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草台班子与“鸡哥”的封神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章 草台班子与“鸡哥”的封神之路

 

“啥?!咱们自己的节目?!名字还叫…《欢乐与鸡哥的奇妙冒险》?!” 陈欢乐抱着他的“鸡哥二世”,眼睛瞪得比煎饼锅还大,看着眼前气定神闲喝着咖啡的方黎大佬,“方…方总,您认真的?这名字听起来像儿童频道的动画片啊!”

方黎放下咖啡杯,推过来一份薄薄的企划书,笑容高深莫测:“欢乐啊,名字只是噱头。重点是内容。我看中的,是你身上那股‘泥石流’般的真实喜感和打破常规的勇气。不用管什么圈内规则,不用凹人设,就做你自己,做你想做的内容。钱,我出。平台,我谈。团队,我帮你组建核心班底。你,负责‘欢乐’和‘冒险’。”

陈欢乐翻开企划书,里面没有复杂的流程设计,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只有一行加粗的大字:**“真实即欢乐,冒险即人生。”** 底下是他参加《向往》的各种“翻车”名场面截图,以及他在“风尚之夜”抱着小黄鸭一脸懵圈的照片。

一股热血“噌”地冲上陈欢乐的天灵盖!不用穿丝绒“棺材”(礼服)!不用念尴尬的广告词!不用对着油头小开假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节目?!

“干!必须干!” 陈欢乐一拍桌子,震得“鸡哥二世”都跳了一下,“不过方总,‘鸡哥’是蘑菇屯的扛把子,版权费…是不是得谈谈?” 他一脸认真地搓着手指。

方黎:“……” 第一次见到还没开张就先跟投资人要“虚拟公鸡”版权费的艺人。

**三天后,某老旧写字楼顶层,“欢乐工作室”正式挂牌。**

工作室不大,甚至有点寒酸。墙是新刷的,还带着点石灰味。家具是二手市场淘的,一张大会议桌腿还不一般齐,得垫本书。唯一的“奢侈品”是方黎友情赞助的一台顶配电脑和一套首播设备。

团队成员更是精简(寒酸)到极致:

* **总策划/导演:** 方黎(挂名大佬,神龙见首不见尾)。

* **执行导演/摄影/剪辑/打杂:** 马小军(陈欢乐的死党外卖小哥,自称“被喜剧耽误的奥斯卡导演”,目前处于“外卖骑手”向“影视民工”的艰难转型期)。

* **编导/文案/场记/化妆(兼):** 苏晴(北大才女,利用课余时间友情支援,主要负责给陈欢乐的段子“学术镀金”以及在他试图用马克笔给自己画眉毛时进行人道主义干预)。

* **艺人/创意总监/首席饲养员:** 陈欢乐(核心生产力兼“鸡哥二世”的指定铲屎官)。

* **吉祥物/精神领袖/监工:** 鸡哥二世(一只眼神呆滞但地位崇高的毛绒小黄鸭)。

“草台班子”正式成立!陈欢乐看着墙上贴着的、马小军用红笔歪歪扭扭写的口号——“没有预算,只有创意!没有流量,只有头铁!”,感觉…充满了希望(和穷酸的气息)?

**第一期节目策划会。**

地点:垫了书的会议桌旁。

与会者:陈欢乐(抱着鸡哥二世)、马小军(啃煎饼)、苏晴(优雅记笔记)、方黎(远程视频,背景是某个海岛沙滩)。

议题:首期节目做什么?

马小军抹抹嘴:“要炸!必须炸!咱们得来个开门红!我建议,挑战‘全网最贵下午茶’!去那个什么‘云顶仙境’,点那个8888一套的‘仙气飘飘’套餐!然后欢乐你就负责吐槽,把它批得一文不值!绝对有话题!”

陈欢乐想象了一下那个价格,肉疼得龇牙咧嘴:“军儿,咱启动资金够买人家一杯‘仙气’不?我怕吃完咱们就得集体去天桥卖艺还债!鸡哥二世都得抵押!”

苏晴推了推眼镜,理性分析:“我觉得应该发挥欢乐的‘学霸’优势。比如,用脱口秀的方式解读一个冷门的社会现象?比如‘当代年轻人的‘电子榨菜’依赖症’?既有深度又接地气。”

陈欢乐点头:“这个好!省钱又有内涵!还能显得我很有文化!”

视频里的方大佬悠悠开口:“都好。但不够‘冒险’。既然叫‘奇妙冒险’,就得有点出格的东西。我建议,去体验一些‘匪夷所思’的职业。比如…‘职业哭丧人’?‘地铁推手’(早晚高峰专门负责把人推进地铁的)?‘闻臭师’(专门闻公共厕所异味等级的)?”

“噗——!” 陈欢乐嘴里的矿泉水喷了马小军一脸。

马小军:“……”

苏晴:“……”

鸡哥二世:呆滞.jpg

“闻…闻臭师?!” 陈欢乐脸都绿了,“方总,您是想让我在节目里表演‘当场去世’吗?这‘冒险’是不是过于‘致命’了?”

最终,经过激烈(且跑题)的讨论,首期节目主题定为:**《挑战48小时!当代街溜子的自我修养》** !由陈欢乐化身“无业游民”(本色出演?),尝试在48小时内,不靠明星身份,仅凭自己的“手艺”(讲段子?)和“智慧”(厚脸皮?),在北京街头生存下来,并赚到…500块!

**录制第一天。** 清晨,北京胡同口。

陈欢乐穿着一身从蘑菇屯带回的、洗得发白的旧衣服(节目组唯一提供的“道具服”),背着一个破旧的双肩包,里面装着苏晴准备的干粮(俩馒头、一包榨菜)、一瓶水、一个记录本、一支笔,以及…他的精神支柱“鸡哥二世”。马小军扛着小型手持DV,伪装成路人甲跟在后面偷拍。

目标:赚到第一顿饭钱!

陈欢乐的计划:找个热闹的公园或者天桥,摆个摊,讲段子!卖艺!

现实:他刚在一个小公园的石凳上坐下,清了清嗓子,准备开讲,一个戴着红袖章的大妈就迈着矫健的步伐冲了过来:“哎!那小伙子!公园里不准摆摊设点!更不准搞封建迷信活动(大妈可能以为他要算命)!赶紧走!”

陈欢乐:“……” 出师未捷身先死。

转战地下通道。刚酝酿好情绪,一个背着吉他、留着长发、颇有艺术家气质的流浪歌手先他一步占据了“C位”,开始深情演唱《北京北京》,引来零星几个路人驻足。

陈欢乐抱着“鸡哥二世”,蹲在角落,眼巴巴地看着。肚子咕咕叫,手里的馒头显得格外寒酸。他尝试着在歌手换气的间隙,弱弱地喊了一句:“那个…大哥,我能跟你拼个场不?我讲段子,不抢你风头…”

歌手瞥了他一眼,没搭理,继续深情演唱:“我在这里欢笑,我在这里哭泣…”

陈欢乐小声接茬:“我在这里…饿着肚子看别人吃煎饼…”

“噗!” 旁边一个等地铁的姑娘没忍住笑出声。

歌手:“……” 瞪了陈欢乐一眼。

陈欢乐缩了缩脖子,抱着鸡哥二世往阴影里又挪了挪。第一次“街头卖艺”,卒。

午饭时间,陈欢乐蹲在马路牙子上啃冷馒头就榨菜,看着车水马龙,一脸生无可恋。马小军凑过来,递给他半根火腿肠(自己嘴里叼着另一半):“欢乐,要不…试试你的老本行?送外卖?我借你身制服和电驴!”

陈欢乐眼睛一亮!对啊!送外卖!这可是他好兄弟马小军的看家本领!门槛低,来钱快(相对),还能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简首是观察生活的绝佳窗口!

于是,下午。陈欢乐穿着明显大一号的外卖服,戴着头盔,骑着马小军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战驴”,开始了他的“骑士”生涯。

**过程堪称一部《外卖小哥历险记》喜剧片:**

* **导航失灵:** 跟着手机导航一头扎进死胡同,被一只拦路的大黄狗追了三条街,头盔都跑歪了!(DV记录下他惊恐的“嗷嗷”声和狂奔的背影)。

* **迷之顾客:** 给某高档小区送餐,顾客要求“放在门口鞋柜第三层左边第二只鞋里,不要按门铃不要打电话不要敲门不要呼吸!” 陈欢乐蹲在人家门口,对着鞋柜研究半天,差点被保安当小偷抓走。

* **电梯惊魂:** 送写字楼,赶上电梯故障,跟一帮西装革履的白领困在狭小空间里二十分钟。空气凝滞,气氛尴尬。陈欢乐为了缓解气氛(主要是自己紧张),弱弱地对着怀里(塞在外卖服里)的鸡哥二世说:“鸡哥,你说…咱们现在像不像沙丁鱼罐头里的…黄焖鸡?” 结果被一位大姐怒斥:“上班时间禁止带宠物!”

* **订单备注:** 接到一个奇葩订单,备注:“外卖小哥,请模仿《狮子王》里刀疤的语气对我说‘快出来拿你的外卖,小崽子!’ 不然差评!” 陈欢乐站在人家门口,做贼似的左右张望,压低嗓子,用极其别扭的腔调:“快…快出来拿你的外卖…小…小崽子…” 门开了,一个穿着恐龙睡衣的胖宅男笑得像个两百斤的孩子:“哈哈哈!太像了!哥们儿你牛!” 然后塞给他十块钱小费!

一天下来,陈欢乐累得像条狗,晒得像个煤球,但兜里实实在在多了八十七块五毛钱!其中十块是“刀疤”小费,五块是另一个被他在电梯里逗笑的阿姨给的“精神损失费”(阿姨原话:“小伙子不容易,拿着买水喝,别再说自己是黄焖鸡了!”)。

傍晚,他坐在路边花坛上,用赚来的钱买了一个热乎乎的煎饼果子,奢侈地加了两个蛋!他吃得狼吞虎咽,脸上沾着酱,对着马小军偷拍的镜头,笑得见牙不见眼,举起煎饼果子,大声宣布:

“看见没!鸡哥!咱凭本事吃上饭了!还是加双蛋的!这‘街溜子’的自我修养,咱拿捏了!”

夕阳的金光洒在他汗涔涔、脏兮兮却洋溢着真实快乐的笑脸上,怀里的小黄鸭在晚风中微微晃动。马小军镜头里的这一幕,充满了粗糙的质感和蓬勃的生命力。

**三天后,第一期《欢乐与鸡哥的奇妙冒险》之《挑战48小时!当代街溜子的自我修养》(上集)在方黎谈下的一个小众但口碑极好的视频平台上线了。**

没有预热,没有热搜,没有大V转发。星耀娱乐那边甚至不知道陈欢乐悄咪咪搞了个“草台班子”。

然而,节目上线仅仅半天,播放量就爆了!弹幕和评论区彻底沦陷在“哈哈哈”的海洋里:

“哈哈哈哈!欢乐被公园大妈驱逐的样子像极了被城管追的我!”

“神TM黄焖鸡罐头!电梯里的大姐表情绝了!”

“模仿刀疤拿小费???这什么骚操作!欢乐你是懂生存的!”

“送外卖迷路被狗追那段,我笑到邻居报警!”

“煎饼果子加双蛋那里,我竟然看哭了!太真实了!欢乐牛逼!”

“鸡哥二世:虽然我只是一只鸭,但我见证了顶流的落魄与逆袭!”

“这才是生活!这才是真人秀!比那些剧本综艺好看一万倍!粉了粉了!”

“欢乐工作室?草台班子?不!这是内娱最后的净土!给我火!”

陈欢乐、马小军、苏晴三人挤在狭小的工作室里,盯着蹭蹭上涨的播放量和满屏的“哈哈哈”,激动得抱在一起又叫又跳!连视频里方黎大佬都难得发来贺电:“开门红!干得漂亮!保持这股‘土狗’精神!”

“鸡哥二世”被郑重其事地摆在了工作室C位的架子上,下面贴着一张马小军手写的纸条:

**“本工作室唯一顶流:鸡哥二世。地位:不可撼动。职责:镇宅、卖萌、见证奇迹。”**

陈欢乐看着这一切,啃着煎饼果子(这次自己买的),感觉比穿着高定站在“风尚之夜”领奖还爽!去他的精致包装!去他的完美人设!他的欢乐,他的冒险,他的“草台班子”,还有他怀里这只傻乎乎的小黄鸭,就是他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娱乐圈里,最硬核、也最欢乐的通行证!

至于下一期冒险去哪里?陈欢乐摸着下巴,看着评论区的建议(“去体验搓澡工!”“挑战广场舞C位!”“去垃圾站应聘分拣师!”),露出了一个“搞事”的笑容。

“鸡哥,” 他戳了戳小黄鸭的呆毛,“咱们的‘封神’之路,好像…才刚刚开始?” 小黄鸭依旧傻乎乎地歪着头,仿佛在说:嘎?下一站,整活!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cgbc-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