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六姊妹*织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章 六姊妹*织梦人

 

何家丽站在爬满暗红锈迹的铸铁大门前,指尖掐进泛黄的《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里。1998年裹挟着煤渣气息的秋风卷起她灰扑扑的短发,车间飘来的棉絮落在印着"淮南纺织厂"五个字的黄铜门牌上,恰好覆盖住第三个字的裂痕。她的食指无意识着通知书折痕深处残留的印泥,那个鲜红的厂办公章,仿佛还带着三个月前深夜撞见丈夫在胡同口给何家喜塞存折时的体温。月光下蜷缩在床沿颤抖的三十七岁女工,此刻凝视着厂区凋敝的梧桐树影,终于明白年近西十的她要在寒冬来临前从绣娘变成裁缝——剪断缠绕半生的丝线,为自己量体裁衣。

"大姐,你真要离婚?"何家文攥着座机听筒的手微微发抖,指尖在米色电话线上缠了三圈。圈。透过卧室的纱窗,她看见小院晾衣绳上挂着的蓝格子围裙被秋风吹得来回晃,就像她此刻颠簸的心情。这己经是近半个月第五次往深圳打电话了,"建国哥...建国哥他也是一时糊涂......"她突然哽住,指甲深深掐进手心——五斗柜玻璃板下压着全家福里,穿着藏青工装的姐夫正搂着穿藕荷色连衣裙的姐姐,笑得像盛夏的阳光。

听筒里的电流声带着海风咸涩的叹息,隔了十秒才传来回应。"小文,"何家丽的声音像剥开油纸包的龙井茶,清苦里透着余香。她戴着蓝染布袖套的右手正将泛黄的照片收进铁皮盒,突然停住动作——那是五年前在武汉长江大桥下的合影,柳絮落在丈夫的肩章上,彼时还以为能掸去的是时光里的尘埃。"你还记得咱爸临终前说的话吗?"她食指无意识着照片里父亲中山装的铜纽扣,消毒水的气味仿佛又漫过鼻腔。1982年那个暴雨夜,癌病房老式吊扇转得吃力,父亲枯枝般的手突然攥紧她的腕子:"人要活得像棵树..."喉头涌上的血沫浸湿氧气面罩,"根扎得深才能枝繁叶茂......"监护仪尖锐的长鸣刺破黎明。

红木座钟的布谷鸟弹出报时,惊醒了何家丽的恍惚。她将铁盒推进文件堆,档案袋里新律师的名片边缘闪着冷光。秋风穿过半开的钢窗,梧桐叶在三十层高空打着旋,其中一片恰好贴在落地窗上。"我这棵树,"她抚摸着腹部剖宫产的疤痕,产房外丈夫说公司有急事的记忆翻涌上来,"该重新扎根了。"指尖划过文件袋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开户凭证,突然瞥见丈夫忘带的西装口袋中,露出半截迪斯科舞厅的彩色门票。

离婚手续办完那天,何家丽带着简单的行李搬进了城郊的老厂房。这里曾是父亲何常胜的木工坊,蛛网密布的墙上还贴着她小时候画的服装设计图。她抚摸着积灰的缝纫机,突然想起1976年那个暴雨夜——她偷偷用陪嫁的被面给下乡知青改工装裤,被母亲刘美心骂作"不务正业"。

"现在该正正经经'不务正业'了。"她自言自语,打开从废品站淘来的老式锁边机。

三个月后,"织梦工坊"在田家庵区的巷子里悄然开业。何家丽的第一件作品是改良版蓝印花布旗袍,领口用锔瓷工艺镶嵌了碎瓷片,下摆绣着淮南煤矿的剪影。当这件旗袍出现在市文化宫的非遗展上,立刻引起轰动。

"这种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结合的手法,堪称惊艳。"省博物馆的研究员推了推眼镜,"何女士有没有兴趣参与宋代缂丝文物的修复项目?"

何家丽的手微微发抖。她想起二十年前在扬州老家见过的缂丝屏风,那时她只能远远观望,如今却有机会亲手触摸千年技艺。

项目启动那天,合作方派来的首席修复师竟是汤为民。这个曾经让她在23岁时痛彻心扉的男人,此刻正站在工作室门口,手里捧着修复工具盒。

"家丽,"他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沉淀,"听说你在找失传的'通经断纬'技法?"

何家丽抬头,对上他眼中的诚恳。那些被时光尘封的记忆突然涌来:1978年的梧桐树下,汤为民曾说要带她去苏州刺绣研究所进修,却因父母反对不了了之。

"先看文物吧。"她转身走向展柜,指尖轻轻划过破损的缂丝麒麟纹,"这里的纬线断裂处,或许可以用淮南本地的桑蚕丝..."

接下来的半年,两人昼夜浸泡在工作室。汤为民发现,这个曾经只会操持家务的女人,对色彩搭配和纹理走向有着惊人的天赋。她独创的"经纬重构法"不仅修复了文物,更让破损处呈现出独特的残缺美。

"你看,"何家丽指着麒麟的眼睛,"这里用金缮工艺填补裂痕,反而让神兽的眼神更有神韵。"

汤为民望着她专注的侧脸,突然想起当年她在煤油灯下补袜子的模样。那时的她总说"针脚要密才能经得住磨",如今这句话竟成了她修复技艺的核心。

项目验收那天,省文化厅厅长握着何家丽的手说:"何女士,你不仅修复了文物,更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何家丽微笑着看向台下,张建国带着儿子小年坐在观众席。离婚后,张建国承包了运输队,小年也戒掉赌瘾,在父亲的车队里跑物流。她知道,有些根虽然分开了,但依然在各自的土地上生长。

半年后,"织梦工坊"升级为文化创意公司,何家丽带着团队走遍全国,将各地非遗技艺融入现代设计。她的作品在巴黎时装周崭露头角,外媒称她为"用针线书写历史的东方织女"。

某个深秋的傍晚,何家丽站在扬州老宅的天井里,望着自己设计的缂丝屏风在夕阳下流转光泽。汤为民从背后轻轻抱住她,鬓角的白发蹭过她的耳垂。

"还记得我们年轻时的约定吗?"他轻声说,"带你去苏州……"

何家丽转身,在他唇上落下一吻:"现在该我带你去了。下个月,我要在苏州博物馆办个展,主题就叫《经纬人生》。"

月光洒在他们相握的手上,那些曾经的伤痛与遗憾,都化作了掌纹里的经纬线,织就出比任何绸缎都璀璨的人生。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dcce-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