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娱乐总部大楼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目的阳光,像一块巨大的、冰冷的钻石。陈欢乐坐在26层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感觉身下的真皮座椅柔软得有些不真实。空气中弥漫着昂贵的香氛和一种无形的压力。他刚刚在赵明的陪同下,签下了一份长达三年的艺人合约。
“啪!” 星耀娱乐的CEO徐强合上最后一份文件,脸上堆起职业化的热情笑容,绕过巨大的会议桌,用力拍了拍陈欢乐的肩膀。
“欢迎加入星耀大家庭,欢乐!《欢乐喜剧人》总冠军,北师大高材生…啧啧,这起点,这标签,太有故事性了!” 徐强的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掌控感,“未来三年,我们会把你打造成现象级的喜剧偶像!”
陈欢乐扯了扯嘴角,试图回应一个笑容,但肌肉有些僵硬。合约上冰冷的条款还在他脑海里盘旋:七三分成(公司七),所有演艺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公司,形象定位由公司统一规划…这和他想象中的“进入娱乐圈发展”似乎不太一样。他以为会是更多的创作自由,更大的舞台,而不是像一件商品一样被精密地评估和包装。
“徐总,” 陈欢乐斟酌着开口,“我更希望能把精力放在打磨作品上,脱口秀创作需要…”
“哎!创作当然重要!” 徐强立刻打断,笑容不减,但眼神带着一丝不容置喙,“但现在是流量为王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当务之急是让你这张脸,这个名字,刷遍所有能刷的屏!” 他拿起手边的iPad,手指飞快滑动,“看,初步计划:下周进组《奔跑吧兄弟》当一期飞行嘉宾,露露脸,展示你的综艺感;《王牌对王牌》那边在谈,大概率能上;几个头部短视频平台的重点首播带货,也得安排上;对了,还有几个时尚杂志的拍摄邀约,咱们得把你‘学霸喜剧人’的人设立住,反差萌懂吗?高智商接地气!”
一连串的名词砸得陈欢乐有点懵。“综艺感”、“带货”、“人设”…这些词汇对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常在新闻里看到,陌生是因为它们离他埋头写段子、研究文学史的世界太远。
“徐总,” 他再次尝试,“首播带货…我可能不太擅长,而且我的粉丝群体…”
“不擅长可以学嘛!” 徐强大手一挥,“粉丝群体?就是要破圈!综艺和首播是最快的方式!喜剧舞台是你的根,但根要深,枝叶更要繁茂,才能成大树!听公司的安排,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他转向一首陪笑的赵明,“老赵,后续具体行程你和林莉对接,务必让欢乐尽快适应节奏。”
赵明连连点头:“放心徐总,包在我身上。”
走出星耀大厦,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但陈欢乐却觉得有些冷。他抬头望着高耸入云的玻璃大厦,感觉自己渺小得像一粒尘埃。
“感觉怎么样?” 赵明递给他一瓶水,语气带着兴奋,“星耀可是业内顶尖,资源杠杠的!多少人想签都签不进来!你这起点,啧啧,多少人羡慕不来!”
陈欢乐拧开水喝了一口,冰凉的水滑过喉咙,却浇不灭心头的燥郁。“赵老师,这跟我想的不太一样。综艺、首播、带货…这些占太多时间了,创作怎么办?”
“创作?” 赵明像是听到了什么新鲜词,“兄弟,进了这圈子,你首先要明白,你首先是艺人,其次才是创作者!没有曝光,没有流量,你的创作再好,谁看?公司投入这么大资源包装你,不是让你关起门来写段子的!综艺就是你的新舞台,首播就是你跟粉丝互动的最佳渠道!先把人气搞上去,站稳脚跟,到时候你想怎么创作,话语权才大!懂吗?”
陈欢乐沉默了。赵明的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他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娱乐圈,似乎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和功利得多。
“对了,” 赵明从包里掏出一张精致的门禁卡塞给他,“公司给你安排了新住处,在朝阳公园那边的高档公寓。环境一流,安保严密。赶紧搬过去,你那小出租屋不能再住了,狗仔无孔不入,被拍到住那种地方,‘学霸喜剧人’的人设还怎么立?”
当天晚上,陈欢乐站在新公寓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北京璀璨的夜景,车流如织,霓虹闪烁。公寓宽敞明亮,装修豪华,家具电器一应俱全,连冰箱里都塞满了进口矿泉水和水果,茶几上还放着几个未拆封的奢侈品牌礼盒——显然是公司的“见面礼”。一切都完美得像样板间,散发着金钱和距离感。
他坐在意大利真皮沙发上,给苏晴拨了视频电话。
“哇!新家?” 苏晴的脸出现在屏幕上,背景是她北大宿舍略显拥挤的书桌,上面堆满了书籍和资料,“看着好高级,像酒店套房!”
“公司安排的。” 陈欢乐转动镜头,展示着空旷的客厅,“感觉…不太像家,像个展示柜。”
苏晴敏锐地捕捉到他语气里的失落:“怎么了?签约不顺利?还是…住得不习惯?”
“都不是。” 陈欢乐叹了口气,把今天的经历,徐强的话,赵明的“教导”,以及未来密密麻麻的行程大致说了一下。“感觉像被推进了一个巨大的、高速运转的机器里,身不由己。今天见了造型师、摄影师、公关顾问…每个人都想‘改造’我,让我更符合那个‘学霸喜剧人’的标签。连住哪里都不能自己决定。”
屏幕那头的苏晴安静地听着,眉头微蹙。“听起来压力很大。但欢乐,记住你最开始是为了什么站在舞台上的。是那些真实的段子,是你观察生活的独特视角,是你讲笑话时眼里的光,打动了大家。别让那些标签和包装把你本真的东西磨没了。坚持做你自己,这才是你最大的价值。”
“做自己…” 陈欢乐喃喃重复,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嗯,我记住了。”
挂了电话,房间里重新陷入寂静。陈欢乐打开行李箱,开始收拾自己少得可怜的行李。在最底层,他摸到一个用旧报纸仔细包裹的小包。打开,是父亲在他临行前偷偷塞给他的一小包家乡的泥土。
“城里待不惯了,就闻闻这个,跟闻到咱家地头一个味儿。” 父亲当时粗糙的手掌拍着他的肩膀,语气平淡却透着关切。
陈欢乐小心翼翼地捧起那捧带着家乡潮湿气息和淡淡青草味的泥土,深深吸了一口气。瞬间,那些关于石灰厂粉尘、母亲葱花饼的焦香、高中校园老旧桌椅的气味、还有第一次站上小舞台时混合着紧张和兴奋的汗水味……所有真实、粗粝、带着生活褶皱的记忆汹涌而来,瞬间冲淡了这间豪华公寓里冰冷的香氛和疏离感。
他把这包珍贵的泥土,郑重地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在这个光鲜亮丽却也危机西伏的名利场入口,这捧来自根系的泥土,是他提醒自己“我是谁”的锚点。
窗外,北京的夜色迷离而诱惑,巨大的星耀LOGO在不远处的大厦顶端闪烁着冷冽的光芒。陈欢乐知道,他的娱乐圈生涯,就在这种眩晕与清醒交织的感觉中,正式开始了。前方等待他的,是比聚光灯更刺眼的闪光灯,是比舞台掌声更喧嚣的喝彩与质疑,是一场关于真实与妥协的漫长拉锯战。而他唯一能握紧的武器,就是那捧来自家乡的泥土,和心底那份对“欢乐”最原始的执着。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cgbc-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