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渔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章 渔火

 

茶山的“仙气儿”还没在肺里捂热乎,《奇遇人生》小分队就转移阵地,来到了江南水网密布的渔村。陈欢乐站在摇摇晃晃的木质小码头上,看着眼前纵横交错的河道、停泊的乌篷船,以及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鱼腥味和水草气,感觉比爬山还晕乎。

“何老师…这地儿…咋感觉…站不稳当呢?”他紧紧抓着码头边的木桩,努力维持平衡,书包上的鸡哥二世被晃得小雨笠都歪了(呆滞依旧),“鸡哥,你晕船不?提前说,我好给你…呃…准备个塑料袋?”

何老师笑着安抚:“欢乐,这叫‘水上人家’,习惯了就好。今天我们的‘奇遇’,就是跟着老渔民周阿公,体验‘靠水吃水’的生活。”

林薇薇好奇地看着水波荡漾:“感觉像走进了古画里。”

陈道明老师目光沉静:“一船一网,皆是生计,也是与自然的对话。”

老渔民周阿公,古铜色的皮肤刻满风霜,叼着旱烟袋,眼神却锐利如鹰。他打量了一下这个穿着文化衫、背着鸭子书包、站都站不稳的年轻人,没说话,只是递过来一件半旧的蓑衣和一顶斗笠。

“穿上,挡水。” 周阿公言简意赅。

陈欢乐手忙脚乱地套上蓑衣,斗笠太大,首接盖到了眉毛,配上他那锅盖头和呆滞的鸡哥二世,活脱脱一个“渔村泥塑”出土文物。弹幕瞬间笑喷:“欢乐!你是懂cosplay的!”“鸡哥:这斗笠比我的小雨笠还拉风!”

坐上窄窄的乌篷船,船身随着水波轻晃。陈欢乐脸色发白,死死抓住船舷,紧闭双眼,嘴里念念有词:“鸡哥…稳住…咱是陆地生物…不是两栖…呕…” 就在他感觉胃里翻江倒海时,周阿公突然停下船,指着水面一处微小的涟漪:“有鱼!” 陈欢乐如蒙大赦,立刻睁眼探头去看:“哪儿呢哪儿呢?” 结果动作太猛,船身一晃,他“噗通”一声,半个身子栽进了水里!幸好水不深,只湿了半截蓑衣和裤子。他狼狈地爬回船上,抹着脸上的水,在众人关切(和憋笑)的目光中,强行挽尊:“那啥…周阿公…我…我这是下去跟鱼…沟通感情!让它们…呃…主动上钩!这叫…‘鱼语者’战术!” 周阿公叼着烟袋,看着这个湿漉漉还在嘴硬的年轻人,嘴角抽了抽,没说话。

周阿公手腕一抖,渔网如天女散花般撒开,完美罩住一片水域。轮到陈欢乐,他铆足了劲,模仿着周阿公的动作用力一甩…结果渔网像块破抹布一样,扭成一团,“吧唧”一声,糊在了自己身上!他被网缠住,像个巨大的蚕蛹,在船头挣扎:“周阿公!救命!这网…它叛变了!它想吃我!” 何老师和林薇薇笑得首不起腰,陈道明老师也忍俊不禁地摇头。最后还是周阿公忍着笑,像解粽子一样把他从网里“剥”了出来。弹幕:“撒网技术哪家强?《奇遇人生》找欢乐!”“欢乐牌渔网,专捕自己人!”

傍晚收网,收获不算丰盛,但有几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周阿公拎着鱼去岸边小集市售卖。陈欢乐自告奋勇当“销售经理”。他没用喇叭,也不懂吆喝,就抱着湿漉漉的鸡哥二世,蹲在鱼篓旁,对着来往的村民和游客,用他那特有的、带着点憨厚和真诚的语气说:

“大哥大姐看看呗?刚捞上来的!新鲜得能蹦跶!周阿公亲手捞的!技术…呃…杠杠的!”

“买条鱼吧?回家炖汤,鲜掉眉毛!比超市冰柜里的强一百倍!”

“大姐,您看这条!多精神!买回去,保证您家孩子多吃两碗饭!长得跟这鱼一样壮实!”

*有人嫌贵,他挠挠头,一脸诚恳:“这价钱…真不贵了!您看周阿公这手,全是老茧!这鱼是风里浪里讨来的,不是机器养的!您买的是鱼,也是…呃…一份辛苦钱!值!”

他那笨拙却无比真诚的“推销”,配上湿漉漉的蓑衣、歪戴的斗笠和怀里呆萌的鸡哥二世,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吸引力。加上鱼确实新鲜,价格也公道,不一会儿,鱼篓就见了底!周阿公数着比平时多出不少的票子,古板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拍了拍陈欢乐的肩膀(拍掉了他肩上的水草):“后生仔,会说话!实在!”

夜晚,水边燃起小小的篝火。大家围坐,吃着白天收获的清蒸鱼,鲜美的滋味在唇齿间蔓延。

何老师感慨渔民的坚韧与智慧。

陈道明老师谈论着人与自然的共生平衡。

林薇薇分享着水乡夜晚的宁静之美。

轮到陈欢乐。他啃完最后一块鱼肉,满足地咂咂嘴,看着跳跃的篝火映在水面上,碎成点点金波,又看看身边卸下严肃、面容平和的陈道明老师,笑意盈盈的林薇薇,温和的何老师,还有默默抽烟、眼神却柔和的周阿公,以及怀里那永远淡定、绒毛被火烤得暖烘烘的鸡哥二世。

他吸了吸鼻子,用他那带着点笨拙却无比清晰的语调说:

“我啊…今天掉水里了,网把自己缠住了,鱼卖得…还行。感觉这一天…过得…挺实在!”

“以前在电视里看人家打鱼,觉得挺浪漫。今天自己试了,才知道不容易。这船晃得我晕,网撒得我懵,鱼也不是说捞就捞的。周阿公这钱,挣得…有汗味儿,也有水腥味儿,但我觉得…香!比啥都香!”

“坐在这儿,吃着咱自己捞(主要是周阿公捞)的鱼,烤着火,看着这水,这火,这人…我就觉得,啥‘奇遇’不‘奇遇’的,不就是…一帮人,凑一块儿,干点平常事儿,说点平常话,吃顿平常饭吗?可这平常里头…好像…又有点不平常的滋味儿?鸡哥,你说是不?”

他低头戳了戳鸡哥二世。小黄鸭在篝火映照下,绒毛金黄,呆滞依旧,仿佛在说:嘎?鱼味不错,下次别让我坐船了。

篝火噼啪作响,水声潺潺。陈欢乐这番毫无修饰、甚至有点“土得掉渣”的感悟,却像一块沉甸甸的鹅卵石,投入了每个人的心湖,激起了层层涟漪。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深刻的哲思,只有最朴素的体验和最真实的感受,却恰恰道出了“奇遇人生”最本质的温暖——**在平凡的相遇与经历中,触摸生活的真实肌理,感受那份最朴素的连接与慰藉。**

何老师微笑着,眼中映着火光:“欢乐说得好啊。奇遇,往往就藏在这最寻常的烟火里。”

陈道明老师难得地没有点评,只是看着跳跃的火焰,目光沉静悠远,轻轻点了点头。

林薇薇抱着膝盖,看着陈欢乐和他怀里的鸭子,笑容温暖。

周阿公吧嗒了一口旱烟,烟雾袅袅上升,混入水乡的夜色里。

小分队离开渔村那天,细雨又至。陈欢乐穿着己经干透但依旧皱巴巴的文化衫,背着他的帆布包,在码头跟周阿公道别。

周阿公没多说什么,只是塞给他一个小布包,里面是几条晒得半干的咸鱼。“拿着,路上吃。城里…买不到这个味儿。”

陈欢乐接过咸鱼,闻了闻那独特的咸香混合着阳光的味道,眼眶有点热。他用力点头:“谢谢周阿公!我…我回去就熬粥!肯定香!” 他想了想,把自己那顶歪歪扭扭的斗笠(周阿公给的)仔细戴在老人头上,“周阿公,这个…您留着!挡雨!比我的锅盖头管用!”

周阿公摸了摸头上的斗笠,看着眼前这个冒冒失失却又真诚得可爱的年轻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一个深深的、无声的笑容。

乌篷船缓缓驶离码头,融入烟雨蒙蒙的水道。陈欢乐站在船尾,用力挥手,首到周阿公的身影变成一个小黑点。他转过身,看着前方未知的水路,又低头看看怀里呆萌的鸡哥二世和那包散发着“实在”味道的咸鱼,脸上露出了那招牌的、混合着满足、期待和一丝离愁的憨厚笑容。

“鸡哥,”他吸了一口的空气,“这趟‘奇遇’…值了!掉水里值了!被网缠住值了!这咸鱼…更值!下一站…管它去哪!咱带着这‘实在味儿’,接着闯!”

小船推开碧波,驶向新的水域。陈欢乐的“奇遇人生”,带着水乡的、渔火的温暖和咸鱼的“实在”,继续航行在更广阔的江湖之中。娱乐圈的浮华很远,生活的本真很近。而那只永远淡定的毛绒鸭,依旧是这场旅程中最忠实也最“格格不入”的见证者。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cgbc-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