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如懿传·市井春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章 如懿传·市井春深

 

魏嬿婉匍匐在翊坤宫的冰凉青砖之上,耳畔是殿内如懿与皇帝的激烈争执声,她的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留下一抹痛楚。适才,她奉旨送去参汤,不想却目睹如懿将那截断发掷于皇帝之前,她鬓角的珠花也不禁簌簌颤动。

“这深宫之中,爱情不过是穿肠的剧毒。”当她退出殿外,衣袖轻拂,带起阶前的片片薄雪,心头忽地涌现出初入宫闱时,母亲递给她的那方绣有并蒂莲图案的丝帕。

三日后的深夜,储秀宫突然火光西射,火势迅速蔓延,宫中一片混乱。魏嬿婉早己做好了准备,她换上了一身小太监的衣裳,趁着混乱之际,混在救火的人群中,悄悄地离开了这个曾经困住她青春和梦想的皇宫。她怀里紧紧地揣着早己准备好的路引,以及她偷偷攒了三年的月钱,指尖不时触碰到藏在衣领里的半块玉佩——那是她未入宫时,在苏州码头帮过的一位老货郎送的,他曾经说过,凭借这块玉佩,她可以去钱塘找他的船行。

火光冲天的夜晚,魏嬿婉终于走出了神武门,她的心中既有对过去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船行老板见到玉佩后,果然信守承诺,给了她一间临河的小阁楼。魏嬿婉改回原名魏玲儿,用剩下的银子盘下了街角一间铺面,卖起了她自幼就会做的苏式点心。她做的定胜糕,豆沙馅甜得正好,深受客人们的喜爱。

“姑娘,这定胜糕的豆沙馅甜得正好。”第一位客人是个挑着担子的货郎,魏嬿婉用荷叶包好糕点,指尖沾着糯米粉,笑起来眼角有了细纹,却比在宫里涂了胭脂还要亮。她做的糕点,不仅味道好,而且外观精致,让人一看就食欲大增。

半年后,“玲儿糕团铺”在钱塘小有名气。她改良了宫里学的奶酥做法,用本地的桂花蜜调馅,每日辰时开门,未时便售罄。有回知府家的小姐来买糕,见她算账时算盘打得噼啪响,忽然笑道:“魏姑娘这般能干,怎不寻个好人家?”

魏嬿婉正往蒸笼里摆定胜糕,闻言抬头笑:“好人家哪有自家铺子可靠?”蒸汽氤氲里,她鬓边别着朵新鲜的白茉莉,是清晨去河埠头洗菜时摘的。她喜欢在清晨去河埠头,那里空气清新,河水潺潺,她可以在那里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每当晨曦初现,她便提着篮子,沿着青石板路走向河埠头,看着渔夫们忙碌地收网,听着鸟儿在枝头欢唱,感受着一天中最宁静的时刻。这样的生活,虽然简单,却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快乐。

深秋时,她去码头接货,撞见个熟悉的身影。凌云彻穿着便服,腰间的佩刀换成了寻常的短刀,见了她竟愣在原地。

“魏……姑娘?”他声音发哑,眼底的红血丝像极了当年在辛者库时的模样。魏嬿婉将手里的糖桂花罐子抱紧些:“凌大人认错人了。”转身时,裙角扫过码头的青石板,带起几片枯叶。她的心里,早己没有了对宫墙的留恋,只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后来听船行老板说,那位凌大人在码头寻了三日,终究是回了京城。魏嬿婉当夜在账本上添了笔新开销——给铺子里的小伙计涨月钱,那孩子总帮她挑最重的米袋。她知道,只有真心对待身边的人,才能得到他们的真心帮助。

开春时,糕团铺隔壁的布庄老板娘要嫁女儿,请魏嬿婉做陪嫁的喜糕。她在铺子里忙到深夜,月光透过窗棂落在案上,照见她新绣的帕子,上面不是并蒂莲,是枝舒展的玉兰。她喜欢绣花,这是她从小的爱好,每当绣花时,她总能忘记所有的烦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忽闻窗外有孩童笑闹,魏嬿婉推开窗,见河对岸的戏楼正演着《梁祝》,蝴蝶灯在夜空中飞得极高。她转身从柜里取出个定胜糕,咬下去时,桂花的甜香漫过舌尖——这人间烟火,远比宫墙里的玉露琼浆,更能暖透心肠。

她再没回过京城。据说后来宫里那位新封的令贵妃,眉眼有几分像她,却总在深夜对着苏州的方向落泪。而钱塘的玲儿姑娘,鬓边常年别着时令鲜花,算账时指尖飞快,闲时便坐在铺门口的竹椅上,看运河里的船来船往,活成了自己的人间西月天。她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dcce-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