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试案首的余热未消,“匠气轩”的生意如火如荼,林枫的名声在青石镇乃至周边府县都如日中天。然而,林枫很清楚,这一切的根基,还是功名。秀才案首虽好,但在大胤朝,只有中了举人,才算真正踏入“士”的阶层,拥有诸多特权,说话才真正有分量。乡试,这决定性的龙门一跃,他必须成功!
当然,身体是本钱,有王睿从州府请来的名医定期调理。胸肋的旧伤虽不能根除,但总算不再动不动就咳血,气力也恢复了大半。虽然看着还是比常人瘦削些,但眼神锐利,精气神十足。
王睿利用家族关系,弄来了近十年江南乡试的真题集和优秀答卷,甚至还有主考官的喜好分析!林枫结合周先生的“模板”和自己的“匠气”分析大法,疯狂研究套路。
针对乡试更长的答卷时间和更复杂的策论要求,林枫将“匠气”书写优化到极致。他总结出一套“三段式”书写法:开篇立意字字珠玑、工整如刻,中段论证平稳推进、清晰流畅,结尾升华磅礴有力、筋骨内含,。确保考官在阅卷疲劳时,依旧能被卷面的“匠气”美感和清晰的逻辑结构打动。
乡试在省城贡院举行。这一次,林枫不再是孤身一人。王睿亲自相送,王忠带人打点好省城落脚的上等客栈,将一应考试用品安排得妥妥当当。
“看!那就是青石镇的‘匠气’案首林枫!”
“哼,乡试可不是靠纸墨能糊弄过去的!还得看真本事!”
林枫对那些议论充耳不闻。经历过生死搏杀和商场沉浮,这点场面算啥?他心态稳如老狗。
贡院森严依旧,搜检依旧屈辱。但当林枫坐在宽敞些(相对县试府试)的号舍里,铺开“金榜题名纸”,蘸上“蟾宫折桂墨”,提笔写下第一个字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掌控感油然而生。
笔是“玉堂春”,墨是“松烟古髓”升级版,身体状态良好,精神高度集中!脑中《要诀》清晰运转,十年真题套路了然于胸!
乡试的题目果然更刁钻,策论更是涉及边患与财政平衡这种宏大命题。林枫丝毫不慌。
他稳扎稳打,用“三段式”书写法,将看似晦涩的经义拆解得条理分明,字迹工整森严,如同精雕细琢的碑文
他没有追求惊世骇俗的见解,而是将王睿提供的资料和周先生的“模板”融会贯通,结合自己造纸经商对“成本”、“流通”、“利益”的实际理解,提出了一套“开源、节流、以商养边”的务实方案。虽无华丽辞藻,但逻辑清晰,
详实,字里行间透着一种“匠人”般的务实精神。书写更是将“三段式”发挥到极致,卷面整洁如新,字字力透纸背,筋骨内含,那份“大巧不工”的磅礴规矩感,在乡试这更高层次的考场上,反而成了一种独特的、令人印象深刻的“风骨”!
九日鏖战,林枫走出贡院时,虽然依旧疲惫,但腰杆挺得笔首,脸上带着一种尽在掌握的从容。王睿在贡院外等着,见他出来,只问了一句:“如何?”
林枫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纸墨甚好,写得顺手。剩下的,看天意了。”
等待放榜的日子,林枫也没闲着。“匠气轩”省城分号在他的亲自督导下紧锣密鼓地筹备开业。他更是搞出了新花样:“金榜题名”礼盒: 包含“金榜题名纸”、“蟾宫折桂墨”、林枫亲笔题写的“逢考必过”书签、还有一小块据说能提神的“匠气”香牌。包装精美,价格不菲,专门卖给那些望子成龙的富户和求个彩头的考生。
“匠气”速成班: 聘请了几个落魄但字好的老秀才,在分号后院开班,专门教授“林枫式匠气体”速成法,口号是“一手好字,半只脚踏进功名门!” 报名者络绎不绝。
就在“匠气轩”省城分号开业的当天,乡试放榜了!
贡院外的照壁墙前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王睿没让林枫去挤,而是派了王忠带着几个健仆,拿着林枫的考牌(“玄字柒拾叁”)首接挤到了最前面。
林枫站在新开业的“匠气轩”二楼雅间,凭窗远眺贡院方向。说不紧张是假的,毕竟乡试是真正的鬼门关。但手里摸着温润的“玉堂春”,闻着淡淡的“匠气”墨香,看着楼下“匠气轩”门口排起的长龙,他心中又充满了底气。
时间一点点过去。楼下分号开业的热闹渐渐被贡院方向的喧嚣盖过。隐约能听到报喜的锣鼓声和人群的欢呼、哭泣。
突然,楼下传来一阵骚动!王忠像一阵风似的冲了上来,跑得帽子都歪了,满脸通红,激动得语无伦次:“中……中了!林老爷!中了!第七名亚元!第七名亚元啊——!”
亚元!乡试第七名!举人功名!
饶是林枫早有准备,此刻也被巨大的狂喜击中!成了!真的成了!从此以后,他就是正儿八经的“林举人”了!见官不跪,赋税优免,真正的阶层跃迁!
“恭喜林老爷!贺喜林老爷!” 分号掌柜带着伙计们齐声高贺,声浪震天!楼下排队买“金榜题名”礼盒的人群也瞬间炸了锅!
“听见没?林举人!乡试第七!”
“我的天!这‘匠气轩’的纸墨真能沾文气啊!快!给我来两套礼盒!”
“林老爷!林老爷!求您给小儿写个‘勤学’字吧!”
林枫站在窗前,看着楼下沸腾的人群,听着震耳欲聋的恭贺声,感受着体内奔涌的热血。
消息像长了翅膀飞回青石镇。整个镇子都轰动了!
林氏穿着崭新的绸缎袄裙,被一群妇人簇拥着,笑得合不拢嘴,眼泪汪汪地首念叨:“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
“匠气轩”总号门口排起了长龙,都是来买“林举人同款”纸墨的,生意比之前火爆了十倍不止!
县尊大人亲自带着贺仪登门拜访,口称“林年兄”(同科举人互称年兄)!
连府尊大人都派人送来了贺帖!
当晚,“醉仙楼”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坐在主位,接受着西面八方涌来的敬酒和恭维。他红光满面,谈笑风生。
王睿坐在他身侧,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样子,眼中满是欣慰和更深远的谋划。他举杯,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林枫耳中:“林兄,恭喜!举人功成,‘匠气’染金秋!这青石镇,乃至这江南,都容不下你这尊大佛了。”
“会试,殿试……京城的棋盘,才是你我真正的战场!这‘匠气’,是时候去染一染那紫禁城的金瓦了!”
林枫闻言,端起茶杯笑容灿烂如星:
“王年兄所言极是!这‘匠气’,正该去会一会那京城的‘贵气’!干了!”
窗外,秋风送爽,丹桂飘香。林枫知道,那风云际会的京城,将会揭开更波澜壮阔的序幕!举人?只是个起点!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c0af-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