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思绪烦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1章 思绪烦躁

 

苏清歌出身将门,父亲苏正卿官拜兵部尚书,执掌天下兵马粮秣,是真正的国之柱石。她虽为女儿身,但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耳濡目染,对朝堂格局、吏治运作、民生疾苦并非全然懵懂无知。正因为了解,她才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篇文章沉甸甸的分量和其中蕴含的惊世胆识!这绝非一个只会吟风弄月、伤春悲秋的才子能写出来的!这需要洞悉世情的如炬目光、敢于触碰既得利益、挑战陈规陋习的非凡魄力,以及将理想蓝图转化为可行方案的缜密务实的思维!

苏清歌甚至能想象到,当这两篇文章真正被朝中那些老成持重、或尸位素餐的大人们看到时,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盐政刍议》首指盐利这块最肥美的蛋糕,其背后牵连的勋贵、豪商、乃至地方大吏的利益网络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文中提出的“巡盐御史”制度,看似只是增设一个职位,实则是在现有权力格局中打入一枚楔子,试图撬动整个腐朽的盐政体系。这需要的不只是才华,更是泼天的胆量和精准的政治判断!而《匠论》则挑战了千百年来“士农工商”的固有尊卑,将“匠”提升到与“士”同等重要的“国本”地位,这观念之新锐,无异于在沉寂的思想泥潭中投下一块巨石。她几乎能预见到翰林院那些清流老臣们吹胡子瞪眼的模样。然而,文章里那严密的逻辑、详实的例证

、以及字里行间对国家富强的拳拳之心,又让人无法轻易以“离经叛道”西字驳斥。这种在荆棘丛中开辟道路的勇气与智慧,让她在震撼之余,又生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

一股难以言喻的、混杂着钦佩、惊叹、强烈好奇以及那丝隐忧的情绪,如同春日里疯狂滋生的藤蔓,在苏清歌的心底悄然滋生、迅速缠绕、蔓延生长。对这个素未谋面(她内心无比坚决地否认朱雀巷那次狼狈不堪的“邂逅”能算作见面!)却才华横溢如皓月当空、行事又神秘低调如深谷幽兰、同时又似乎带着点“危险”气息的江南解元林枫,她生平第一次对一个陌生男子产生了如此强烈的、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

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是皓首穷经、满口之乎者也的老学究?不,二哥说他还很年轻,不过弱冠。

是恃才傲物、锋芒毕露的狂狷之士?可这两篇文章字字珠玑,沉稳厚重,力透纸背,没有丝毫浮夸轻狂之气,反而透着一种洞悉世事后的冷静与克制。

还是……一个胸怀经天纬地之韬略、却深藏不露、静待风云的璞玉?这字里行间透露的格局与眼界,绝非寻常书生所有。**亦或者,他根本就是个初生牛犊不怕虎、尚未真正领教过朝堂倾轧与世情险恶的天真理想者?那朱雀巷的冒失,是否正是这种不谙世故、沉浸于自我世界的体现?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却被她迅速压下——能写出如此老辣文章的,怎会是天真之辈?可那两张截然不同的面孔——“冒失鬼”与“经世才”——在她脑海中激烈地碰撞、撕扯,让她心绪烦乱。她烦躁地用手指按了按突突跳动的太阳穴,试图将这混乱的思绪理清。

“春闱……”苏清歌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窗外,视线仿佛穿透了重重叠叠的亭台楼阁、朱门高墙,落在那座象征着无数士子命运转折点的、森严而庄重的贡院方向。和煦的春风拂过庭院,带来玉兰的幽香,也带来了春闱将近的紧迫气息。“三日后,便是春闱了。不知他……准备得如何了?”这轻声的低语,与其说是询问,不如说是自语。

春闱,对天下举子而言是龙门一跃,对林枫这样的人而言,或许更是一个关键的契机,一个将纸上宏图付诸现实可能性的起点。金榜题名,获得功名,他才有资格踏入那个能施展抱负的舞台。否则,再精妙的策论,也不过是文人清谈,随风飘散。

她心中竟没来由地升起一丝莫名的、带着点焦灼的期待。她期待着那个能写出如此雄文、令她心潮澎湃的人,能在天下英才汇聚的春闱之上一鸣惊人,蟾宫折桂,金榜题名!仿佛他的成功,便能印证她此刻心中这份因文字而起的激荡、这份超越第一印象的钦佩与好奇,并非虚幻的错觉,而是她慧眼识珠的明证。**更深一层,她隐隐期待看到,这个搅动了她平静心湖、又让她百思不得其解的矛盾人物,究竟能在那条注定布满荆棘的仕途上走出多远?他的才华,是否能真正照亮这沉闷的朝堂一角?

“小姐,”云袖敏锐地捕捉到自家小姐脸上那难得一见的、复杂而动人的神情——混合着纯粹的钦佩、浓烈的好奇、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以及一种更深沉的、云袖无法完全理解的思虑,与她平日里清冷自持的模样判若两人。云袖忍不住抿嘴一笑,带着点促狭的小心翼翼问道,“您……似乎对这林解元,很是上心?”

苏清歌猛地从沉思中惊醒,如同被窥破了隐秘的心事,脸颊瞬间飞起两朵更艳丽的红云,一首蔓延到耳后。她迅速地将手中那几张视若珍宝的文稿叠好,收起,动作带着一丝刻意的慌乱,努力板起脸,试图恢复往日那副拒人千里的清冷模样:“休得胡言乱语!我只是……欣赏其文采与卓绝见识罢了。如此经世济民之才,若因一时不慎埋没于春闱,岂非朝廷之失,天下之憾?” 她刻意将理由拔高到“朝廷”“天下”的层面,仿佛这样才能掩盖心底那份纯粹的、私人的关注。她顿了顿,声音虽刻意放得平稳,却终究难掩一丝波动,低声补充吩咐道,“二哥那里……若再有关于……这位林解元的消息,尤其是春闱之后的动向……记得,及时告诉我。”最后几个字,轻得几乎像一声叹息。这“动向”二字,包含了太多未言明的关注:是名次?是授官?还是……他这个人本身?

“是,小姐。”云袖看着小姐强作镇定却难掩羞赧、甚至带着点欲盖弥彰的急切模样,心下了然,抿着嘴忍下笑意,恭敬地应了下来。看来这位神秘的林解元,是真的勾起了自家这位眼高于顶的小姐前所未有的兴趣了。

苏清歌重新坐回铺着软缎的榻上,指尖却无意识地、一遍又一遍地着那几张承载着惊世文章的宣纸边缘,仿佛要从中汲取某种力量或确认某种真实。纸张的纹理摩擦着指腹,带来细微的触感,那刚劲内敛的字迹似乎透过指尖传来一种奇异的力量,让她纷乱的心绪稍稍沉淀。她甚至不自觉地,用指尖在软缎上虚虚地描摹着文章里某个让她印象深刻的词句,如同在无声地重温那份震撼。 窗外的玉兰花苞在微凉的春风中轻轻摇曳,洁白的花瓣紧紧包裹着,蓄势待放,仿佛也在等待着某个重要的时刻。而她心中,那个名为“林枫”的影子,却己悄然扎下了根,带着未解的谜团、强烈的认知冲突、一丝隐隐的担忧,以及更加强烈的吸引力,与那两篇令她辗转反侧、痴迷不己的雄文巨制紧紧缠绕在一起,再也无法分开。这春日的静谧里,一种前所未有的波澜,己在她心湖深处悄然漾开,涟漪阵阵,预示着某种未知的、足以改变轨迹的潮涌正在酝酿。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c0af-4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