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星辰的回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十六章 星辰的回音

 

国际空间站的光斑在云层上逐渐消散,但程岚苓的传感器仍在持续接收着异常数据。

那些光斑的轨迹在频谱仪上留下了奇特的波纹,像是某种星际摩斯密码。

"这不可能只是巧合。"卢卡斯的声音罕见地带着一丝紧绷,他快速敲击着平板电脑,调出近地轨道的卫星数据,"过去七分钟内,全球47颗科研卫星的太阳能板都发生了相同角度的偏转。"

黎茵茵的无人机群突然集体转向,机翼上的LED灯拼出一个简单的箭头,首指东北方的夜空。

普丽娅的银镯子指南针再次失控,这次指针牢牢固定在了某个方位——不是北方,而是织女星的方向。

"我们需要去诺森伯兰。"程岚苓突然说,手指轻抚着笔记本封底发烫的徽章,"英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在那里。"

诺森伯兰国家公园,深夜

64台射电望远镜组成的阵列在月光下如同巨大的金属森林。

程岚苓站在中央控制室里,看着主屏幕上瀑布般流下的数据——望远镜正在接收来自织女星方向的无线电脉冲,但波形结构却与克莱拉网络的49Hz谐波惊人地相似。

"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宇宙信号。"娜塔莎的全息影像从操作台升起,紫色脏辫在数据流的映照下泛着幽蓝,"看这个调制方式——分明是经过智能编码的声纹图谱。"

黎茵茵突然撞开控制室的门,怀里抱着从后备箱翻出的古董设备:"我把我爷爷的业余天文记录仪带来了!你们猜怎么着?他1977年就录到过类似的信号,但当时被学界当成干扰波忽略了!"

老式磁带机沙沙作响,播放出的静电噪音中,隐约能分辨出与今夜接收信号相同的节奏模式。

更诡异的是,当程岚苓将克莱拉的音叉U盘插入录音机时,两段跨越西十年的宇宙电波突然产生了量子纠缠般的同步共振。

普丽娅的平板电脑自动弹出一张照片——1977年NASA发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上搭载的金唱片,封面刻着的声波图案与此刻屏幕上的数据完美重合。

"金唱片......"卢卡斯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上面录制了地球的自然声音和人类音乐。"

程岚苓的笔记本突然从桌上飘起,纸页无风自动,最终停在《星辰的回音》这一页。

她早前随手画下的星图正在发生变化——墨线自动延伸,连接成与射电望远镜接收信号完全一致的波形图。

凌晨三点的控制室

黎茵茵瘫在转椅上,手里攥着第七罐能量饮料:"所以克莱拉网络其实是......星际通讯的中继站?"

"更像是翻译器。"娜塔莎调出频谱分析,"将宇宙中的电磁波转换成生物圈能感知的振动频率,反之亦然。"

程岚苓站在窗前,望着逐渐转向的望远镜阵列。

第一缕晨光染红天际时,主计算机突然发出提示音——系统捕捉到了一段全新的信号,这次来自火星轨道附近。

当信号被转换成声波播放时,所有人都僵在了原地。

那是段简单而优美的旋律,由七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组成,但任何受过音乐训练的人都能立刻听出:这是《沉默者的赋格》的变奏版。

"有人在回应我们。"普丽娅的银镯子突然碎裂,里面的微型指南针悬浮在空中,指向火星方向。

返程的火车上

程岚苓望着窗外飞逝的风景,指尖轻触着传感器手环。

昨夜接收的宇宙声纹己被转换成触觉编码,此刻正以微弱的振动传递着来自星辰的讯息。

黎茵茵歪在座位上熟睡,手里还攥着改装过的录音笔。

卢卡斯和普丽娅低声讨论着量子通讯的可能性,而娜塔莎的全息影像静静凝视着天际线。

在笔记本的末页,程岚苓画下射电望远镜与星辰相连的弧线。

当她合上封面时,封底的徽章再次发热,这次显现的是克莱拉日记的最后一句话:

"记住,最伟大的共鸣永远在下一刻等待发生"

车窗外,今年第一颗英仙座流星划过黎明前的天空。

程岚苓的传感器捕捉到它电离层尾迹产生的次声波——恰好是完美的降E调。


    (http://www.shuxiangmendi.net/book/cgbcia-5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xiangmendi.net
书香门第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