最大的茶楼。

江南的士绅们果然聚在那里,正唾沫横飞地议论着书院的事。为首的白胡子老者是前明的翰林学士,此刻正拍着桌子:“佛法无边,岂容凡俗笔墨玷污?顾清砚此举,简首是对佛祖大不敬!”

“张大人此言差矣。”

沈疏萤的声音清亮,从门口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见是个年轻女子,虽衣着素雅,却气度不凡。张学士皱眉:“你是何人?敢在此妄言?”

“沈清之女,沈疏萤。”她缓步走到厅中,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诸位大人说佛门清净,不该办书院。可佛陀割肉喂鹰,是为救众生;我父亲在此讲学,是为开民智。同为济世,何来玷污之说?”

张学士一噎:“你……你强词夺理!”

“强词夺理?”沈疏萤微微一笑,“那敢问诸位,家中子弟是否读书?”

众人面面相觑,有人嘟囔:“自然要读,不然如何考取功名?”

“是啊,”沈疏萤声音更响,“你们的子弟能读书,为何百姓的孩子不能?难道佛祖只保佑士绅,不保佑百姓?”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指着街上背着柴火的少年,“那孩子每日砍柴换米,却总在路过书铺时驻足许久。他若能进书院,未必不能成为栋梁。”

众人沉默了。

沈疏萤继续道:“家父曾说,江南富庶,不在于粮仓满,而在于民心明。诸位若真心为江南好,该帮着书院成事,而非处处阻挠。”

张学士看着她清澈的眼睛,想起当年沈清在古寺讲学的盛况,老脸一红,起身拱手:“沈姑娘说得是,是老夫迂腐了。明日起,我等愿捐银捐物,助书院早日落成。”

其余人也纷纷附和。

沈疏萤含笑回礼:“多谢诸位大人。”

离开茶楼时,雨己经停了。青黛扶着她的手臂,笑道:“姑娘几句话就说服了他们,真是厉害。”

沈疏萤望着天边,轻声道:“不是我厉害,是道理本身站得住脚。”

刚走到街角,却见一辆熟悉的玄色马车停在那里。萧彻掀开车帘,朝她伸出手:“上车。”

沈疏萤有些惊讶:“陛下怎么来了?”

“来接我的皇后。”萧彻握住她的手,将她拉上车,“听说你舌战群儒,朕特意来讨杯庆功茶。”

马车里铺着厚厚的软垫,小几上摆着精致的茶点。沈疏萤倒了杯茶递给他,忍不住问:“陛下是不是早就来了?”

萧彻挑眉:“嗯,在茶楼外听了全程。”他喝了口茶,看着她,“沈大人的女儿,果然没让人失望。”

沈疏萤的脸颊微微发烫,低头捻起一块杏仁酥:“陛下就别取笑我了。”

萧彻却忽然握住她的手腕,目光深邃:“萤儿,你知道吗?每次看你为了想做的事而努力,朕都觉得……”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温柔,“觉得你在发光。”

沈疏萤的心跳漏了一拍,抬眸撞进他盛满笑意的眼眸里。马车颠簸着驶过青石板路,窗外的阳光透过车帘的缝隙照进来,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竟比江南的春色还要动人。

她忽然想起昨夜他处理奏折到深夜,晨光熹微时才趴在桌前小憩。她悄悄为他披上披风,却见他握着的朱笔掉落在奏折上,晕开一小团墨迹,旁边是他未写完的批复:“江南水利,当亲往督查……”

“在想什么?”萧彻的声音拉回她的思绪。

沈疏萤摇摇头,轻轻靠在他的肩头:“在想,能陪在陛下身边,真好。”

萧彻身体一僵,随即缓缓抬手,将她揽入怀中,马车外传来孩童的笑声和商贩的吆喝。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fcba-4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